42岁,12年考研之路,屡考不中:失败人生到底是在跟谁“较劲”?


42岁,12年考研之路,屡考不中:失败人生到底是在跟谁“较劲”?

对于我的来访者薛女士来说,2019年已经是42岁的她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第12个年头了。她曾自嘲道,“我是屡战屡败,更是屡败屡战的典范。“

说实话,薛女士的考研目标并不是国内985、211这样的名校,她说,“坚持这么多年的目标只有一个:有学上、有书念!”

薛女士说,她的丈夫曾嘲笑她,“再坚持坚持,没准跟咱儿子一起考研了!”但她却不以为然,很有把牢底坐穿誓不罢休之势。

相信很多人在此都会有这样一个声音发出:一个人坚持一件事情长达12年都没有实现心愿,为何不选择放弃却还要在中年之际继续坚持“较劲”,拼的是什么?较的又是什么呢?


42岁,12年考研之路,屡考不中:失败人生到底是在跟谁“较劲”?

※拼命“较劲”的背后成因

一,家庭因素

1,重男轻女家庭的影响。

“重男轻女”思想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与私有制、男权制地形成而形成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封建制度的确立,此种思想逐渐被确立和延续下来。

薛女士就出生于一个严重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她有一个比她小三四岁、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的弟弟。在她五六岁的时候就因为母亲的格外偏袒,萌生过离家出走的念头。

上中学期间,薛女士在母亲的一再要求下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护理专业。后来,母亲又屡次催婚并发出最后警告:如果不在30岁前结婚就断绝母女关系。这样才不得不匆忙相亲、三个月后领证、婚后一年就有了孩子。

问其感受,薛女士咬牙切齿道,“我不想结婚、更不想要孩子,我是被逼的!我要让我妈看到我是为了她才不幸的!”

  • 重男轻女家庭走出来的女性:容易形成不够健康的人格特质。重男轻女的父母由于从小对女儿在情感方面缺乏敏锐的感知力,并且只会把“好”的部分给儿子,所有“坏”的部分都投到女儿身上,很容易造成女孩心里的敏感与强迫,担心自己的不够“优秀”、不够“令长辈满意”真的有一天会成为抛弃自己的理由,所以不断让自己努力再努力,变得“优秀”。

然而,在这种女孩成年后会出现家庭对我越不公,我为家庭付出反而越多的现象。可悲的是,这样的女性通常都是在用“生命”付出,这种病态的付出只为追求父母的一个“还行”的肯定而已。

从情绪体验角度也能感受到不够好:常处于抑郁、焦虑和愤怒等负面情绪中;

在人际关系方面,

也会由于情绪不稳,容易造成在极端亲密和极端对立之间互相剧烈地变动,让人无所适从

性格上也时常会让人有戾气之感:通常看似温吞、柔和的性格下面埋藏着一颗难以抚平、焦躁且冲动的心。

在职场中,你会感觉这类女性待人接物的方式是“毕恭毕敬”的,但却总会给人以一种莫名其妙的排斥感。慢慢感知才会发现,她们最擅长使用的是“被动式攻击”的方式,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被“算计”。

因此,一个孩子如果每天都活在负面的状态中---“被抛弃”的诚惶诚恐中,每天把全部关注点都集中在“我是否值得被爱”上,她是否还有多余的精力放在自己做事的内容和意义上呢?

答案是,或许有难度!

42岁,12年考研之路,屡考不中:失败人生到底是在跟谁“较劲”?


  • 重男轻女家庭对于女性的精神荼毒:严重自卑感的形成。

著名的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写道:父母和成人的态度会让孩子相信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是讨成人欢喜,要么是令成人不快。

所以,儿童会得出这样的印象:他是个无名小卒,没有权利;他是生活的装饰品,没有发言权;他必须谦恭有礼、安安静静。

对于一个生长在重男轻女家庭中的女孩来说,每天都要活在父母的评价之中,长期地批评和指责极易导致攻击转向自身。对于软弱感、渺小感产生强烈的认同,同时,也无法看到自身存在的任何价值。

如同薛女士,很难从她嘴里听到一句自我肯定。公司发福利的时候,她都会选择一个最不起眼的地方,生怕领导看到她。当问及为何不主动领取的时候,她说,“我没做过什么,不值给我好的”。

很难想象,一个“生”来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值”的人,又怎能相信自己考研可以获得成功呢?

