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讲理?那你吵架就吵不赢了

前段时间,“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长达18分钟多的“车主与奔驰销售高管录音”曝光,让网友纷纷发出这样的感叹“女车主逻辑能力满分,好羡慕……”、“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无法反驳啊!”

的确,在社会上难免遇到受委屈的事,那时的我们都能像这位“奔驰女车主”一样,怼的别人无法反驳吗?如果这位女车主不是跟奔驰销售公司“讲理”,而是破口大骂,她能赢得大众的一致理解与支持吗?她的维权之路能顺利吗?

如果让你写近期跟人吵架的经过,你会怎么写?

最近我读到一本书,书名《讲理》,书里面台湾的学生就被老师要求写一篇《吵架记》,有个学生是这样写的:

……我从李丽玉那里,借来一本小说,正看得津津有味,忽然外面有人喊我,我就把小说合上,走出教室。等我回来,小说不见了。奇怪,被谁拿去了呢?我东张西望,哼,赵华手里拿的不正是它吗?我走到赵华座位旁边问她:“你为什么拿我的小说?”赵华说:“你的小说?你也是借了人家的!”我一听这句话,简直气昏了,我说:“你真不要脸!”……

接下来的一幕,不用讲也猜得到,这位学生和赵华之间肯定是你骂我,我骂你,各种难听的字眼都说出来,没准还会打起来。这哪是吵架记?分明是骂架记,打架记,搞不好还是挨骂记!

不会讲理?那你吵架就吵不赢了

这场景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你是否也曾碰到这样的情况,明明是对方的错,却不知道怎么讲理,气得脸色发青手发抖,然后一言不合,破口大骂。

也许你骂人的功力比对方厉害几分,可即便赢得了骂战,在别人眼里反而是你蛮不讲理,骂人在先,这时候,你是有理说不清……

那么该怎么讲理呢?把目光回到上面的吵架记里,抢走书的赵华说“你也是借了人家的!”这时,如果你说:赵华,我也是借了人家的,我借了人家的小说,有保管的责任,所以你必须还给我。”这样一来,赵华也没有理由继续拿着小说了。

吵架为什么会演变成对骂?那是因为你不懂讲理的技巧,一旦被对方拿话塞住了嘴,就急起来,明明知道他的话不对,可是又指不出错在哪里,只好骂上一句“你真不要脸!”。

万事万物都有理在,比如天阴有雨、瓜熟蒂落。生活中有情有理,即使没进过课堂的人,天天也在抒情说理。批评某人行为不对,常说他“不讲理”;有了纷争,会请第三个人“评评理”;如果你不讲理,我们会说“岂有此理”!

会讲理的人,在生活中,就是那个吵架会赢的人。

俗语说:“有理走遍天下”。可见,会讲理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会的技巧。讲理的方法很多,而讲理的文章就是论说文。会写论说文,就是会用笔讲理。

不会讲理?那你吵架就吵不赢了

《讲理》这本书的精髓是给出论说文写作的关键步骤:建立是非论断的骨架,为论断找到有力的证据,配合启发思想的小故事、权威的话、诗句、必要的时候使用描写、比喻,偶尔用反问和感叹的语气等。

当今社会,所有知识人都离不开论说文,大到高考作文、公考“申论”、领导讲话,小到每天在手机上看的公众号文章,都是以“论说”为筋骨,论说能力可以说是当代年轻人必备的综合素质。

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提出了论说文写作的关键步骤,更重要的是探讨了论说的本质意义,帮助读者洞明世事,练达人情。

这本书诞生于1964年,台湾升学竞争十分酷烈的年代。作者王鼎钧,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兰陵镇人,是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作品《那树》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崛起的脊梁"。1949年去台湾,1963年在《自由青年》写《讲理》专栏,辅导青年写作。

都说考场如战场,考生如战士,他通过《讲理》十八篇在《自由青年》半月刊的一篇篇登出来,为前方的考生送去“棉衣”,学生的作文进步很快。如今时隔50余年,历久不衰,可见其优点。

全书以叙事散文形式讲述论说文写法,可读性强,主要讲了两个方面:论说文的骨架和论说文的血肉

先说论说文的骨架吧。

论说文是在讲理,讲理就是在发表意见,所以论说文的骨架就是指文章中是非论断的句子,是表示作者的判断,包含着真或假,对或错,赞成或反对。比如:

我们不应该看坏书。红楼梦是一本坏书,所以我们不应该看《红楼梦》

守时可以把我时间,不守时就会浪费时间。我们要把握时间,不可浪费时间,所以应该守时

……

我们希望别人认为我们说的有道理,不仅要把思想骨架提出来,还要有足够说服力的证据去支撑这个骨架。什么样的证据是有力的呢?

