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如今都一一实现了吗?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古至今,无论是纷乱不断的旧社会,还是在祖国日益强盛的新时代,从来不乏能人志士,他们或是位高权重的一国之相,或是壮志难酬的文人墨客,又或是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高尚情怀的将军猛士,皆对美好社会表达了自己的期许与向往,希望自己能为理想社会的实现贡献力量。正是这种信念,无关迟暮,不问翻覆,久久地长存于人们心中,理想与现实才得以无限靠近。

笔者常常听长辈们谈起他们那个年代,谈起他们曾经柴米油盐的生活,当然,这一切毫无疑问是远不如现今的。交通的不便,生活物资的匮乏,生产资料的单一生……他们时常感叹国家的今非昔比之强大、繁荣之势,而笔者心中的幸福感也因此油然而生。那么,在他们之前的古人是在什么背景下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理想社会的渴望呢?这些古人的愿望如今又有多少实现了呢?在这篇文章当中,就让笔者带你去了解一番。

古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如今都一一实现了吗?

谈到古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就不得不提到广为人知的东晋文学家陶渊明代表作之一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以主人公武陵渔民的行踪为线索,将我们从现实生活带到作者陶渊明自己所遐想的社会,勾勒出一幅没有阶级斗争、没有剥削压迫、自食其力、和平宁静、其乐融融的世外桃源之景。在那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而男耕女织,黄发垂髫,百姓安居乐业,怡然自乐。人人都很好客热情,友善亲人。这一点在“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得以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如今看来,这些愿望并不难以实现,事实上,从百姓生活这一点来看,随着小康社会的基本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已经“超额”完成古人所定下的目标。但毋庸置疑,这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似乎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时代的潮流。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能够安然享受这种生活的人,已经微乎其微了。但在当时,这种生活却是求而不得的,陶渊明虽有鸿鹄之志,却无奈生在一个混乱的时期:统治阶级腐败无能,官场上尔虞我诈,东晋王朝战乱连连,百姓因赋税徭役加重而苦不堪言,民不聊生。陶渊明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无尽的憎恨与厌恶,只能塑造一个与之相对立的美好意境,去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也以此寄托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美好情趣。

古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如今都一一实现了吗?

《茅庐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写的一首诗,寄托了他忧国忧民、舍己为人的思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杜甫穷困潦倒,只得求亲告友,终于在成都浣花溪边建起一间茅屋。不料狂风暴雨将其破坏,杜甫在冰冷寒风中彻夜难眠,作下此诗,呼吁国家应当变革,可国家动荡,百姓疾苦又有谁会理会呢?这迫切地呼吁,只得在这狂风呼啸声中被淹没……杜甫在此诗中,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寥寥数笔,道出如今自己生活状态,使人触目惊心,同情万分。倘若能隔着时空与其对话,笔者希望能告诉杜甫如今国泰民安之景,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保障民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景已然不复存在。同时笔者也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也能全面实现。

古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如今都一一实现了吗?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称为“圣人”,其圣,并不仅仅体现在他文学造诣上,更体现在他高于常人的思想境界上。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在那个战乱纷扰的时代,儒家学派的孔子便提出了“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一论。他认为天下应该为天下人共有。在他所设想的理想社会中,“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又提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这些不禁让人动容,要知道在那个时代,没有人可以得到安生,战火硝烟弥漫着每一寸土地,至于鳏寡孤独废疾者,更是不计其数。孔子还提出“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希望盗窃抢劫一类的事情不再发生,人们外出睡觉都可以不关门窗。这些都表达了孔子对百姓的同情关爱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这就是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吧!

在如今看来,孔子设想的大同社会仍然难以完全实现——盗窃抢劫事件仍然存在,“外户而不闭”让人不敢苟同!当社会达到一个“按需分配”的层面上时,所谓的“大同”才可能完全实现,而“按需分配”作为共产主义高级阶级的分配原则,一时之间恐难以实现。所以,同志们仍需努力啊!

古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如今都一一实现了吗?

文章的最后可以肯定的是,从古至今,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中国社会始终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笔者希望举国同心,付诸努力,让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社会发展欣欣向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