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京剧,不得不说的尴尬

唱京剧,不得不说的尴尬

我是京剧班最后一位拥有智能手机的人,也是在他人班助下建起了群。

是微信让我们感受到了流光溢彩,趣味盎然的网络魅力。大家转发信息的热情也使人惊讶。我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各种内容的信息。虽然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但各人的审美情趣却大相径庭,从群主身上我看到各位的个人爱好,欣赏水平,文化品味。当然有人不发内容,弄个嘛嘎嘎,也像姚晨演的电视剧《都挺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年前转发的于魁智,李胜素两位当今梨园翘楚演唱的《中国京剧》这首戏歌唱的真好。大气磅礴,酣畅淋漓,让人听的如痴如醉,热血沸腾。细听余唱时,我觉得比李好,而李唱时,我又觉得她比余强,听上句,让我对下句有等待感,多听几遍后,我终于明白,所以产生上述种种错觉,真实原因,是他们唱的都令人喝彩,我要大喊一声——好!

京剧从1790年徽班进京,已走过了230年历史,凝聚无数艺术大师的心血和智慧。现在已是韵味悠长,剧目繁多,门类齐全,流派纷呈的第一剧种,而余李的演唱,告诉人们什么是真正的“余”味无穷,我个人认为这四个字,是对能有艺术作品的最高褒奖。作为爱好国粹的小学生,我幸福满满。

同微信群的喧嚣有点反差,现在唱京剧的反而却显得冷清,许多人不来了,个中原因挺复杂。现在把责任推向任何一方都有失公允,但受大环境影响,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具体表现有:文化馆春节特有的京剧专场取消了,原来票友组团的三次活动改为二次,多年来同盐城,滨海,大丰,灌南,灌云,新浦等,传统交流活动,规模逐年萎缩,更为乌龙的是去年三月,我们向周边票友发出来邀请,后因故推迟,迟,迟,迟,推,推,推,灌云老金问我,响水怎么啦,我无言以对。不久后,灌南票友“反调王”给我们发送请帖,好在响水有个“任贵有”他懂自知之明硬是拒绝了,真有骨气。我估计这项有几十年历史的交楼活动有就此拜拜的危险。

想当年,响水票友学唱的《娄山关,春秋配,绣红旗,白蛇传,将相和,冲云天,乱云飞》等等,经典名段,虽不敢说美仑美奂,也称得上脍炙人口。曾招来周边戏迷票友无数羡慕的目光。现如今人还在,不来唱啥原因。

京剧是门倡导领军人物的艺术,需要有人更多的为能人搭台建张扬个性的平台。一味用平衡的方法撑来的表面繁荣,不持续,很苍白。锅不热,饼不靠。有些唱的好,有个性的人不来了,“随他那个不来,我都不打电话”用偏见和傲慢的方法,处理人和事,结果可想而知。

去年十二月,武汉出了二条让人心情沉重的新闻,一条是“肺炎”还有一条是,有着上亿年历史的物种,最后一条长江白鲟被制成标本,有位网友在迎元旦的微信上说:二0一九年再见,二0一九年怎么再见?有些事情一旦过去,永不再见,有些东西失去以后很难再见。我不敢说我们票房倒了,京剧在响就没人唱了。但票房倒了,再建真的挺难。

实事求是的说,在我接触的所有喜爱京剧艺术同京剧结缘的人群中,大家都希望京剧票房好,没有人希望它倒在自己这班人手上。这就告诉我们,没有必要将,“回避”“肃静”写在脸上,而是要转变思维模式,弯下腰来,真诚的同票友交朋友,现在首选要做好在全县范围内建立票友档案,只要是会唱京剧的,无论他(她)来没来参加活动过,无论他身在何处,都要主动与其保持联系。这任务要分派到广大票友中去,谁负责联系谁,一目了然。每学期最好能抽出二周的活动时间,以爱好者的名义,请大家来聚聚,来,欢迎,不来,下次再请。这样做既大气,又不跌面子。有的人老了,唱不动了,也请来坐坐,让戏迷,琴迷,票友感受到人性化管理模式。票房活动时要注意编排几出能发挥个人优势的京剧保留节目。提倡强弱搭台,强强联手,自出节目,良性竞争,一旦有了好的创意,立刻进行精心打磨,精心创作,专人推广,在全县所有文艺活动中报名,增强大家凝聚力,荣誉感,成就感。除去私心杂念,票房就能风生水起,就能招人眼球,就能吸引人才,你只有把欢乐和掌声送给他人,才能给自己赢得足够多的尊重和尊严。没有更多的人才加入,张艺谋来也白搭。

京剧太好听,京剧太难唱,京剧更难学。全县60万人中,总共出了多少会唱京剧的人才,其难度可窥一斑,培养后辈人才,刻不容缓。我个人觉得,星光大道原主持人毕福剑先生的经验值得借鉴,他在发现可塑人才后,利用各种艺术活动,请这些人来做嘉宾,千方百计为他们创造相互交流,展示才华的机会,这样才有了刘大成,王二妮大衣哥,草帽姐,各种传奇人物的脱颖而出,如果我们每学期在音乐班,戏曲班选上一二名年龄适中,嗓音条件好的学员来学京剧。相信二年后,一定能见成果。当然这离不开我们老师和老票友的帮扶,更需要有关领导的支持,这点很关键。请大家相信京剧的魅力,一旦有人学,不愁没兴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