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永春拳精髓(十九)——“膀手”之丰富内涵

笔者不太认同“摊、伏、膀为永春拳最具代表性手法”的观点,因为在闽、粤地区诸多南派拳种里都具备这一手法,如福建永春白鹤拳、广东洪家拳、南少林黑虎门铁线拳等等,也有些拳种有此手法,而不称“膀手”罢了。此外,“破牌手、耕桥手、标指”等等手法都有同一“诸家具备”现象。应该说,它们都是“南拳”代表性的手法。

感悟永春拳精髓(十九)——“膀手”之丰富内涵

注力点在小臂,掌指可放松

“膀手”,是南派诸家拳法最正常的名称,偏偏唯独永春拳,有称为“绑手”的。粤语白话“膀、绑”同音,也可能因此产生各地差异。

不过,标示“膀手”者,是突出以“臂膀”作防守之用意(坊间咏春拳皆是这释法),而标示“绑手”者,有突出以手臂作“捆绑”之深意(顺德永春拳释法更为丰富,强调‘擒拿绑’与‘膀打’)。

感悟永春拳精髓(十九)——“膀手”之丰富内涵

注力点在手指,标插攻击。

膀手,分上盘、中盘、下盘“三膀手”。致用上,有初级防守法,更有中、高级攻击法。

膀手,是令笔者情有独钟的手法。因其变化丰富,本文将上、中、下盘、初、中、高级、防守法、攻击法、滚膀、弹膀、漏膀等综合介绍。

一、上膀手。

1、上穿至对方颈部作“扣膀”,下扳拉同时,配合提膝击打面部。

2、“桥上过”时,因应在桥上“膀”出,以指标插面、颈部(中级、膀打攻击法)。

……

二、中膀手

“桥下过”时,因应在桥下“膀出”,以指标插对方胸、胁、腋窝处(中级、膀打攻击法)。

……

三、下膀手,在特殊形态下,如蹲式、半跪式时;双方贴身时;在双方倒地,自已俯压对方上身时,膀手是以小臂内侧面横压对方颈部(高级、属永春拳擒拿术之一)。

下膀手,在特殊贴身形态下,外膀及内膀式均可扳扣对方膝后窝,配合拌马施用摔法(高级、属永春拳擒拿术之一)。

四、滚膀——粘着来桥,轻盈地转动手臂,是借力、消力之法。黐手训练最为常用。

五、弹膀——发出手臂时,注力点在小手臂外侧,以短促之力撞击来桥,将其轻微弹开(要领是‘轻微’,勿以强力撞开,以防自已露出空门之破绽)。

六、漏膀——高级偷打、漏打法。主动甩桥,不作纠缠,转向攻击。

七、外膀,从对方臂外侧膀。

八、内膀,从对方臂内侧膀。

⊙防守法。

膀手,顾名思义,以手之小臂作注力点,拦架(拦阻、拦开)对方来桥,将防守作最基本、最初级的用法。这也是当今绝大多数教授者对学员的唯一解释。

⊙攻击法。以指尖作注力点(这就是传统里的口授、心法、点化。不同之‘注力点’,致用上天壤之别!)

感悟永春拳精髓(十九)——“膀手”之丰富内涵

基础练习手型

上述可明白,仅通过书刋、图文、视频等工具学习任一门拳法,只可大概认识,不能深入认知。拳法一个手法尚且如是释法,何况一个拳法体系内如繁星般的家法?!

只会用“小臂”之“膀防法”,将定格于初级技能;掌握好“指尖”之“膀打法”,才算提升至中、高级技能。

(本文原创。乃篇者四十余年浸淫永春拳技之感悟。技艺分享,共同体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