薛女士的学习经历和生涯规划也很特别:中专学的是护理专业,做了近十年的护士;专科机电专业;本科读的是英语专业;而研究生却执意要考法学,而她曾经从事过最长的工作却是保险销售员。

这种两三年一换的工作方式,也能看出薛女士的自卑心理在作祟,她并不能信任自己有能力可以在一个领域深耕,并能够获得相对满意的经济收入和自我的价值体验。

  • 重男轻女家庭中的悲哀:难以消退的母女关系“冲突”。

著名的依恋理论创始人鲍尔比在他的著作《依恋三部曲之依恋篇》中提到:不安全的依恋对于孩子的杀伤力极大,因为孩子不会认为是母亲的原因导致的,而会主动“承接”母亲的不好归为自己所有,这样母亲就是完美的,孩子就是“坏”的。

不要被这种孩子(特指女孩)表面的乖巧、听话所“蒙骗”。因为这种类型孩子的服从只是形式上的,他们会用各种各样的“不配合”让你体会到“挫败”感。

薛女士及其母的互动关系可以说明这一现象:表面上,你让我做的,我都服从于你。但是,过程一定会搞得很凄惨,并且最后的“结果”也一定不圆满。

所以,婚可以结,但日子过得幸不幸福,就不是母亲说得算的了。

通常,“恩怨母女”的关系存在压制与反叛的关系,母亲通过权力施压控制,女儿会通过“整惨”自己来达到报复母亲的目的。相互纠缠,彼此配合,一出戏缺少谁都不成。

所以说,越是看似冲突激烈、越是爱恨情仇体验深刻的关系,反倒越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夫妻如此,母女亦然。

42岁,12年考研之路,屡考不中:失败人生到底是在跟谁“较劲”?

二,个人原因

1,将“无能”发挥到最大化:投射性认同的需要

投射性认同:由精神分析大师克莱因提出,认为一个人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作为反应行为模式。即我把我的想法投射到你的身上后,我会“引诱”你要用我“教”给你的方式进行回应。

薛女士有一个使用十多年的时间表:

每年的1-2月孩子放假,所以在家陪读之际学习;

3月开始找零时工作,一边挣钱一边复习备考;

到了9-10月份,随着报考临近,再辞职、泡图书馆复习;

10-12月份是备考期,除接孩子放学,每天复习时间保持在6个小时左右。

薛女士不可谓不用功,甚至可以看得出,她是在用全年的时间进行备考复习。但为何连每年的国家线都无法通过呢?

不难理解,如果让一个卑微的孩子举着“背叛”母亲的大旗,还不断吆喝着要推翻母亲这座“帝制”,这样的孩子首先需要具备的就是勇气。

然而薛女士却不敢有丝毫撼动母亲对自己“鄙视”的念头。对母亲最大的“效忠”就是“承认”自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loser(失败者),所以必须在人生各个方面都要失败,方才对得起母亲。

所以薛女士很“成功”地获得了人生的各项失败:与丈夫长期的分居生活、儿子与母亲的疏离、工作的动荡与反复。原本把所有翻盘的机会都寄托于考研,但最后学业也同样是年年失利。

日剧《被嫌弃的松子一生》中那句著名的“生而为人,很抱歉”让人着实泪目。由于松子小时候被父亲忽视与苛责,所以用毕生时光去寻找爱,最后发现每段感情她都认真投入,却无法获得任何一段“完整”的爱情体验。

事实上后来53岁的松子意识到父亲并没有想要抛弃她的意思,妹妹也在生命最后阶段呼喊她。她并不是一个“没人要”的姑娘。

同样被父母嫌弃的薛女士,不断用各种方式证明自己的“不行”。但相反,她同样也想破除“诅咒”,看到曙光,证明自己“值得被爱”,母亲只是在用她的方式“关注”自己的女儿。

2,拥有高学历:满足母亲潜意识愿望地达成

看上去薛女士的母亲很希望女儿是一个听话服帖、老老实实可以和老公、儿子一起过小日子的小女人。为此事她不止一次地遏制女儿在学习上的“拼搏”,也一心想要打消女儿考研翻身的理想,只求她工作稳定,相夫教子就好。

这是很多家长在孩子身上使用的事与愿违的这种“伎俩”

很多家长期望孩子学习好,所以在孩子面前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等。奇怪的是,这样的孩子通常学习成绩反倒不太好。