比如,当你想要证明早起锻炼的好处。

论据一:我楼下的阿姨每天早起锻炼,所以她身体好。

论据二: 祖逖、刘琨闻鸡起舞,后来做出一番事业。

显然论据二比论据一更合适,因为你家楼下的阿姨,你认识我不认识,但闻鸡起舞的故事我们都听过。这就是史实的力量,公认的事实是有力的证据。再比如:

当你想告诉别人,生理有缺陷的人,仍然可以取得很大的成就,你可以这样写:

罗斯福生理有缺陷,可是罗斯福有了不起的成就;米尔顿有生理缺陷,可是米尔顿有了不起的成就,由此可见,身体上的某个缺陷,并不能阻挡这个人的努力和发展,只不过换一个方向罢了。

有的是非论断没有历史证据怎么办?那就找大家共同的生活经验,众人的共识做证据。

有了是非论断和几个证据,一篇几百字的论说文就呼之欲出了吗?事情绝非如此简单。

一方面,人是很容易有偏见的动物,子曰“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人对事物一旦有了偏见,常常坚强地加以护卫,十个病人有九个骂护士态度差,十个护士有九个埋怨病人难伺候。另一方面,人生又很复杂,耳闻不为真,眼见不为实,电影《罗生门》便是最好的写照,感性的我们常常阐述的不是事实而是感情,是意见。比如:

人皆有死,是事实;人应该及时行乐,是发表意见。

对于写论说文的人来说,事实太重要了,如果你对事实的真相不了解,你下的判断很可能是错的。

因此,写一篇800字的论说文不难,真正的困难在于,下笔之前把事实真相弄清楚,把你的判断中的偏见排除出去,新闻记者、法官和历史家是长于发掘事实真相的人,即使是他们也可能出错,更何况我们。下笔论事之前,怎可不慎重!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情,要搜集足够的资料,分清意见和事实,想要超过自己的偏见,肚量要大,多读书,多听正面反面的意见。

说完论文的骨架,接下来要说论文的肌肉。

所谓肌肉,就是把你拿来当作骨骼的那句话,解释清楚,说个明白。比如:

我们不应该看坏书,接下来要解释看坏书的害处是什么。

把事情解释清楚明白,就是论文的肌肉,把你的理由解释清楚,把你的证据叙述明白。

好的论说文,不光是要晓之以理,还需要动之以情。就像一道好菜,不光要味道好,还要色香味俱全。写论说文是为了表达意见,目的是希望读者能赞同你的观点。想要说服读者,必须要引起读者的情感活动。一句话能讲清楚的事,为了让文章更有说服力,更有趣,需要润色,需要让“骨头”生出“肌肉”。这些肌肉可以是把证据和道理讲清楚的叙述,也可以是小故事、诗歌、权威、描写、比喻、反问和感叹。

当你谈到人到了值得牺牲的时候,就应该英勇就义,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再加上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歌的魅力在于言简意赅,让人感动,使人沉醉,融化对方的心灵,打破对方的壁垒,使说理有隙可乘。

同理,当你想劝诫别人“欲速则不达”的时候,在文章的开头讲一个拔苗助长的小故事,会让你的观点表达得更清楚。好的故事不光能吸引读者,还能启发读者。

总结一下,作者介绍的论说文写作方法包含两方面内容,分别是论文的思维骨架和论文的肌肉。思维骨架是文章中代表是非论断的句子,它需要两个以上强有力的证据去支持它。论文的肌肉可以是对论点、事实论据的详细说明、叙述,也可以是小故事、诗歌、权威的话语、比喻、描写、反问、感叹等等,目的是把观点说清楚,把理由叙述明白,你说红楼梦是坏书,写出来,它坏在哪里。增加文字对读者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虽然作者给出了论说文的关键步骤,但他认为,最可靠的方法是别人用过被认为有效的方法,最可贵的方法是你自己独创的方法。他介绍的方法,人家用了几十年几百年,而你应该通过慢慢磨练、慢慢领悟,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方法。你的方法不应该跟人家完全相同,但也不能完全不同,应该是和别人的方法有一点点的不同,而这一点点的不同,就是你自己的特色。掌握方法是知而后行,但是也不要忘记了不知而行。

都说“文无定法”,希望我们在熟练掌握前人方法以后,也能摸索出属于自己的写作方法。希望我们都成为那个会“讲理”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