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達夫與魯迅”專欄】之二《打油詩》

曹丕《典論·論文》中有一句流傳至今的話:“文人相輕,自古而然。”但這一極具普遍性的現象並不適合於魯迅和郁達夫。魯迅一生"罵"過不少人,且以尖刻聞名,但對郁達夫卻從沒有過微詞。他雖反感創造社同仁一副"創造"臉,但覺得郁達夫臉上"看不出那麼一種'創造'氣"。魯迅、郁達夫這一對文壇密友,在現代中國文壇被傳為佳話, 他們之所以會成為至交,因為他們有相似的成長經歷,又都是追慕“真”的人,待人真誠,做人很真實,讓人體會到一層實在,都是追求真摯之人,彼此之間更是真誠以待。兩人也都是頗具社會責任感的作家,在文學創作的路途上,互相理解,攜手並進,共進退,甚至同時遭難,並盡全力促進中國文學事業的發展,編輯刊物,不遺餘力;發掘新人,給以幫助,為他們的成長提供發展的平臺,較為適合的環境,中國現代文學事業蓬勃發展當中應該說他們的功勞是不可估量的。今後十四天特闢“郁達夫與魯迅”專欄,以饗讀者。

【“郁達夫與魯迅”專欄】之二《打油詩》

郁達夫與魯迅的故事之二

打 油 詩

1932年10月12日魯迅日記中有如下記載:

午後為柳亞子書一條幅,雲:“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舊帽遮顏過鬧市,破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達夫賞飯,閒人打油,偷得半聯,湊成一律以請”云云。

顯然此詩之作,和“達夫賞飯”有直接關係。關於這次飯局,魯迅在一週之前即10月5日的日記中也有記載:

上午同廣平攜海嬰往崎醫院診,付錢八元四角。……晚達夫、映霞招飲於聚豐園,同席為柳亞子夫婦、達夫之兄嫂、林微音。

郁達夫請客,為什麼會引起魯迅作打油詩的興趣,而且自稱“閒人”呢?這就和飯局上的話題有關了。

這次飯局是郁達夫、王映霞夫婦作東,主賓是魯迅、許廣平伉儷。柳亞子夫婦是陪客,郁達夫之兄嫂鬱華(曼陀)和陳碧岑,算半主半賓。林微音是個文學青年,藉機跟著郁達夫去見見魯迅。在席上到底談了些什麼,以至促成了魯迅《自嘲》詩的寫作,林微音曾在一篇題為《“孺子牛”的初筆》的短文中,提到了鬱、魯之間的一段對話:

魯迅到時,達夫向他開了個玩笑,說:“你這些天來辛苦了吧。”

“嗯,”魯迅微笑著應答,“我可以把昨天想到的兩句聯語回答你,這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看來你的‘華蓋運’還是沒有脫?”達夫繼續這樣打趣。

“噯,給你這樣一說,我又得了半聯,可以湊成一首小詩了。”魯迅說。(按:魯迅所言偷得半聯即由此得首句“運交華蓋欲何求”。)

到席散,達夫取出了一幅素色的絹要在席的各人題詞留念。魯迅所題的就是上面所說起的兩句。

在這次飯局上的另一更重要話題是《三閒集》的出版。《三閒集》收魯迅1927年至1929年所作雜文,於1932年9月由上海北新書局初版。據魯迅日記,這年9月14日“下午得小峰信並版稅百五十元,《三閒集》二十本”。此後陸續將該書分贈給許壽裳、臺靜農、李霽野、增田涉等友人。10月2日,亦即郁達夫請客的前三天,魯迅日記記:“上午達夫來,贈以《鐵流》、《毀滅》、《三閒集》各一本。”

這樣一來,不但“達夫賞飯”有了著落,“閒人打油”也有了著落。“閒人”之“閒”即《三閒集》之“閒”,亦即“閒暇”、“有閒”之“閒”也。飯局三個月後,1933年1月10日魯迅寄郁達夫自寫詩二幅,其一為《答客誚》:“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又九天後1月19日,魯迅收到郁達夫自寫詩二幅:“醉眼朦朧上酒樓,彷徨吶喊兩悠悠;群盲竭盡蚍蜉力,不廢 江河萬古流。”這兩詩一和海嬰有關,一和《三閒集》有關,也許都可看作飯局話題的餘波盪漾了。


附:魯迅與郁達夫在上海的主要革命活動

1928年春,與魯迅一起參加“中國革命互濟會”;

1928年6月,與魯迅編進步文藝月刊《奔流》;

1929年1月,與陶晶孫合編進步刊物《大眾文藝》;

1930年2月,與魯迅等發起“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

1930年3月,與魯迅等一起發起在中華藝術大學正式成立中國左聯作家聯盟;

1931年12月19日,與夏丐尊、胡愈之、周建人、丁玲、傅東華等一起,組織了“上海文化界反帝抗日聯盟”;

1932年1月28日,與魯迅等發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書》;

1932年2月5日,發表與魯迅、茅盾、葉聖陶、胡愈之等四十三人簽名的《上海文藝界人士告世界書》;

1932年2月,與戈公振、陳望道等三十五人組織了“中國著作家抗日協會”,並被協會公推為編輯委員和國際宣傳委員;

1932年7月,與魯迅、茅盾、柳亞子等三十二人聯名致電國民黨南京當局提出抗議,要求立即釋放牛蘭夫婦,“以重人道”;

1933年1月,與魯迅等發起“中國民權保障同盟”;

1933年5月,與魯迅領銜簽署發表《為橫死的小林遺族募捐啟》;

1933年5月,為營救被國民黨特務逮捕的丁玲、潘梓年四處奔波,並與蔡元培、楊杏佛等以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的名義致電南京當局,要求釋放丁玲和楊杏佛。

【“郁達夫與魯迅”專欄】之二《打油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