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開年的6個錦囊,每個渴望成長的管理者必讀!

2020年年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讓所有的企業都面臨著巨大的考驗。員工遲遲無法返工,企業業務難以開展,現金流岌岌可危。

這是一場危機。但同時也是鍛鍊自己內功的好時機。無論是企業家還是團隊帶頭人,都需要在困境下不斷修煉自己,才能更好地在疫情過後,帶領企業飛速前進。

疫情當下,很多中小企業以及員工,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避免成為疫情的犧牲品呢?

2020開年的6個錦囊,每個渴望成長的管理者必讀!

重新回顧偉大的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的真知灼見,在這樣的語境下顯得特別有力量。

德魯克曾說:“有偉大成就的人,向來善於自我管理。”一個人對自我管理的力度決定了這個人未來能達到的高度。

疫情讓我們意識到時代迅速的變化,必須擁有強大的實力。而同時,真正的高手能夠用很好的自我管理,以不變應萬變。

彼得·魯德克認為,最先進行管理工作的是自我。清楚自己的優點與缺點,也知道自己怎樣學習新知識和與別人共事,只有當所有工作都從你的長處著眼,你才能真正做到卓爾不群。

那麼,該如何養成自我管理的習慣,並高效採取行動呢?管理學之父魯德克給出了他的錦囊!

1你的長處是什麼?

2020開年的6個錦囊,每個渴望成長的管理者必讀!

多數人都以為他們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其實不然。更多的情況是,人們只知道自己不擅長什麼——即便是在這一點上,人們也往往認識不清。

我們做絕大部分事情時,都不能完全勝任。解決問題的關鍵,不是讓我們想辦法把自己不勝任的事情做好,而是要想清楚我可以把什麼事情做得最好。

也就是說,你必須最先弄清楚自己的優勢是什麼,你有什麼與眾不同的能力,你是否會在某方面遊刃有餘。而更重要的是,你是否已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德魯克認為:專注於改善自己的弱點並提升自己的行為,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唯有依靠優勢,才能真正實現卓越,人不能依靠弱點做出成績,從無能提升到平庸所要付出的精力,遠遠超過從一流提升到卓越所要付出的努力。”—德魯克

那麼,問題來了!德魯克提出的“專注優勢”原則,是否意味著我們就要忽視自己的弱勢呢?

是,也不是。德魯克認為:

如果你天生就是一個長跑運動員,就不要嘗試去做一個橄欖球中線衛;與此同時,你必須全力克服阻礙你全面施展天賦的那些缺點。

做你擅長的事情,並在這個領域中消除你的弱點,把這件事做的越來越好。


2、我的工作方式是怎樣的?

2020開年的6個錦囊,每個渴望成長的管理者必讀!

同一個人的長處一樣,一個人的工作方式也是獨一無二的。這由人的個性決定。不管個性是先天決定的,還是後天培養的,它肯定是早在一個人進入職場前就形成了。通常,幾個常見的個性特徵就決定了一個人的工作方式。

有些人適合在夜晚工作,而有些人最好的狀態在清晨;有些人通過閱讀來接收信息,而有些人則通過聽他人描述;有些人適合浸入式工作方式,而有些人則適合多樣化的短時工作方式…

有些人專注結果,而有些人則看重過程;有些人適合勞逸結合,而有些人則是工作狂;有些人喜歡團隊協作,而有些人則喜歡單幹…

看到了嗎?每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你是否有更清晰地瞭解自己?

德魯克說:我們偏好不同的工作方式,就如同你慣用左手或右手。

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衡量你最有效率的工作方式,你越早發現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你就可以越快地得到高效工作帶來的疊加效應。


3、我的學習方式是怎樣的?

2020開年的6個錦囊,每個渴望成長的管理者必讀!

要了解一個人的工作方式,需要弄清的第二點是,他是如何學習的。而在所有最重要的自我認識當中,最容易做到的就是知道自己是怎樣學習的。

當我問人們:“你怎麼學習?”大多數人都知道答案。但是,當我問:“你根據這個認識來調整自己的行為嗎?”沒有幾個人回答“是”。

然而,知行合一是取得成就的關鍵;如果知行不合一,人們就會無所作為。我屬於讀者型還是聽者型?我如何學習?這是你首先要問自己的問題。但是,光這些問題顯然不夠。

要想做好自我管理,你還需要問這樣的問題:我能與別人合作得好嗎?還是喜歡單槍匹馬?