笔者有位朋友的父亲是某著名学府的物理教授,但是他儿子就是物理考试不及格,其他成绩还都不错,尤其是文科写作方面更是一枝独秀,在省市都拿过不少奖项。

这类父母或许当初可以让自己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他们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却出现了问题,学习之于他们可能并不是幸福快乐的源泉,可能更多的是压力和责任。

所以看上去逼迫孩子好好学习的家长,其实潜意识是在告诉孩子“不要好好学习”。

薛女士的母亲的“肺腑之言“也有期盼与不甘的意味在其中。

这些品质无一例外地都赋予在了女儿的身上:她越想按住女儿,希望她成为一个家庭主妇的时候,她就越是在鞭策女儿去实现母亲未能达成的心愿。

看似是薛女士在违拗母亲的意志,但是深层看来的却是妥妥的认同——代替母亲活出压抑的部分:

薛女士说告诉我,母亲一辈子也深受“重男轻女”思想地毒害,为了整个夫家耗费了一生的心血。母亲年轻的时候最渴望就是有个学历,这样可以让夫家高看自己一眼。但是自己没读过几年书就去结婚生子了,常常抱怨为此感到遗憾。

女儿用了另外一种方式在帮助母亲达成“心愿”,虽然意识层面的母女关系是“相爱相杀”的,但是潜意识中却深感母女的心是相互链接在一起的。


42岁,12年考研之路,屡考不中:失败人生到底是在跟谁“较劲”?


※要如何放下“较劲”并与之修通

1,识别意图,划清自我边界

在婴儿阶段,如果母亲比较忽视照料孩子的话,或者母亲与孩子关系过于黏腻的话,很可能会在孩子想要独立的时候无法独立,对于孩子有意愿表达自己的时候,也无法表达自己想要表述的想法。

如果母亲的边界不够清晰的话,母亲声音的影响力会很快内化为孩子自身的一部分,对于孩子的意识和行为都起到了“操控”的作用,孩子自己的声音也随之被母亲的声音所取覆盖,以至孩子最终无法完成自我的独立。

如果孩子可以识别出内心的声音哪部分是出自母亲的,哪部分是来自自己的,划出属于自己的“地盘”并加以捍卫,尊重自己的选择的话,母亲的声音会逐渐由强转弱,而自己所掌控的面积会越来越大。

2,听取不同评价,改变自我认识

如果女性想要多角度地了解自己,需要换个环境,多听取来自不同视角下的声音,或许可以发现:自己可能并没有母亲评价的那么差,在旁观者眼中甚至是很好的。

其实,薛女士在工作单位也得到过很多同事们的肯定,他们评价她人善良、做事认真、有大局意识等。但这些声音都被薛女士自己一一否定,她坚决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

心理咨询中对于咨询效果评估很重要一环是:让来访者身边的重要他人以及熟识的人对来访者的状态进行评估。

所以如果要听外在评价,不妨多听一些了解你的人对你的评价。人本身是多面且立体的,怎可能只有孤立的一面,辩证唯物地看待自己才是最全面的。


42岁,12年考研之路,屡考不中:失败人生到底是在跟谁“较劲”?

那么,我们要用何种方式与这个外在世界打交道呢?

1,猜想可能每个人都会希望自己拥有高学历和高收入,但是在这个社会中最后所有的竞争都会归为:人格层面的竞争

残酷的是,缺乏健康人格做基础的高分学生,最终必定会在竞争中以最惨烈的方式败北。

譬如,我们都非常熟知的林森浩事件(复旦大学投毒案),一名学习成绩相当优异的大学生由于变态性的嫉妒心理作祟,导致最终两个家庭的悲剧

对于个人而言,健康身体和健康心理才是社会发展需要的最佳人选。

2,我们拥有多种选择人生方式的权力。“较劲”的意义也是为了不负此生,不管是继续坚持考研还是放弃,都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

所以,让自己看到不是只有考研这一条可以让自己获得自由、尊重和爱的需要的,其实还有很多途径可以打破我们自我划定的局限。

并且要让自己看到寻找关系上的认同比不断考研要更直接有效

3,作家肖复兴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事叫人无怨无悔,在我看来,那便是在童年有游戏的快乐,青春有漂泊的经历,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有过“满足”与“经历”的人生就不失败。

愿每个人不负此生,不负好时光。

42岁,12年考研之路,屡考不中:失败人生到底是在跟谁“较劲”?


文中咨询部分已做过调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