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拍板一个错误决策,如何漂亮地回应?且看李鸿章的示范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经常有这样的一种情况:领导拍板了一个错误的决策,下属必须马上去执行。如果是你(聪明的读者朋友),会如何处理?

如果不懂策略和技巧,直来直去的硬拗,一定让自己受伤;如果按部就班执行,公司出现重大损失,最后这锅还得由自己来背。处理这般棘手的问题,一百多年前,李鸿章给我们做了完美的示范。

说到李鸿章,多数人骂他是“卖国贼”“汉奸”,少数人尊称他为晚清重臣,洋务派首领。说他好也罢,骂他卖国贼也罢,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李鸿章撑起了晚清三十年的历史。

领导拍板一个错误决策,如何漂亮地回应?且看李鸿章的示范

李鸿章力撑危局三十年,靠的就是他对时局敏锐的分析,冷静的判断,以及他与生俱来的洞察力。其实这种能力在他未发迹时,就已经展露无遗。

1860年,英法联军打入北京,火烧圆明圆,咸丰皇帝仓惶逃往热河,逃亡途中,咸丰听从了大臣胜保的建议,飞召外地兵勇北上勤王,其中点名曾国藩嫡系部队,战斗力非常强悍的鲍超霆字营三千人马。

现在来看,这是一纸十分荒诞的命令,英法联军近在咫尺,要调兵也得在京城附近调,调千里之外的湘军,恐怕这边部队还没开拨,那边皇帝老儿就已经被抓起来了。

在那个年代,皇帝下的圣旨就是神圣的,就算圣旨放的是一个闷屁,做臣子也得循着那个味闻过去。圣旨到了曾国藩的湘军大营,幕僚们可就炸锅了,多数人吵吵着要马上整装部队出发,他们觉得不折不扣执行皇帝的命令是天经地义的,尤其大老粗鲍超更是激动得不行,仿佛谁阻挡他北上就是在阻挡他飞黄腾达。

领导拍板一个错误决策,如何漂亮地回应?且看李鸿章的示范

少数人不支持北上勤王,他们能冷静地观察到从江南战场调兵,缓不济急,会变成一场徒劳无功的长途行军;眼下江南战事正酣,突然抽走一支攻坚的生力军,恐全线松动,之前的血战成果归于泡影。但他们也拿不出有利的理由,谁都担不起抗旨和藐视朝廷这样的罪名。

唯独李鸿章,当时只是曾国藩的一个小秘书,就干起草奏折,写写书信之类的活,但是他有一个特别了不起的身份,他是曾国藩唯一默认的学生,是曾国藩有意栽培的事业接班人,无论大事小事,曾国藩就喜欢听一听这位学生的意见。

李鸿章给出的意见就四点:一、鲍超不能北上勤王,江南战事吃紧,牵一发而动全身。二、北上去了也没有用,时间上来不及,如果洋人要灭亡大清,也就一个星期的事,这不过胜保使坏,想把鲍超的霆字营调过去归他节制。三、洋人兵临城下,志不在灭国,而在于劫财,不过想趁机捞点油水。四、洋人内部也是矛盾重重,瞻前顾后,形成不了多大的合力。

领导拍板一个错误决策,如何漂亮地回应?且看李鸿章的示范

他断定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只要与洋人各自谈判,满足他们一些利益的要求,不出半月,和局一定能达成。

现在的问题是:决意不去了,那么怎么回复这道勤王的圣旨?李鸿章的对策就一个字——拖,即三十六计所谓缓兵之计,更文雅点叫按兵请旨。

为什么要按兵请旨?旨意不是很明确了吗?北上勤王;不,李鸿章非得在圣旨中找到请旨的理由。说鲍超资历太浅,威望不够,部队沿途难以筹饷,指挥和机动能力不足;要北上勤王,统帅必须从曾国藩和胡林翼两人中挑选。

奏折通篇围绕为什么不能派鲍超作为勤王的统帅,而必须是曾国藩或胡林翼,以及选择曾国藩或胡林翼后,作如何的统筹安排。这篇奏折就来自李鸿章手笔,彻头彻尾的阳奉阴违,却写出了义正词严,有理有节,不容置疑的感觉

领导拍板一个错误决策,如何漂亮地回应?且看李鸿章的示范

按照过去的通讯手段,就算最高级的八里里加急,信使往来至少两个多月,两个多月时间,北京那边什么事都搞定了,这就是李鸿章玩的最狡猾一招——以拖待变

果然,如李鸿章所分析的那样,不到半月,恭亲王不负所望与英法联军达成了和平协议,英法等国捞足了油水,就自行退兵了。而圣旨的批复也是一句话:事情已经搞定,你们不用来了。

一件看起来荒诞,执行起来很复杂,又很可能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被李鸿章轻而易举地消解于无形之中,这就是传说中的四两拨千斤。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处理,抓住事情本源对症下药,这是李鸿章身处摇摇欲坠的晚清政坛,却能左右逢源,屹立不倒的本事。

我们或许也能从李鸿章按兵请旨的故事受到启发,同样的职场问题出现,我们也可借鉴其思维,漂亮地阳奉阴违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