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战坦克的试金石,T-44坦克对苏联装甲发展的深远影响

T-44坦克是苏联在二战末期研制的一种性能强大的中型坦克,虽然T-44在1944年就投入生产,但是其与JS-3重型坦克一样,并没有在二战中参与任何战斗。而T-44的服役期也较短,自打T-54研制成功并大量装备后,T-44就逐渐退居二线。T-64和T-80等新锐坦克服役后,T-44更是成为逐渐被遗忘的装备,并于上世纪70年代就匆匆退役。这导致现在很多人都对T-44不太了解,事实上,T-44作为一款中型坦克,几乎奠定了整个冷战时期苏联坦克的发展风格。

横置发动机带来的巨大优势


主战坦克的试金石,T-44坦克对苏联装甲发展的深远影响

横置的发动机能够有效减少动力系统所占用的空间

T-44是苏联接触到豹式坦克后,以豹式作为假想敌研制的一款中型坦克。也可以视为主战坦克的鼻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T-44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T-34系列的延续,不过其是在T-34系列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尤其是采用横置发动机的布局,使得该型坦克的结构十分低矮紧凑。奠定了苏联战后坦克低矮凶猛的设计风格。

主战坦克的试金石,T-44坦克对苏联装甲发展的深远影响

纵置发动机的T-44布局更加紧凑,炮塔中置便于布置更大倾角的装甲和更强的主炮,同时车身更低矮

T-44出现后的苏联坦克,为了使得车体更加低矮不惜牺牲大量的车内空间,不仅乘员的空间受到极大限制,甚至连载弹量和车载设备等也都受到了影响。苏联人认为坦克在注重防护的同时也应当尽量减小车体的高度,这样才能减少被弹面积,有效提升车辆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缩小车体还能有效减少车体的重量,相比同时期重达51吨的英国中型坦克百夫长,T-44的战斗全重仅有31.8吨。少了近20吨,较少的吨位使得苏联坦克可以获得更高的推重比,而且能够有效的节省材料和工时。

主战坦克的试金石,T-44坦克对苏联装甲发展的深远影响

矮小的车体和紧凑的布局使得T-44的吨位相较于同时期的西方坦克更小,这也成为了冷战时期苏联坦克的发展方向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横置发动机的布局,横置发动机能够显著缩短坦克动力舱的长度,从而为战斗室和炮塔座圈留下更大的空间,中置炮塔使得坦克搭载更大口径的主炮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炮塔中置后,整车的首上装甲倾角可以做的更大,使得T-44的防护能力有了巨大的提升,甚至能与同时期的重型坦克相媲美,也正是在T-44出现后,苏联中型坦克与重型坦克之间的鸿沟被逐渐抹平。中型坦克的制造和维护成本更低,而且机动性更强。

主战坦克的试金石,T-44坦克对苏联装甲发展的深远影响

首上迎弹的同时拥有超大的倾角,使得T-44的正面防护相当于同时期重坦

横置发动机的好处显而易见,T-44坦克甚至有搭载122mm D-25-44T坦克炮的方案,并且造出过样车,要知道这门122炮与JS-3搭载的122mm D-25T主炮威力相当。搭载122mm主炮方案的T-44坦克被称为T-44/122,然而由于炮塔空间的限制和可靠性问题,T-44/122最终并没有量产。而在T-44研制成功后,苏联人对其搭载的85mm炮并不满足,他们又计划将100mm坦克炮安装在这款中型坦克上,该计划被称为T-44/100,而该项计划的最终产物就是名声大噪的T-54/55系列主战坦克, 直到今天,这些五对负重轮的老将仍然活跃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现役部队中。

低矮的外形和较小的吨位

T-44坦克的前型T-34和后型T-54/55在世界装甲发展史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产量均过万的同时对世界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不难发现,T-44坦克的设计诉求基本上代表了苏联装甲部队的发展战略,首先就是对外形尺寸和重量的控制,较小的吨位能够显著提高坦克的通过性和机动能力,同时较小的外形和低矮的正面投影本身就是坦克防护能力的一种体现,随后苏联更是将这一设计发挥到了极致,后来大行其道的T-64和T-72坦克更是将这种设计风格发挥到了极致,相较于动辄六七十吨的西方主战坦克,苏联坦克总是能将自己的体重维持在50吨之内。

主战坦克的试金石,T-44坦克对苏联装甲发展的深远影响

过度强调紧凑的结构也使得T-44坦克的车内空间非常的狭窄

在苏联坦克的后续计划中,三人车组,自动输弹机成为了标配,使得坦克可以设计的更加低矮紧凑,同时T-44坦克的大倾角首上装甲也得以继续发扬光大,但是这种设计的缺点显然也非常明显,首上迎弹和大倾角装甲,再加上低矮的外形导致苏式坦克的内部空间十分狭窄,再加上后来的T-64和T-72坦克采用盘式装弹机后,弹药的布置方式极为不合理,导致苏式坦克在被攻击后很容易殉爆被掀飞炮塔。同时这种设计的人机功效很差,苏联坦克乘员的坐姿都很不合理,长时间驾驶非常容易疲劳。

