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靠买地享荣华富贵的军阀

李福林(1874~1952),字登同,早年投身绿林,传说他曾以灯筒冒充枪械行劫,所以“李灯筒”之名更为流行。辛亥革命时期参加了反清起义,所部被称为福军。民国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军长、广州市市长。


民国时期靠买地享荣华富贵的军阀

李福林出身贫农家庭,幼在乡念私塾一年。初随父耕种,后不务正业,与乡人结成匪帮,被举为“大佬”,从事绿林生涯。带众徒夜渡广州行劫,县署缉拿不获,拆平其住宅,捉拿赏银从500元增至3000元。在乡无法立足,遂走避南洋。

1907年,李由革命党人马侣引领在新加坡认识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次年转云南河口,参加黄明堂的起义。失败后,持孙中山介绍信,以革命党人身份,重返广州河南,联络各地绿林,准备配合起义。1910年和1911年的两次起义,均因失去接应没有成功。

1911年11月,他奉朱执信指令,以“福字”营统领,率民军3000,赴广州维持社会秩序,任广东都督府警卫营长,从此步入军界。此后他以河南为老巢,购置土地千余亩,建立厚德围(农场),雇工经营。还自设制枪所,装备部队。善于保存实力,故能盘踞河南达16年之久。

1917年9月10日,孙中山在广州河南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任命李福林为大元帅府亲军总司令,担任警卫工作。并经择定珠江河南岸的广东士敏土厂地址为大元帅府办公地点。选择此地为帅府办公地,主要是借助于福军司令李福林的武装巩卫,可见中山先生对他的信任。

中山先生南下护法,虽有海军方面之支持,然本身并无基本武装力量。此时广州实际上已完全落入桂军势力范围。广东部队只有魏邦平、李福林、黄明堂等部对中山先生尚称拥护。

李福林在九龙大埔购地1000余亩,建立康乐农场,又在皇后大道开设厚金银号,以作日后复出资本。他曾赴南京谒蒋,欲组军队,遭蒋拒绝。蒋只给他一高级顾问头衔。

1949年,广州解放前夕,蒋还派人要他出任要职,以维持残局,但李拒绝了。9月,李全家迁往香港。1952年,李福林以高血压病卒于香港,终年79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