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有家國情懷?

硬核思想 | 王豐斌(原題為何以有家國情懷)

深度解讀 | 何以有家國情懷?

家是最小國 國是千萬家

家國情懷一向是國人精神譜系的一部分,儘管日常生活中,這部分並不顯見;但一遇到關乎公眾的“大事”就會被激發和喚醒,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共鳴隨之而來。

這兩年世事多舛,“大事”不斷——中美貿易戰以及香港修例風波、臺灣選情等,都引發國人普遍關注乃至焦慮,尤其是這一次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讓共赴國難、共克時艱的家國情懷油然而生。

家國情懷源自哪裡?確實和中華傳統文明的特質息息相關,同時,這也是中華文明能在人類四大古文明體系中唯一延續至今的重要底蘊。

我們從哪裡來?何以生生不息?這是一個有意義的話題。

答案在源自以血緣為基礎的家文化倫理傳統中。家庭或家族是基於血緣關係建立的穩定有序的社會生存秩序,由內而外,從小家、大家(家族、宗族)直至國家,形成了所謂的“差序格局”和家國同構。

首先,中國最早的國家形態即是從家而來——出現在近四千年前的夏代,夏后氏化家為國;到後來,商、周以及各朝各代的宗法制度都與“家族法規”一脈相承。在家盡孝、為國盡忠,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基因。

顯然,以血緣關係為核心的家文化信仰構建起了國家治理最初的價值體系,對家的穩定牢固持久的認同,以及價值文化體系的內生韌性,為中國社會幾千年的穩定與發展夯實了根基。

家國同構,儘管朝代更迭不斷,新的統治者總是能從傳統宗法淵源中找到重建新秩序的能量和依託,忠孝一體,天下一家。

深度解讀 | 何以有家國情懷?

中國傳統家庭

問題來了——既然家文化信仰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和重要根基,長期以來國家社會的穩定秩序亦仰賴於此,那麼,又如何看待這百年來的中國家庭形態等方面所遭遇的“前所未有之鉅變”?

現代之家與傳統之家相比早已是面目全非,舊時代的家庭或家族是社會穩定的基礎結構,無論是基層鄉紳還是鐘鳴鼎食之家,其家族形態基本都具有清晰的代際體系、有嚴格的規制禮數、有基於儒教的信念信仰和源自血親的凝聚力,而且無論士農工商皆以開枝散葉、人丁興旺為福,同時這一家族載體還擔負著生產經營、日常生活和教育啟蒙、孝老愛親、族群維繫等多重功能,家已然就是個體生存的“社會”環境,是一個自給自足的保障系統單元。

而現如今呢?百年來的社會鉅變讓這一切滄海桑田。

伴隨著新文化新思潮洗禮而誕生的新世界與舊世界徹底決裂,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數次政治運動特別是文化大革命,以及接踵而至的計劃生育政策、工業化城鎮化浪潮、信息技術對生活方式的衝擊等,讓我們的家在不知不覺中變小了、變輕了、變薄了,在家國之間,家的這一端已然裂變。

一方面,傳統之家自給自足的多功能系統完全萎縮,家庭愈來愈單一化、微型化,單親、非婚、獨身、空巢、留守、丁克家庭比比皆是。

家庭形態的鉅變不僅深刻影響了家庭的功能定位,也在瓦解著那些建立在家文化基礎上的傳統價值觀念,尤其是文革期間,祠堂、家譜、門牌匾額等家文化的圖騰作為“四舊”被打碎、砸爛、付之一炬,鼓動人人揭發互鬥、逼迫家人“大義滅親”斷絕關係等等造成多少家庭支離破碎、多少家人相互戒備甚至“不共戴天”,數千年來維繫家庭的文化傳統、價值理念和精神譜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撕裂、衝擊和背叛。雖然那段“有國而無家”的浩劫早已被“撥亂反正”,但被砸爛的文化和價值體系尚未來得及重建,就遭遇了市場經濟大潮的沖刷。