简单不等于简陋,极度强调可靠性

从T-44中型坦克的设计语言中,我们不难发现苏联人对于可靠性和易生产性的执著。T-44的悬挂设计并没有采用T-34的克里斯蒂悬挂,而是采用了扭杆式悬挂。因为T-44的车内空间本来就已经十分狭窄了,扭杆式悬挂占用空间最少。不过T-44仍然保留了T-34的大直径负重轮,而且T-44与T-34的负重轮通用率很高。大直径负重轮的更换维护非常简单。

主战坦克的试金石,T-44坦克对苏联装甲发展的深远影响

T-44也采用了从T-34坦克上延续下来的铸造炮塔,而且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T-54/55、T-62、T-64、T-72、T-80等坦克采用的都是铸造炮塔。这又是为了什么呢?事实上,很多人认为苏联人习惯用铸造炮塔是为了节约成本,缩短工时。这是不对的,数据统计,二战期间采用铸造炮塔的T-34坦克的制造工时并没有比德国坦克短多少,因为当时苏联人使用了大量毫无经验的工人。那苏联为何一直坚持采用铸造炮塔呢?因为铸造件的加工难度更低,如果采用轧制钢板焊接炮塔,其工艺复杂,需要大量的机床设备等等,而且需要很高的加工精度,铸造炮塔就不一样了,必要情况下甚至在简陋的露天工厂中都能加工。

主战坦克的试金石,T-44坦克对苏联装甲发展的深远影响


至于苏联坦克的可靠性那就更不用说了,直到今天仍然有大量T-54/55坦克在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服役,即使是缺乏设备和维修经验的武装分子都能轻松维护这种坦克。可见苏联设计的成功之道,虽然T-44的结构简单到甚至有些简陋,但是就是这些简单的粗加工件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和高强度的使用,在缺乏有效维护保养的情况下也能坚持很长时间,这点在全面战争爆发的情况下是至关重要的。

大口径主炮的探索

主战坦克的试金石,T-44坦克对苏联装甲发展的深远影响

T-44/122样车,注意驾驶员位置的突出,量产车取消了这一设计

最后再来说说火力,虽然T-44的量产型号只装备了一门85mm主炮,但苏联一直想要压榨该型坦克的性能,不论是刚开始的T-44/122还是后来的T-44/100。可以看到,苏联在尽量维持火力,防护和机动性的平衡时,最强调的仍然是火力。他们总能在尽可能轻的底盘上安装更大口径的主炮。例如冷战时期让西方恐惧的T-64和T-72,在40多吨的车体上塞进了一门125mm主炮,不过大口径主炮的代价就是精度上的不足和身管寿命问题,不过话又说回来,苏联人的目标很明晰,因为苏联的科技本来就没有西方发达,他们没有德国那样先进的火控设备和光学仪器,也没有高精度的主炮,在科技劣势的情况下,牺牲掉寿命和精度换取火力则是苏联坦克发展取舍的哲学。

主战坦克的试金石,T-44坦克对苏联装甲发展的深远影响

T-44/100方案,这种方案最终演变成了T-54

主战坦克零部件的通用性

最后再来说说部件通用性,在我们的印象中,模块化设计似乎一直都是西方注重的,事实上在苏联同样重视零部件的通用性,T-44的部分零件能直接沿用T-34上的。同理,T-54/55坦克上的大量零件也与T-44通用,毕竟它们使用的是同种底盘,而T-55、T-62、和T-72的零部件通用性同样很高,他们的单销履带,14齿主动轮等等都是通用的这也极大的减少了生产环节和后勤的压力。

主战坦克的试金石,T-44坦克对苏联装甲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辆安装了蛛网型负重轮的T-72,要知道这种负重轮从T-34开始就在使用了,苏联负重轮恐怖的通用性

总的来说,T-44作为苏联主战坦克的试金石,虽然其本身产量稀少,服役时间也很短,但是作为T-34到T-54/55这样两款伟大坦克之间的过渡型号,T-44还是奠定了冷战期间苏联主战坦克的发展方向。那就是不强调单车的性能,二是综合考量其生产难易程度,制造成本等等,正因如此,冷战时期苏联才能一直维持一支让西方感到恐惧的钢铁洪流,只是苏联的一系列发展方向都是为全面战争准备的,强大的苏联为了抵抗北约不得不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这支军队庞大到拖垮了苏联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