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可能被“误解”的传世名言,你了解几个呢

中华文明五千年,有文字记录的历史也在三千年以上。几千年来,先人们为我们留下无数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名言警句,其中很多已经成为大家经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

但就像《周易》中说的:“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我们常用和常说的这些话,真的是作者的本来意思吗?这些老祖宗的话,我们真的理解到位了吗?不妨来看看下面这十句话:

1、言必信,行必果。

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孔子说的“言必信,行必果”这句话是告诉人们要言而有信,行动了就要有结果。

但是实际上孔子还真不是要表达这个意思,在这句话的后面还有一句话,连在一起理解,才是他真正想表达的。孔子的原话是: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论语·子路》

这句话完整的意思是: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种人真的是浅薄固执呢!说出的话就一定要做到吗?万一你说错了呢?说错了还一定要实践到底,不是错上加错吗!


那些可能被“误解”的传世名言,你了解几个呢

孔子也说过“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他主张做人要有诚信,不轻易许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要认真去做,这才是君子之行。反观那些成天价把胸脯拍得嘭嘭响、一口一个没问题的,最后有多少能够兑现呢!

2、父母在,不远游。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中国人历来讲究百善孝为先。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道路交通极不发达,通讯方式也很落后,一旦出了远门,基本上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很难及时跟父母家人联系。为了不让父母牵挂担忧,最好是守在身边孝顺他们。这也是我们一直用的和说的:“父母在,不远游”。

然而现实并不总是那么丰满。孔夫子不也带着一帮学生去周游列国了吗?就算孔子的父母早就不在了,那些学生们的父母难道也都不在了吗?


那些可能被“误解”的传世名言,你了解几个呢

孔夫子并没有自相矛盾,他告诉大家“游必有方”。不是想走就走,而是有一定的原则。如果是为了正确的目标奋斗,那就去吧。前提是安顿好了家里——或者至少要让父母知道你的去处、定期给家里报个信以减轻他们的担忧,有责任感的人前途才会远大。

3、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论语·子罕》

长江后浪推前浪,时代总是在进步。所以孔子感慨“后生可畏”!但是后生的就一定比先生的厉害吗?未必。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正常人的平均寿命也就五六十岁,人活七十古来稀。因此孔子接着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一个人如果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成就,就“不足畏”了。

但是如今,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早已超越了七十,四十岁还是青年。华为的任正非不是四十多岁才开始创业吗?而“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则在七十四岁时再次白手起家,开创“褚橙”品牌,名扬天下。

4、学而优则仕。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学而优则仕”,今天多数人的理解就是:学习好的就去当官。

其实不然,“优”在这里是“有余力”的意思。夫子的意思是学生们要好好学习,学有余力了再去做官。更要紧的是前面还有一句“仕而优则学”,不要以为做了官就什么都知道了,学习不止,进步不止。

“学”与“仕”二者不应对立,而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庄子·养生主》

人生是短暂的,而知识是无穷的。这就是我们平常经常看到的和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被老师们天天挂在嘴上,简直就是学生们的紧箍咒!

然而这只是庄子所说的话的前半句,而有一天终于看到庄子原文的后半句时,那感觉就像被一道闪电劈中!

后半句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意思是以有限的生命在无边的知识海洋中遨游,难道不是很危险的事情吗。如果不能明白这一点,还要仗着自己那点有限的知识自以为是,那就更危险了。


那些可能被“误解”的传世名言,你了解几个呢

有人说庄子达观,也有人说他消极,但他确实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人生不过沧海一粟,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受到挫败是必然的。人生在世,不能不有所追求,只有认识到了自身的渺小和不足,才能有真正的追求和进步。

6、相濡以沫。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大宗师》

当水源干涸时,挤在一起的鱼们靠吐沫来互相润湿。但是到了这一步,所谓“相濡以沫”也就成了苟延残喘。《庄子》一书,寓言十九,庄子并非不同情鱼,他用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于一条鱼而言,辽阔江湖才是最好的归宿。

其实《庄子》里还有一句话,可以作为这一句的注解: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庄子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人相忘乎道术”,就需要破除执念,不汲汲于名利,人只有在“自然”的状态中,才是自由的。

7、独善其身。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孟子的独善其身,本义是提升自身修养,保持个人的道德节操。没想到后世居然将其演化为“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式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

人是社会动物,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再渺小、再平凡的人也需要处理好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否则自身的生存就是一个问题。孟子从来就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人,终其一生孜孜以求的“王道”,正是他为战国乱世开出的社会药方。而“兼济天下”也成为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伟大梦想,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所以,尽管我们都很平凡,偶尔也会像杜甫一样仰天长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那些可能被“误解”的传世名言,你了解几个呢


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滕文公上》

拥有也意味着责任。对于一个人普通人而言,当他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了“老婆孩子热炕头”,他也就有了相对固定的社会坐标,会自觉遵循相应的社会规范,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反之则不然,所谓“光脚不怕穿鞋的”,当一个人一穷二白活不下去的时候,道德和法律对他来说将形同虚设,也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

所以一个社会要稳定、和谐,就必须保证其多数成员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生活资料,正如管子所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这是“民之为道”,即适用于普通老百姓的道理和规律。但是,一向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孟子,还讲过另一句话: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所谓的“士”也就是“劳心者”,按照他的理想标准,应该是具有高度道德修养、知识水平和使命感的文化人。什么样的使命感?兼济天下。孔子、孟子或者说儒家,从来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到了北宋,大儒张载将其概括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儒家对自己的理想化定位,很伟大,也很美好。

不过我想,这些“无恒产而有恒心”的人,这些“劳心”的人,到最后——无论“生民”有没有幸福,世界是不是天平——恐怕他们自己的“恒产”都是少不了的。

9、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今天,“熙熙攘攘”已经演化为形容城市热闹繁华的褒义词,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则形容人们为了利益奔忙不休,带有贬义。

其实太史公司马迁的本意并无褒贬,既然千乘之尊的王、万户之封的侯、百室之富的有钱人家,尚且不能满足于现状,还要不断追逐利益,那么平民百姓为了养家糊口而奔波逐利,又有什么可指责的呢。

10、不求甚解。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很多人在对某种事物或某件事情不是很清楚、但又不想耗费时间和精力去彻底弄明白的时候,往往会用“不求甚解”来为自己开脱。陶渊明这样的高贤不都是这样吗?


那些可能被“误解”的传世名言,你了解几个呢

那你真的错怪他老人家了,他只是不喜欢一字一词地抠字眼罢了,看了他后面说的就知道了。“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读起书来是相当投入的,以至于每当对书中要义有所领悟的时候,高兴得连饭都忘了吃。

世上“好读书”的人总是很多,然而真正能够“会意”的,恐怕就不多了。能够为“会意”而废寝忘食者,则少之又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