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遇到了梦里曾经出现的学校

16岁的花季少女,可以坚持在戈壁中行走100公里吗?

不止行走,还能作为领队带领团队完成这段充满挑战的旅程吗?

也许你不相信,那么就让DE未来训练营的队员赵若淇,用她的亲身经历来给予答案吧!



在这里,我遇到了梦里曾经出现的学校

16岁的若淇,从队员切换到实习生视角,不仅体验了一次做领队的“威风”,还新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责任,害怕,绝望,坚强,勇敢...

@未来训练营

在梦中曾有一片荒凉的戈壁,寂寥无人,唯有那些苍翠的骆驼刺在那里肆意生长。风吹过时发出的沙沙声响可能是荒原在呢喃吧。天空盘旋的雄鹰是这片神圣土地的守护者,它们翱翔在辽远的天边俯视着这片土地。这片土地的名字它叫——柴达木。

在这里,我遇到了梦里曾经出现的学校

柴达木这个名字只从书本中听说过,但自从那年亲临柴达木起,我便爱上了它。

2017年夏是我第一次来到柴达木,那一次我是一名柴九五队的队员,每天我们边唱边走,不管多累总有几个人,几首歌支撑着沉重的脚步,有时却不仅仅是这些。在这段路途中收了几天队,明白了很多道理,默默的改变别人对我的看法。

2018年夏我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这一次我是作为DE的实习生来参加这次远征,每一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聊着不同的话题,从与小队员的谈天说地到和家长们畅聊心声。不管是和队员们玩在一起还是与工作组的小伙伴们讨论,都受益匪浅......

在这里,我遇到了梦里曾经出现的学校

今年我本是抱着来办公事帮帮忙的心态来的北京,可是莫名奇妙的就参加了DE菁一期的1培训,那么就既来之则安之。

经过几天来自老付的折磨我顺利的通过了考核也就踏上了柴达木远征的路。曾经的我把这想的太简单了,作为工作组不过就是对对人数,组织下营地以及行进过程罢了,但从工作会开始就开了2个多小时,几十多个注意事项。从最基础的安全到每一位队员的身体及心理状况的注意,事无巨细。到活动开始的内天才是真正的让我感到了焦头烂额。

办登机手续,签到,收证件都是不能有半点马虎的,在徒步的过程中我遇到的每一个走不动的队员就仿佛是看到了曾经的我一般,对前方的路感到迷茫甚至害怕。怕到不知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走到营地呀。他们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还有几公里呀”每次我的回答就是“看没看到内个山丘,过去了就是终点了”随即便开始与他们聊天,聊一聊他们在DE受到过的“虐”。每个人的眼里都仿佛装着星辰一般,当我们讨论的渐渐激烈的时候他们的脚步也越来越快。

在这里,我遇到了梦里曾经出现的学校

在这次的柴达木百公里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三天的下午。

说实话那天上午的戈壁真的是很“虐”的,十二三公里的戈壁全是沟沟壑壑,看着近在咫尺的队伍却怎么也赶不上,所有人都消耗了很多的精力。所以在过了补给点后的十几公里的公路上慢慢的就有几名队员落下了,他们嘴上说着脚疼但没一个人停下脚步心中一直是向前,向前。即使有人问了“你要上车吗?”他们也没有。

随着太阳向西边溜走“蚊子大军”也离我们越来越近。前几日被蚊子叮肿的手还没好的我心中突然袭来了一种恐惧感。几近路口的时候本来与我同行的阿拉雷被薇姐带回去整理物料了,临走前他还和我说“看到前面的蓝牌子左转就是营地了,你自己带没问题吧”我随即点头答应下来。

我沉下心带着他们几个向前走着,当我拐进内个路口的时候我看到了保障车在路边便觉得路对了,可是越往里走越是荒凉的戈壁滩,队员们累到不行边走便问何时能到营地。心里在这过程中一度的濒临绝望,只有责任这个支柱撑着我,我告诉自己:你不在是一名队员了,你是他们现在的领队,你不可以比他们先绝望,不可以让他们害怕,撑住,说不定转过这个土坡就是营地了呢。

随即真如我心里所想转过小山丘便看到了营地,还有在门口等我们的阿拉雷。心里的石头算是终于落地,完美的把他们给带回来了。当我进到活动帐里看到薇姐的时候心里的弦终于绷不住了,抱着她就哭了。那时候心里真的是害怕,怕自己带错路,本来就很累的队员们若因为我而走错路那就是对他们的一种折磨。

当时心情不好的我没有想到作为工作组的一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薇姐悄悄的在我耳边说了一句:若淇,你现在是工作组的一员不是队员了。一会和我聊聊吧。心里突然就反应过来了,自己这种做法确实会影响到队员们的。那天晚上太晚了开完工作会我们就都回帐篷里睡觉了,但这件事一直在我心里琢磨着。

在这里,我遇到了梦里曾经出现的学校

在冲线的内天晚上我和薇姐不约而同的想对昨天的事聊聊。事由我起那我就先说了说自己的感受:确实我内天状态不是很好所以绷不住哭了,再一个就是怕自己一旦走错路了怎么办,真的真的害怕。但是我承认这件事确实不应该发生。还有就是这几天也是我第一次做领队吧,有时说话太直,事情处理的也不是太好。总之我真的对我这次承担的事情做的特别不满意。

薇姐她沉默了一会说:内天说的确实是想提醒你一下,但是你真的在其中成长了。

在这里,我遇到了梦里曾经出现的学校

是呀,成长。慢慢的,不知不觉中心情变得不一样起来。回想起第一次百公里是走的死去活来,直到现在。这就是成长本来的面貌吧。一次次的跌倒,一次次的爬起。这个梦一样的地方让我遇见了很多,也教会了我很多。


本文作者为DE未来训练营队员赵若淇。在16岁那年,她以领队的身份带领队员们完成了柴达木100公里徒步的壮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