如果你確實有與別人進行合作的能力,你還得問問這個問題:我在怎樣的關係下與他人共事?

一些人作為團隊成員工作最出色,另一些人單獨工作最出色;一些人當教練和導師特別有天賦,另一些人卻沒能力做導師。

所以,另一個關鍵的問題是:我如何才能取得成果——是作為決策者還是作為顧問?

在各種環境中都工作很出色的人寥寥無幾,每個人都有自己適合的學習方式與工作方向。在我們都問過上面的那些問題之後,我們就會得到一個結論:

不要試圖改變自我,因為這樣你不大可能成功。但是,你應該努力改進你的工作方式。另外,不要從事你幹不了或幹不好的工作。

2020開年的6個錦囊,每個渴望成長的管理者必讀!


4、我的價值觀是什麼?

2020開年的6個錦囊,每個渴望成長的管理者必讀!

要想做好自我管理,你最後不得不問的問題是:我的價值觀是什麼?

如果一個組織的價值體系不為自己接受,或與自己的價值觀不相符,那麼在這樣的組織裡工作不僅會產生挫敗感,而且也很難有好的績效表現。

毋庸置疑,每家公司都必須尋求短期效益;但當短期效益和長期發展之間出現衝突時,每家公司都會給出自己的優先項。從根本上講,這並不是一個經濟學問題,而是一種價值衝突,即在企業的職能和管理層的責任上,不同的企業有著不同的看法。

可以說,價值觀應當是你最終所做決定的檢驗標準。


5、我屬於何處?

少數人很早就知道他們屬於何處。比如,數學家、音樂家和廚師,通常在四五歲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會成為數學家、音樂家和廚師了;物理學家通常在十幾歲甚至更早的時候就決定了自己的工作生涯。

但是,大多數人,尤其是很有天賦的人,至少要過了二十五六歲才知道他們將身屬何處。隨後,他們就能夠並且應該決定自己該向何處投入精力。或者,他們應該能夠決定自己不屬於何處。已經知道自己在大公司裡幹不好的人,應該學會拒絕在一個大公司中任職;已經知道自己不適合擔任決策者的人,應該學會拒絕做決策工作。

成功的事業不是預先規劃的,而是在人們知道了自己的長處、工作方式和價值觀後,準備把握機遇時水到渠成的。知道自己屬於何處,可使一個勤奮、有能力但原本表現平平的普通人,變成出類拔萃的工作者。


6、對人際關係負責

2020開年的6個錦囊,每個渴望成長的管理者必讀!

除了少數偉大的藝術家、科學家和運動員,很少有人是靠自己單槍匹馬而取得成果的。

不管是組織成員還是個體職業者,大多數人都要與別人進行合作,並且是有效的合作。而要實現自我管理,你需要對自己的人際關係負起責任,要接受別人是和你一樣的個體這個事實。

2020開年的6個錦囊,每個渴望成長的管理者必讀!

這就是說,他們也有自己的長處,自己的做事方式和自己的價值觀。因此,要想卓有成效,你就必須知道共事者的長處、工作方式和價值觀。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做事方法,也有權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工作,而不是按你的方法來工作。

重要的是,瞭解跟你合作和你要依賴的人,以利用他們的長處、工作方式和價值觀。而工作關係,應當既以工作為基礎,也以人為基礎。同時,現代公司組織已不再建立在強權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不一定意味著他們彼此喜歡對方,而是意味著彼此瞭解。

由此可見,人們絕對有必要對自己的人際關係負責。

這六條原則,看似簡單,而如何在實踐中能看到清晰的效果,那還是需要專業的學習檢測與反饋的。自我管理的過程同時也是自我不斷學習的過程。

2020開年的6個錦囊,每個渴望成長的管理者必讀!

作為企業管理管理培訓行業的標杆,華一也深知自己的責任與擔當。再深入研究未來市場發展趨勢之後,為提高企業家自我管理能力,實現企業成長,不斷優化設計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課程。

青山一道同風雨,明白何曾是兩鄉。此刻,我們的心情和願望都是一致的。為了更全面瞭解企業家們的困惑,幫助企業跨越難關,飛速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