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差点杀死马超的人 投降曹操后发展得如何?

马超,凉州健将,一生反曹,潼关之战,差点将渡河的曹操射成刺猬,成为曹操西扩路上的一根利刺。曹操对马超恨之入骨,曾发出咬牙切齿之言:“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就有这么一号人物,战场上真刀真枪和马超干,还差点把马超杀死。他不是一瞋目就让马超“不敢动”,又大破马超的“虎侯”许褚,而是另一位凉州健将阎行。

那个差点杀死马超的人 投降曹操后发展得如何?

阎行,好像生来就是和马超对着干的。后来阎行投降了曹操,而马超投靠了刘备。

据裴松之所引鱼豢《魏略》记载,阎行,金城(今兰州)人,后来改名阎艳,字彦明。他年纪轻轻和马超一样都闯出了“健儿”名头,不过阎行没有什么背景,只是韩遂帐下一小将。

韩遂与马腾都是汉末西北军阀,两人为了共保在凉州和关中的地盘而结为异姓兄弟,又因为地盘之争而互相攻伐。大概在建安十年(205年)到建安十三年(208年)之间,兄弟反目成仇,斗起来比一般仇人还残酷。当时,马腾有个勇冠三军的儿子马超,而韩遂膝下没有这样勇猛的儿子,但是小将阎行毫不比马超逊色,后来还成了韩遂女婿。

韩遂、马腾兄弟相残,阎行和马超在战场上也避免不了一决高下。

在一次战斗中,阎行快马冲锋,一矛刺向马超,如果是平平无奇普通小将,肯定这一个回合就被挑下马了,但马超岂是等闲之辈,阎行长矛刺向身前,马超却毫发无损,身子一晃,用胳膊稳稳把矛夹住,只听见“嘭”的一声,竟将阎行的矛折断了。阎行惊讶之余,反应也是奇快,顺势用手中折断的矛柄猛烈捶打马超的脖子,马超已经来不及躲避,结结实实吃了一顿棍子。也许就一棍子,也许是一顿饱揍,无名小卒遇上沙场名将,吃一棍子就可以当场毙命,而马超这种虎将,可能抗击打能力也会强很多,寻遍了古籍字句,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阎行这次暴打马超,“几杀之”!

那个差点杀死马超的人 投降曹操后发展得如何?

许褚大战马超

就是这么一个猛人,助韩遂大败马腾,杀了马腾妻儿。韩遂、马腾连年攻伐,关中百姓苦不堪言。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请司隶校尉锺繇、凉州牧韦端劝和二人,马腾改屯槐里,假节,封槐里侯,过了两年入朝做了宿卫养老。

建安十四年(209年),阎行受韩遂指派,拜见曹操,曹操很赏识他,对他厚加礼遇,又上表朝廷,拜阎行犍为太守,当然这个太守是虚职,犍为远在蜀中,不在曹操势力范围内,但职务级别相当高,如同今日一省长。阎行也趁机向曹操表明心迹,请求让老父入宿卫养老。阎行这样做,一是给父母尽孝,让父母能够在乱世中安享晚年,比跟着自己东征西讨、既奔波劳碌又命悬一线好太多;二是相当于给曹操表忠心,献上父母做人质。

后来阎行回去复命,也劝韩遂投降曹操,并对韩遂说:“我也是一个将军,兴军起兵以来,不忍再见民兵疲瘁,而我们现在的地盘又只有狭小一块,没必要为了这一隅之地奔命,咱们还不如趁早归附曹操。”

阎行还说,他已经自请让老父入京师,韩遂也最好遣一子到曹营为质,以表赤诚丹心。韩遂观望了几年,还是觉得曹操实力最强,于是派遣一个儿子和阎行父母一同往东做了人质。

那个差点杀死马超的人 投降曹操后发展得如何?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派钟繇、夏侯渊西征汉中张鲁,有顺势一并收拾关中各股势力的意图,马超起兵反抗曹操,和十余股割据势力一起推举韩遂为都督。马超对韩遂说,“钟繇还让我取代你,关东人再也不可相信。如今我只能抛弃在京师为人质的老父,认将军您为父亲,将军也应该抛弃在京师为人质的儿子,把我马超当做您的儿子。”

