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标”到底指什么?

在小编的周围,除了税改以外,清标是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汇了,小编最初有些不解,针对招投标业务,无非就是开标、评标、中标这样的一个流程,那清标到底是个什么呢?

“清标”到底指什么?


要说清楚“清标”,要先从投标人的投标报价说起···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阐述。

“清标”到底指什么?


清标的定义和目的

据《建设工程造价咨询规范》GB/T51095-2015规定,清标是指招标人或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开标后且评标前,通过采用核对、比较、筛选等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的基础性的数据分析和整理工作,其目的是找出投标文件中可能存在疑义或者显著异常的数据,为初步评审以及详细评审中的质疑工作提供基础。

技术标和商务标都有进行清标的必要,但一般而言,清标主要是针对商务标(投标报价)部分,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在现有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法律法规的框架体系内,清标属于评标工作的范畴。

清标的实质是通过清标专家对投标文件客观、专业、负责的核查和分析,找出问题、剖析原因,给出专业意见,供评标专家和建设单位参考,以提高评标质量,并为后续的工程项目管理提供指引。

清标是已经被当前招标投标实践证明是必要和可行的一种做法,有利于确保评标结果的公正、客观和科学。

之前有丰富经验的铃铛老师说过“清标是一场心理战”。在他眼里清标是对投标人报价的心理分析,对有策略报价的挖掘与整理与意见反馈,对工程成本难点控制的前期排查与预防,是招投标过程中一场没有硝烟的心理战。


“清标”到底指什么?


他提道“策略性报价是关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合理的有策略的报价,才能让投标单位的利益最大化。投标单位在绞尽脑汁的研究报价策略的同时,也促使清标工作的重点内容放在了预防不平衡报价的产生、防止后期过多索赔及签证变更的发生上。这场心理战的胜负也决定着评标工作的质量高低、事后工程管理与成本管理的容与易。

“清标”到底指什么?


清标工作的主要内容

1)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响应。

2)错漏项分析。

3)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综合清单的合理性分析。

4)措施项目清单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分析,以及其中不可竞争性费用正确分析。

5)其他项目清单完整性和正确性分析。

6)不平衡报价分析。

7)暂列金额、暂估价正确性复核。

8)总价和合价的算术性复核及修正建议。

9)其他应分析和澄清的问题。

“清标”到底指什么?


清标的内容大致可以列为以上9条有,其中之一就是对不平衡报价分析,实质上就是铃铛老师所阐述的“关键策略性报价”,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不平衡报价呢?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9.6.2规定,当本节规定的工程量偏差和9.3节规定的工程变更等原因导致的工程量偏差超过15%,可进行调整。工程量增加15%以上时,增加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应予以调低;工程量减少15%以上时,减少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应予以调高。

也就是说,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实际工程量与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时,那么付款时将通过调整该项的综合单价,从而保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双方的利益。

再加上清单中子目较多,因此有些投标人会钻工程量清单的漏洞,在不影响总价的基础上调整一些认为后期会调整的清单子目的价格。

清标软件的衍生

据小编了解,一般调整清单子目的原则大约如下三条:

1)预计今后工程量可能增加的清单子项提高单价,最终工程结算时可多盈利。

2)预计今后工程量可能减少的清单子项降低单价,最终工程结算时损失不大。

3)预计可以尽快尽早付款的清单子目提高单价,可以尽早收到更多的工程款。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招标人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出招,投标人就用不平衡报价接招,所以招标人使出杀招——“清标”。

招标人委托编制招标控制价的专业咨询机构进行清标,造价工程师通过对招标控制价和投标人的计价工程量清单进行对比,先找出差异较大的分部分项,再从分部分项中查找是否有差异较大的综合单价或缺项、漏项,通过对比分析,最后得出清标报告。

根据小编的调查,一个约200子目的小型项目,人工清标用时大概0.5人天,大的项目时间就更无法估量的,所以很多人工清标的项目,大部分也就只对中标人的计价清单进行清标。

“清标”到底指什么?


现阶段项目都比较大型,人工清标费时耗力,还不一定准确,所以清标软件应运而生,可以使用清标软件解决这个复杂耗时的问题,专家只需要通过软件将招标控制价和投标人的计价工程量清单导入到系统之中,系统就通过对招标控制价、投标人的计价工程量清单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从而很快得出清标报告,通过清标报告查看投标人是否有算术性错误,不平衡报价,错项、陋项、多项,综合单价和取费标准不合理等问题。

作为一名合格造价工作者,清标涵盖的工作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展现招投标工作是否系统、完善、全面考虑的验证。

ps:需要做预结算私信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