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遇繾綣的春分

《春分日》 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雲。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又遇繾綣的春分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桃花開了,春分到了,春分=春天+分享。有美麗的花朵,美麗的姑娘,還有美麗的愛情。韋莊在《菩薩蠻》裡為江南打起軟文: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這樣景秀人美的仙境,只疑不在凡間。

除此,元曲大家白樸的小令《天淨沙·春》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又遇繾綣的春分

同樣展現了明媚三月的爛漫。說到白樸,可能會聯想到馬致遠,在初中學的《天淨沙·秋思》言淺情深,韻味悠長。歷史上關白馬鄭是並稱的,即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是元曲四大家。這支曲子運用繪畫技法,從不同空間層次描寫春天的景物,具體來說,整個畫面的背景,是遠景,第二句是人物的立足點是近景,第三句庭院中喧鬧的景象,展示了一幅充滿生機、春意盎然的畫面,是中景。最能夠體現春天特徵的兩個形容詞是暖和啼鶯,而最能庭院中生機的景物是舞燕和飛紅。 這支曲的人物應該是一位女子,她站在欄杆之旁,簾櫳之下,窺探著春天的景緻,她眼中的春天要更加細膩,更加秀美.......這首詞曲全由列錦組成,列錦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特殊的修辭方式。即全句以名詞或名詞短語組成,裡面沒有動詞或形容詞謂語,卻同樣能起到寫景抒情、敘事述懷的效果。正如人們分析的那樣,列錦具有凝鍊美、簡約美、含蓄美、空靈美和意境美。拿今天的藝術品類來比方,列錦獲得了影視鏡頭巧妙剪輯(即蒙太奇)的某些效果,能激發讀者豐富的想象和聯想,言有盡而意無窮。

又遇繾綣的春分

桃紅柳綠的春山,煦暖的陽光照耀,和柔的東風吹拂,樓閣上捲起簾攏,憑欄遠望。院中楊柳依依,鞦韆輕輕搖動。院外黃鶯啼囀,燕子飛舞,小橋流水旁花瓣飛落。春分之春,在東君輕柔,在乍暖輕涼,在萬物青妍,在萬卷書樓,在裊裊炊煙~~~,春分似二八美女,好生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