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古城」,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

在我的备忘录里,有这样几行字。

“下午三点半左右,路边的景色开始发生了变化,

土黄色的大地被碎石铺满,视野所至全都变成了一望无际、寸草不生的戈壁。

大巴继续沿着笔直的公路前行,路边的碎石渐渐减少,露出干涸龟裂的表面,

一条条巨大的、没有规则的裂纹仿佛红褐色的闪电一般向远方伸展。”

这便是我眼里的 甘肃 ,他雄浑静穆却又不失浪漫。

他像是被上帝遗弃在这里,任凭你耗尽眼力也寻不到一丝绿意,

但同时又像是被给予了一种非比寻常的美,

随处可见无数道沙石涌起的褶皱犹如瞬间凝固的怒涛,一直延伸到远方金色的地平线,

向你诉说着大自然的不可思议。

「 敦煌古城」,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

「 敦煌古城」,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

「 敦煌古城」,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

阳关

有的时候我不禁会觉得,自己就像是一片树叶,

而运送我的列车则像是夏日微风,将我送到每一座它拂过的城市。

列车用了一晚时间再次费力地翻过 唐古拉山 口,

把我送到了 格尔木 这座小城。

我匆匆走进 格尔木 汽车站,本就不算宽敞的大厅已经挤满了人,

双鬓斑白的老人,裹着头巾的妇人,乳臭未干的孩子,可唯独没有像我这样的旅行者。

大厅里闹哄哄的,人来人往中弥漫着一丝焦虑与不安,

经过一番盘问,才得知是由于车站停电导致机器无法出票,

无能为力的我只好也找了一个位子坐下来,开始漫长的等待。

“314省道将会是我最爱的道路之一。” 我坐在大巴车的最后一排,心里这样想着。

当雪山湖泊眨眼间变成大漠戈壁,难免会心生震撼,

我望着窗外,神驰于这片无垠的沙海之中,

幻想着自己在这片金色的天地之间撒野,也感受着以天为被以地为席的豪情。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

凝固了沙石所筑起的怒涛,

也永远留住了我对大漠的这份神往。

到达 敦煌 已经是夜幕即将降临之时。

随着夜幕的拉开,沉睡的夜市也渐渐苏醒过来,

摊贩慢慢占据了整条街道,各自吆喝着自己的商品,热闹非凡。

有特色的明信片,精致的手工艺品,剔透的水晶球,酸甜的杏皮水等等,

琳琅满目的商品充斥着拥挤的街道,

让人目不暇接的同时也给这座城市的夜晚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 敦煌古城」,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

沙洲夜市

转天一早,我火急火燎地前往售票中心购买莫高窟的门票,却无奈还是只买到了第二天的应急票。其他倒是没什么,只不过这样一来这一天的时间就空了出来,使我一边后悔自己没有做足攻略的同时又开始琢磨起这一天的时光该怎么消磨。

在售票处这么待下去不是个办法,于是我叫了一辆滴滴,准备先回旅馆再另做打算。司机是个中年男子,从肤色上看便是本地人,他鼻梁上挂着一副黑框眼镜,蓝色的薄衬衫套在白色T恤外,简单打量一番倒还算中规中矩。上车后司机和我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起来,当我说道接下来不知道该去哪时,只见他眯缝着的双眼一亮,我心中便知接下来的一天就此有了着落。我和司机算是一拍即合,原本不知该何去何从的一天,就这么阴差阳错的开始了。

「 敦煌古城」,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

敦煌古城

『 敦煌 古城』,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唐立沙州、元置沙州路、明设沙州卫,其城址一脉相沿,未曾他迁。 据 西北 师大 敦煌 所李并成研究员考证推测,可能是赵破奴从令居向西进军两千里,于汉元鼎六年,乃调集 张掖 、 酒泉 郡人力修筑 敦煌 城这一西陲要塞,并筑有 敦煌 绿洲外围的土河、塞城以及马圈口堰水利枢纽。

「 敦煌古城」,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

敦煌古城

「 敦煌古城」,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

敦煌古城

「 敦煌古城」,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

敦煌古城

如今的古城,是1987年重新修建的。

但由于近期没有剧组也无人打扫,给这里更添了一分人去楼空的感觉,

一砖一瓦,都浸染着这里特有的苍凉,

厚实的灰尘像一层沙衣覆在仿古建筑之上,

使这里褪去昔日的荣光,披上了大漠的沧桑。

「 敦煌古城」,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

敦煌古城

「 敦煌古城」,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

敦煌古城

「 敦煌古城」,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

敦煌古城

「 敦煌古城」,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

敦煌古城

不过这种沧桑感与这片土地之间却显得相得益彰,

就像年迈老人额头上的褶皱,是他最特有的象征。

而我的思绪却全然不在这些建筑物上,反是被路旁的一对对联所吸引,

对联上面赫然写着这样两行字,

“浊酒一杯家万里,驼铃数声梦千年”。

是啊,古时人们穿越丝路时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

他们面带倦色,风尘仆仆地走在这大漠之上,

驼队紧随其后,在羌笛声中不紧不慢的走着,

而那悦耳的驼铃声就在我的耳畔回响,

铃声阵阵,犹如天籁,

回眸之间,已过千年。

「 敦煌古城」,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

敦煌古城

『西千佛洞』,位于 敦煌 市区西南35公里处、党 河北 岸的崖壁上,因地处莫高窟之西而得名,与莫高窟仅隔一道鸣沙山。现存洞窟16个,大都为北魏时所开凿,只有其中9个窟可以观赏,其它各窟因无法登临所以只能在崖下仰望。北魏洞窟第六窟中心柱东面座下有佛门弟子昙藏为其亡祖父母及父母造像写的发愿文一篇,尚有70多字可以辨认,这一北魏时的手书真迹,极为珍贵,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 敦煌古城」,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

西千佛洞

「 敦煌古城」,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

西千佛洞

这里是此行的第一个佛教石窟,

也是我此行中“石窟课”的启蒙老师,

让我对 中国 的佛教石窟甚至历史都有了极大的兴趣。

在这堂课中,泥塑的佛像、 菩萨 栩栩如生,壁画与其交相辉映,

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历史所承载的重量。

石窟内鲜艳夺目的壁画仿佛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

石窟前清澈的涓涓小溪像是演奏着动人心弦的乐曲,

石窟外的参天白杨、苍翠松柏,似乎想把这世外 桃源 永远埋藏于自己的怀中,

远处的大漠戈壁,则更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 敦煌古城」,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

阳关

行至途中路过一家饭馆,对面坐着两三瓜农,头戴斗笠手拿蒲扇,

叫卖着冰凉解渴的西瓜,让人看了忍不住口水涟涟。

饭馆内最吸睛的便是这纵横交错的葡萄架,

犹如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在这炎热的酷暑中给我带了一丝清凉。

郁郁葱葱的叶子爬满葡萄藤,遮挡住当空烈日,留下的点点光斑犹如夜空中的星芒舞动着。

我坐在荫凉处等待,吃着桌子上饱满甘甜的葡萄干,

与其说是等待,倒不如说是一种享受,

享受着这片绿荫带来的清香,享受着累累果实带来的甘甜,享受着阵阵清风带来的凉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