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自己的閱讀主陣地——文章缺少個性怎麼辦?

得語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語文!作文得高分,為何就這麼難!!

一、寫作困惑

我很羨慕那些寫作時總能靈活運用獨特素材的同學,他們的文章每次總能寫出一些新意,而我的作文卻很普通,沒有個性毫不起眼,每次只能得一個不高不低的分數,怎樣才能使自己的作文也有些個性呢?

你要知道在考場寫作中材料很關鍵,個性化的材料能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消除審美疲勞,獲得新知或新的體驗,正如獨家報道,在新聞報道中往往更受青睞一樣,在作文閱卷中擁有獨家素材的作文更容易獲得高分。

建立自己的閱讀主陣地——文章缺少個性怎麼辦?|作文技法


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如果閱卷老師看到一篇同類同質作文可以比作是吃包子的話,那麼你可能會有更深的認識了:第一個包子我很高興地吃了,第二個勉強接受,也能吃下,如果第三個、第四……我看閱卷老師定期沒有胃口,或許掩卷之後,嘔吐不已……

在大規模的考試中,你的作文分數不是拼出來的,而是比出來的雷同的作文匆匆而過,閱卷老師的目光更願在擁有獨特材料的作文上多停留一會兒。

二、如何積累個性化的素材,個性化的閱讀是重要的途徑。

或許每個人的生活基本相似,但每個人的體驗和感悟卻大不相同,個性化閱讀是積累個性化素材的重要途徑。

積累個性化的素材的過程是最辛苦費力的,需要許多時間和能量投入。如果你沒有“庫存”,沒有“糧食”,僅靠速成的做法,再怎麼折騰也做不出一樣美食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1.讓閱讀與自己的興趣愛好關聯。

不少同學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只是有些同學不善於將其轉化為語文學習的資源,如果你順著自己的興趣愛好尋找,就可以找到與之相關的文字世界,精神園地,進而有助於自己的讀寫提升。

如果你是一個“吃貨”,推薦你讀一讀《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的《至味在人間》,或汪曾祺的《食事》,甚至看看無厘頭星爺的電影《食神》,可能你就會將寫作當做烹飪一樣,“小菜一碟”!


找到自己的閱讀興趣所在,然後去尋找合適的時候做專題式的深度閱讀,並且儘可能在每次其中用到自己熟悉的材料,那麼你也會擁有作文素材的“一招鮮”。

2.找到自己的“心儀作家”

每個作家的語言風格、審美特點是不同的,你能在古今中外作家中尋找到自己心靈相契合的那位作家,你就找到了自己模仿的目標!

學貫中西的林語堂大師,一生最愛大文豪蘇軾,四處搜尋有關蘇軾的資料、文章,併為之撰寫《蘇東坡傳》,真正意義上將“蘇軾”當做自己的“文字情人”。

而宋代的大文豪蘇軾是以晉朝的田園詩人陶淵明為崇拜偶像,將陶淵明“曠而且真”的性格發揚光大,甚至步陶淵明詩集的韻,創作了134首《和陶詩》,成就其豪放率性之文風!


建立自己的閱讀主陣地——文章缺少個性怎麼辦?|作文技法


找到自己心儀的偶像作家,可以讀他的個人作品,讀他的傳記、評傳,立體化全視角地認識他,重塑自己的文章風格。

3.有意識的主題閱讀

主題閱讀是閱讀的最高層次,可以克服閱讀的碎片化、隨意化、淺表化的不足。如果你自己讀書很多,但寫作水平一般,可能就是你沒有確立自己的閱讀主題,沒有構建自己的個人知識體系。

如何確立自己的閱讀主題?

曹文軒教授說:“讀書也有一個拒絕媚俗的問題,除了一些大家都應該讀的幾本書之外,一個人都說應該有自己的選擇。做人忌諱雷同——一個人若無個性,一定是一個索然無味的傢伙,作文忌諱雷同——文章寫得似曾相識,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的存在的意義。讀書也忌諱雷同——讀書也就什麼都類同了。”


建立自己的閱讀主陣地——文章缺少個性怎麼辦?|作文技法

確立閱讀的主題及相關讀物,不應盲從和應有自己的眼光,根據自身的閱讀基礎,閱讀趣味,結合環境條件等因素來綜合考慮。

如果一個人能越早發現自己的閱讀興趣所在,就完成了個人閱讀史上的一件大事,寫作好,不在話下!

注:本文摘自作文處方筆記,用於學習與交流,保護原作者的一切權利。


我是風中語聲,關注作文教學與讀書筆記,願意與您一道,助力孩子成長。

微信公眾號“風中語聲”同名,歡迎您來踩一踩!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