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書院街,街頭走一走,路燈不會熄滅,腳步可以放緩!

成都街巷|北書院街,街頭走一走,路燈不會熄滅,腳步可以放緩!

今天的成都,是過去的未來,也是未來的歷史。

我無法也不可能進入到成都的過去,我記錄今天的成都,留住現在歷史。

成都街巷|北書院街,街頭走一走,路燈不會熄滅,腳步可以放緩!

北書院街在哪個地方?

北書院街距離紅星路不遠,呈南北走向。

街道不長,街面不寬,基本行不了車。不寬的街道上,有不少小商家和茶鋪,在做生意時,就把桌椅板凳直接擺到街面上,車根本就行不了。

時間久了,老司機不會把車開進這條街巷,新手在街口看著街裡的陣勢,直接也就繞道而行了。

成都街巷|北書院街,街頭走一走,路燈不會熄滅,腳步可以放緩!

北書院街景

北書院街算得上是市區最成都最具有煙火氣的一條街。

街巷一邊是老式的單元樓房,樓房不高,沒有電梯。而另一邊則是很久以前老成都的那種瓦房,臨街是門面,樓上有閣樓,看起來,就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老房子。

成都街巷|北書院街,街頭走一走,路燈不會熄滅,腳步可以放緩!

老房子上的是什麼東東?

這些老房子上面拱了一些凸起,不曉得是做什麼的。

和小向從這裡經過的時候,看到這些東東,小向問我:“這個有什麼用?”我想了想,”這房子有閣樓,光線不好,是不是起到照明的功效?做一個這樣的凸起,光線能夠照進來,純天然的,還節約電,而雨卻落不進來!“

朋友們,你們覺得對嗎?

成都街巷|北書院街,街頭走一走,路燈不會熄滅,腳步可以放緩!

北書院街因書院得名

宋代以來,成都書院盛行,知名的有石室書院、草堂書院、墨池書院等。

據說,北書院街得名是因為此街所建大益書院而得名。

大益書院因為明萬曆年間主政的張居正,自己本身是文化人,卻下了一個“盡毀天下書院”的命令,大益書院就這樣被毀了。

成都街巷|北書院街,街頭走一走,路燈不會熄滅,腳步可以放緩!

大益書院變大儒祠

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四川學遵郭相奎在原址改建“大儒祠”。因為是專門祭祀宋代理學家周敦頤和程顥、程頤兄弟,所以也稱為“濂洛祠”。

在明末的戰火中,大儒祠也被夷為平地。

成都街巷|北書院街,街頭走一走,路燈不會熄滅,腳步可以放緩!

書院街的由來

清政府復建成都城時,原大益書院所在大慈寺空地並未被納入重建的大慈寺範圍之內,後來便將大益書院的舊址所在地建為街道,命名為書院街。

舊時的街道是不是這條呢?

看街道上的房屋應該不是清代的,那時的房屋可能也已經被毀了。

不過,這家三哥田螺的味道還不錯,一到晚上人多得很,一座難求。

成都街巷|北書院街,街頭走一走,路燈不會熄滅,腳步可以放緩!

成都街巷|北書院街,街頭走一走,路燈不會熄滅,腳步可以放緩!

南街口,白天的時候是茶客們的積聚地,一個老漢推著三輪車叫賣著水果。

晚上,是三哥田螺的天下,食客們喝著啤酒,嗦著田螺,抽著香菸,聊著天,其樂無窮。

成都街巷|北書院街,街頭走一走,路燈不會熄滅,腳步可以放緩!

成都街巷|北書院街,街頭走一走,路燈不會熄滅,腳步可以放緩!

成都街巷|北書院街,街頭走一走,路燈不會熄滅,腳步可以放緩!

整個街面的臺階上,擺滿了桌椅。茶客們喝著茶,打發著閒散的時光。

成都街巷|北書院街,街頭走一走,路燈不會熄滅,腳步可以放緩!

3號火鍋是這條街裝飾得最好的店子,白天沒有食客,也沒有拍火鍋店裡的情況。

不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視頻,視頻是晚上拍的,整個一條街,全是吃的,3號火鍋店很熱鬧。

成都街巷|北書院街,街頭走一走,路燈不會熄滅,腳步可以放緩!

兩個朋友在自己的店面前,支起一張簡易的可摺疊的小桌,沏上茶,一個玩手機,一個盯著玩手機,呵呵!

哪怕是不說話,也可以呆上一下午。

成都街巷|北書院街,街頭走一走,路燈不會熄滅,腳步可以放緩!

幾個大爺,斜靠在竹椅上。

成都街巷|北書院街,街頭走一走,路燈不會熄滅,腳步可以放緩!

如傘一樣的大樹,象衛兵一樣護著老房子。

透過樹葉的濃蔭,能夠看到後面現代的建築。

時光在這裡交融。

古老和現代。

現在與未來!

這就是成都,市區內,最具有燈火氣的北書院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