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七至五十八章诗解创作 作者:李府钟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诗解创作 作者:李府钟

《道德经》第五十七至五十八章诗解创作 作者:李府钟


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诗解如下:

以正确的方针治理国家,

用奇巧的策略去打仗用兵。

以不制造事端而稳固天下,

我从哪里知道这种事情?

根据就在于此:

天下的百姓若禁忌避讳越多,

人民就没有了动力,陷入更加的贫穷之境。

人民大量釆购锐利的进攻器械越多,

国家就滋生动乱,是昏暗的诱因。

人的伎俩、技巧越多,

各种奇葩之事与歪风邪气就会产生。

法令典律彰武越多,

坏贱偷盗就日益倍增。

所以有先哲圣人说过:

我们要以无为的理念去治国,

人民就自我感化教育,昂扬斗志精神。

只要我们爱好安宁清静,

人民就言归正传,拥戴朝廷。

我们平安无事,人民就自然富足;

我们没有私欲,人民就淳朴温馨。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福祸相倚)诗解创作 作者:李府钟

原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诗解如下:

从政闷昧宽厚,

人民就淳朴忠君。

政令过甚精明、严苛;

人民就学会狡黠有逃避之心。

灾祸依傍着幸福生长,

幸福里也潜伏着灾祸之根。

谁又能知道,福祸相互转化至哪一个极端;

的确没有一个正与邪的研判评分。

正忽而转为邪,善忽然变成恶;

人们的迷惑,是由来以久的固疾病根。

因此,圣人崇尚行圆智方;

以不切割他人利益为自尊。

保持廉洁不贪,

不刿夺他人的财物货银。

为人直率而不肆无忌惮,

闪烁明亮的光辉,而不刺伤他人的眼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