“經濟人理性”、“一切向錢看”等觀念爆發式蔓延,人人為我、唯利是圖、短期行為、無德無序的社會失範現象一度俯拾皆是;在曾經寧靜舒緩的鄉村,舊有的家族氏族宗法制度和鄉規民約治理的傳統被打破,新秩序法統尚未形成,有些地方一度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甚至村霸橫行、無法無天,出現了某些學者所稱的“社會的潰敗”——社會人際群體之間的情感倫理養分被蒸發,變得鬆散化、荒漠化,那些關於推己及人、齊家治國的傳統價值更是被時代浪潮衝擊的更遠。

可以說,在家國之間——家的這一端,從現實形態存續到內在精神文化的維繫傳承都已是今非昔比。

時代車輪滾滾向前,沒有人能回到過去。筆者常常有一種感慨,既有生於狂飆突進的變革年代的幸運感,同時又常有信仰依託缺失和文脈式微的無力感。

當然,這樣說不是要將傳統中的家庭形態以及價值觀念都奉為圭臬,客觀地看,傳統家庭或家族的很多方面都已不合時宜,必須要變革。

人的本質是社會化生存,是“超級合作者”,技術驅動讓社會突飛猛進,超越農耕時代、超越血緣地緣家族社會是理所當然。以往,我們是“啞鈴型社會”,在家與國兩頭之間,缺少更多的社會空間和組織生態。

如今,人擁有了更多的發展可能性,走出傳統血緣譜系造就的“小社會”,走向了更大的“自由個體自由聯合”的開放性合作時代。家可以有變革,也可以有延伸——更多的社會組織、朋友圈也可成為現代社會之“家”。

話說回來,無論怎麼日新月異,個體多麼強大,人之為人都有著安身立命的本能渴求,群體化的孤獨、碎片化的生存、單向度的人生不是我們想要的。而家,才最終是我們可以找到溫暖、善意、信任和力量的港灣。

家是無條件的愛、信任、互助和秩序,是先天的命運共同體,那是我們出發的地方,也是我們要不斷地重溫、常常魂牽夢繞的地方,是我們與這個世界友好相處的安身之處。這個安身之處離不開源遠流長的族群血統和文化道統,也離不開現實現世的精神滋養和情感慰藉,唯有如此才能讓我們有情有義地活在這個人世間。

深度解讀 | 何以有家國情懷?

春節團聚過大年

春節團聚過大年,就是我們傳統家文化基因延續活力最隆重的儀式,是現代人內心深處的一種“鄉愁”的衝動,去重溫久違的關於家的團圓、家的溫暖、家的味道……當然,也是普天下祈福幸福安康、抒發家國情懷的美好時刻。

沒想到,因為疫情,庚子年這個春節假期前所未有的漫長,竟然宅在小家裡就是為國家作貢獻,多少家庭每天早晨醒來的第一件事情是查看最新疫情數據,那些不顧小家奔赴抗疫一線的動人故事,又讓家家戶戶淚滿襟懷。

彌合斷裂接通血脈方能有家的價值傳承,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家才有國,才有天下。另一方面,國難之下天下同心,家國同頻共振,我們的疫情防控才有了天羅地網。

這個時代需要這種富有正能量的信念與共鳴,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國之間,是我們亙古不變的鄉戀和鄉愁。

家是我們可以找到最溫暖、善意、信任和力量的港灣。

深度解讀 | 何以有家國情懷?

全家福:孫中山與家人合影。1901年,孫中山(後排右四)與家屬在美國檀香山合影。

深度解讀 | 何以有家國情懷?

全家福:宋氏家族全家福。這是民國“四大家族”之一的宋氏家族唯一的全家福,1917年夏攝於上海宋寓。

深度解讀 | 何以有家國情懷?

全家福:末代皇族。1923年,末代皇帝溥儀的父親載灃(中)、弟弟溥傑(後排右)及其他弟妹們在醇王府合影。

深度解讀 | 何以有家國情懷?

全家福:白石老人的全家福。齊白石1957年9月16日在北京病逝,終年九十四歲。在世時,白石老人擁有一個大家庭,子孫滿堂,這給他的晚年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愉悅。

(文中所有圖片選自網絡,版權歸創作人所有)

深度解讀 | 何以有家國情懷?

簡介:作者系資深媒體人王豐斌——多年從事公共傳播、品牌管理、家族文化傳承的研究與實踐,北大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秘書長、華中師大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兼職教授,歡迎喜好閱讀思考關心世事蒼生的朋友們來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