马超这话也不算离谱,毕竟韩遂和他父亲是拜把子兄弟,虽然曾经反目成仇,但和解之后,马超还是一直跟着“义父”韩遂在混。

而阎行和马超本来就有过生死相搏,如今都在韩遂手底下,想必也不和睦。阎行就劝韩遂不要和马超一起举兵反曹,毕竟他父母都在曹操手上做人质,他本人也早就想投向曹操。韩遂觉得关中这么多人不谋而合,同时一起反抗曹操,似乎是天注定了曹操将败。于是韩遂没有采纳阎行意见,而和马超一起抵御曹军西征。

曹操和韩遂约在战场相见,阎行跟在韩遂后边,曹操因为手中有阎行父母做人质,又顾念阎行也是一个人物,就对他说,“你应该考虑考虑,还是做个孝子吧。”

后来,马超等人兵败,阎行跟随韩遂回到了金城。曹操一怒之下斩杀了马超的父亲、兄弟和族人百余口,又诛杀了韩遂留在京师的儿子等人,只是念及阎行早有效忠之意,并未诛杀阎行父母,而是将他们囚禁了起来。

曹操又给阎行手书一封,说:“韩遂前后所为令人好笑,我先后给他写过书信,无话不说,现在对他已忍无可忍。不过你的父亲自然平安无事,虽然平安,但监狱可不是什么养亲尽孝的地方,官家的牢饭也不能长久为别人养老。”

那个差点杀死马超的人 投降曹操后发展得如何?

韩遂听闻自己儿子被杀,阎行的父母却还活着,就想让曹操连阎行的父母也一起杀掉,这样阎行才会和自己一条心,于是强行把小女儿嫁给阎行。曹操听闻阎行做了韩遂女婿,果然也起了疑心。

阎行既然做了韩遂女婿,韩遂也表示信任,就让他领西平郡(今西宁)。阎行趁机率部众反叛,想杀掉韩遂后投降曹操,于是连夜攻湟中城。韩遂不禁叹息,“大丈夫困苦危难之中,没想到是被女婿背叛!”

阎行攻城不下,韩遂又率领残兵投靠羌人,因韩遂素来对羌人有恩,羌人乐意为他效力。建安二十年(215年),夏侯渊回汉中,留阎行在凉州,于是韩遂纠集羌、胡数万人攻击阎行,阎行败走。而七十多岁的韩遂没高兴几天,却遭部下曲演、蒋石等斩下人头送给了曹操。

郁闷的阎行没能抢到岳父人头,无功而返,带领家人投降了曹操,和很多降将一样,被表拜为列侯。曹操手下亭侯最多,乡侯和县侯都极为罕见,阎行大概能被封到亭侯已经不错了。

然后阎行之名便淹没在了浩瀚的历史中,再没冒出一点水花、一个气泡。

那个差点杀死马超的人 投降曹操后发展得如何?

而马超全族被杀,小妾被曹操送给阎圃,小儿马秋被曹操送给张鲁手刃,他只身入蜀后,刘备悄悄把自己部分人马分给马超,让马超在拿下成都之战中建立功业,而后又参与汉中争夺战,从平西将军晋升左将军,再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入列蜀汉五虎上将,可谓因穷致泰了。

武力值上,马超可能比阎行稍逊,但阎行在领军打仗方面可能不及马超。大魏确实是人才济济,猛将如云,阎行比起魏五子良将还是有很大差距,而他连韩遂这个穷途末路、70多岁的老硬骨头都啃不下来,在曹操心中自然减分不少,要在曹营闯出名号确实很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