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类型与运动能力

人类骨骼肌由不同类型的肌纤维混合而成,通常根据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可将其分为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两类,

人体骨骼肌纤维分为Ⅰ和Ⅱ两个类型,Ⅱ型中又分为三个亚型。

即Ⅰ型为慢缩红肌,Ⅱ型为快缩肌,Ⅱa型为快缩红肌,Ⅱb型为快缩白肌,Ⅱc型为一种未分化的较原始的肌纤维。

肌肉类型与运动能力

一.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代谢和功能特征

1

形态特征比较

1.肌纤维大小和成分:快肌纤维的直径较慢肌纤维大,含有较多收缩蛋白,且肌浆网比慢肌纤维发达两倍,因此摄取钙离子的速度更大;慢肌纤维含有较多的肌红蛋白,因此通常呈红色。

肌肉类型与运动能力

2.毛细血管和线粒体数量:慢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较快肌纤维丰富,所含线粒体数量多且体积大。

3.神经支配:慢肌纤维由较小的运动神经元支配,运动神经纤维较细,传导速度较慢;而快肌纤维由较大的运动神经元支配,运动神经纤维较粗,其传导速度较快,约为慢肌纤维的4~5倍。

2

代谢特征比较

1. 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快肌纤维中参与无氧代谢有关酶,活性比慢肌纤维强;慢肌纤维中氧化酶系统,活性则明显高于快肌纤维。

2. 线粒体酶活性:慢肌纤维中线粒体蛋白(线粒体蛋白主要是各种氧化酶)的含量比快肌纤维多。

3. 肌糖元含量:快肌纤维中糖酵解的底物—肌糖元的含量比慢肌纤维高。

肌肉类型与运动能力

3

功能特征比较

1. 肌纤维类型与收缩速度: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肌肉中快肌纤维百分比较高者,其收缩速度也比较快。

2. 肌纤维类型与收缩力量:快肌纤维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大于慢肌纤维。人体肌肉中快肌纤维百分比较高的人,其收缩力量也较大。

肌肉类型与运动能力

3. 肌纤维类型与抗疲劳能力 动物和人的实验证明,慢肌纤维抗疲劳能力比快肌强,故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更易疲劳。

二.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肌肉类型与运动能力

第一,肌纤维百分比无性别或年龄的差异;

第二,习惯于久坐的男性或女性其慢肌纤维百分比约占47%~53%;

第三,优秀力量性运动员快肌纤维百分比较高,而耐力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更高。

三.肌纤维对运动训练的适应

肌肉类型与运动能力

骨骼肌是强可塑性组织,也就是说,骨骼肌纤维的体积和生化构成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肌肉成分和功能对运动训练的适应性反应。

骨骼肌纤维对不同性质的专项训练可产生专门性的适应,目前公认的是以下两个方面:肌纤维横断面积和肌纤维代谢能力的变化:众所周知,力量训练(抗负荷练习)主要是增加肌肉体积和力量,肌肉体积的增加主要归功于肌纤维的增粗,与力量训练相反,耐力训练不能增加肌肉体积和力量,但能导致肌肉氧化能力的提高。

四.运动导致的肌肉酸痛

01

肌肉酸痛类型

肌肉酸痛分为急性运动酸痛和延迟性肌肉酸痛。前者又称肌肉痛,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后即刻产生的肌肉疼痛,这种疼痛往往在运动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消失,对运动训练的影响作用不明显。后者指人体从事不习惯运动后所出现的肌肉疼痛或不舒适的感觉,这种疼痛不是发生在运动后即刻,而是发生在运动后24~48小时。

肌肉类型与运动能力

02

肌肉酸痛缓解方法

①准备活动中重视柔韧性练习,通过对肌肉、关节的拉伸,逐步提高其灵活性。

②整理运动中认真做放松练习(如慢跑、伸展练习等),尤其注意对酸痛局部进行静力牵拉练习,保持伸展-休息-再伸展-再休息的重复进行,有助于预防局部肌纤维痉挛。

③采用物理疗法(如按摩、针灸、电疗、热敷等)加速肌肉放松,并结合营养补充手段(如摄取充足的Vit C、Vit E等)促进恢复,Vit C的主要食物来源为新鲜的蔬菜水果尤其是柑橘类、绿叶菜等,Vit E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坚果类和植物油。

肌肉类型与运动能力

生命在于运动.

参考文献《运动生理学基础》

Thank you for watching and see you aga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