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曾对未成年人开恩

01

上一次见他已经是去年了,当时他跟着堂哥在跑销售。家族聚餐时,别人拿他打趣,他丝毫不搭理,沉默地吃完饭,然后一个人缩在沙发里。

他向来如此,除了父母和几个兄弟姐妹,其他人都不怎么搭理。跟着堂哥跑销售,堂哥曾经想要培养他,带着他去酒席,去KTV,去烧烤摊,想要培养他的交际,他却丝毫不领情。不管去哪,都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谁也不理。

堂哥只好安排他做一些日常打杂的工作,每个月1500的工资,攒了一段时间,换了个手机,其他钱全部交给父母,然后父母拿去供他的双胞胎弟弟念书。

这次再见到他,他已经进了城里的一家自媒体公司,公司看他老实勤快,就收了他,但因为他未成年,所以即使六个月过去了,他依然拿着很低的实习工资。几个月前他找我帮忙用我的信息注册一个新号,现在刚辞职准备回家单干。

即使是在城市里生活了大半年,依然穿着破旧的衣服,一双布鞋被洗得褪了色,跟城市格格不入。

他问我:“你说赚钱是为了什么呢?买房子娶老婆是不太可能了,吃的穿的够用就行了,那赚了钱要干嘛?”

我嬉笑着说:“以后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找个女朋友吧,正好训练一下你的担当。”

“谁看得上我啊,又穷又丑。”

“反正钱先攒着嘛,不会没处花的。”

其实他容貌不赖,奈何小时候营养不良,一米七的身高,不到一百斤的体重,看上去柔柔弱弱的,不苟言笑。

生活不曾对未成年人开恩

02

他长大的地方,是在一个三线城市的小村里,四周都是低矮的山丘,但是却隔断了他们作为普通孩子快乐生长的可能。

当年,姑妈连生两个女孩,这让她的丈母娘很生气,在第二个女孩出生的时候,就在门外问了一句:“又是个女孩吧?”然后没好气地走了。

姑父是一个性格温和也很孝顺的人,想让奶奶满意,于是两年后,他们生下了这对双胞胎,取名许平和许凡,希望他们平凡也安顺地生活。他是哥哥许平。

生活不曾对未成年人开恩

当年计划生育抓得正紧,刚生下他们不久,县计生局的人就过来了。说是违背了计划生育国策,必须交钱,不然就要坐牢。他们交不出钱来,于是姑父就在监狱里待了一个月。后来听姑父说起那段经历,一根绳子把人的手捆着,人就吊在半空着,只有饭点才把人放下来,下午的时候还要做苦工,做的慢了冷不丁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他们对童年的记忆,就是不断地有讨债的人和计生局的人到家里,不是找麻烦就是要把父母带走,久而久之,他们也习以为常,麻木了。

生活不曾对未成年人开恩

03

小时候,他们本来跟着爷爷奶奶一起住在半山腰,后来,大雨把毛坯房毁了,于是爷爷带着他们住进了学校,就挤在学校的后面两间房子里。

姑父姑妈总是争吵不休,姑妈吵着要离婚,说不愿意过这种苦日子,想带走两个姐姐,爸爸死活不同意,吵了几十年,到现在也没离成。

到初中的时候,姑父借了些钱,盖了一幢二层楼的房子。

家里有个小小的储物室,妈妈买了吃的就藏在里面,总是用那把老旧的锁锁上。姐姐就带着他们想尽办法偷吃的。事后妈妈总不忘数落一番:“这是你们吃的吗?客人来了吃什么?怎一点都不懂事?”

初中上学的时候,由于学校实在太远,不得已让他们住宿。每到开学的时候,姑妈就拿出破旧的钱包,一遍遍地数钱,跟姑父说差多少,找谁借。每当这个时候,姑父姑妈就会爆发几天无休止的争吵,虽说是争吵,也就是姑妈一直叨叨叨,姑父偶尔顶两句。姑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真不知道当初怎么瞎了眼嫁了你这么个没用的,谁跟你谁倒霉。”

生活不曾对未成年人开恩

04

听爸爸说,当初伯父、爸爸、姑父一起进城里打拼,虽说没什么学历,但那个时候踏实肯干还是能赚不少的。最初,姑父姑妈两个人为了在城里扎根一起努力,那个时候他们还有点余钱,给大姐二姐买了许多的衣服和玩具。

后来,为了生下超生的孩子,只能躲回村里,然后为了躲计生局的人,四处奔走,辞去了原本的工作,从此家里的经济状况一落千丈。家里的粮食基本都自给自足,想尽办法节省开支,靠姑父卖体力赚些小钱。

久而久之,姑妈的怨气越来越重。姐姐念高中去了,姑妈就把怨气全撒在了他们身上。她强逼他们学习,看到他们看电视就破口大骂,吃饭吃得少也要骂,做家务没做好也要骂,在家的日子就躲不过念叨,他们也越来越不愿意回家,寒暑假都尽可能地赖在亲戚家玩电脑,尽管隐约觉得亲戚的话语间总有种轻蔑。

从小两家人的走动就很频繁。我很多次听到姑妈抱怨说:“怎么就生了你们两个没用的东西,害得我这一辈子都过不好。”他们只是缩在角落里,不说话。

就连他们最亲的两个姐姐也经常当着他们的面,说:“要是没有你俩就好了,我们说不定就在城里过好日子了。”

生活不曾对未成年人开恩

05

许平的成绩一直比许凡好,但是中考的时候,他知道家里供不起两个人,于是故意考砸了,跟着堂哥去做销售赚钱。

堂哥本想培养他,但他胆小怯生,不愿与人多来往,实在不是干销售的料,于是只好让他每天干些杂活。

包吃包住,所以他每个月的钱,全数都寄回了家里,帮忙供弟弟上学。然而,高二那年,许凡因为参与群架,被学校开除了。姑妈想去学校求情,许凡不愿意,他说反正我也念不下去了。其实许凡他没有打架,他的性格和姑父一样的软弱和善。他只是不凑巧地路过,成了替罪羊。

之后,许凡跟着堂哥干,许平跟着唯一的朋友一起到城里自谋出路,当了几年服务生,然后又到了自媒体公司。

曾经我们都苦口婆心的劝他,留在村里不会有出息的,村里几乎没有机会可言,他也终于决定到城里打拼一段时间。

一次散步的时候,他问我:“你知道吗?就在这条马路上,我两次试图自杀,可是都没有成功。”

我很震惊,他只是苦笑的看着我,说:“放心吧,以后都不会了,好死不如赖活着。”

小时候,他说,要是走在马路上被车撞死了就好了,我就不用这样活着了,司机还要赔我一大笔钱,我们家也不用再为钱起冲突了。

我们以为只是玩笑,说:这对司机也太不公平了,成全了你,害了他一家。

原来他两次真的站在马路中央,站了十分钟,可是两次,都没有成功,车灯柔和地照在他身上,司机骂骂咧咧的绕过了他。

他撇了撇嘴角,说:“我应该躺着的,那样他们就不会绕过我了,可是我又好像不那么想死。”

那个时候我才明白,这个从小就喜欢问我“人活着有什么意义”这类问题的小孩,在他十七年的生命里,有过多少的煎熬与挣扎。

姑妈还在抱怨着他没出息,大家还是对他冷眼相对,姐姐们依旧劝他到城里打拼,所有人都选择性地忘记,他才十七岁,未成年。

生活不曾对未成年人开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