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做為“反劉派”,為什麼會推薦和他對立的魯肅接替自己呢?

三國的時候,歷史有四大都督,分別是魯肅、周瑜還有呂蒙和陸遜,他們四個人給東吳的發展做出了非常多的貢獻。那時在他們四個人之中,還因為劉備,出現了分歧,魯肅就是親劉派,他比較支持劉備,但是周瑜就恰恰相反,他是比較反對劉備的人。可是後來,周瑜去世,他要找一個人接替自己的位置,就找到了魯肅身上,這是為什麼呢。

周瑜做為“反劉派”,為什麼會推薦和他對立的魯肅接替自己呢?

首先是因為魯肅是臨淮郡東城縣的人,那時的東吳分別有三個小部分,一邊是江北南遷的士族,一邊是江南本地的士族,還有就是孫氏的一些宗親和庶族的一些將軍。在孫權掌握大權的時候,能在東吳說得上話的就是從江北南遷過來的那些士族,比如張昭還有周瑜,

周瑜做為“反劉派”,為什麼會推薦和他對立的魯肅接替自己呢?

但是孫權一直是想讓這三股勢力能團結起來,實現統一的良好局面,而周瑜本身是江北南遷過來的,很多事情在他的角度來說是比較不好開口說話的。所以要想接替周瑜的位置,就需要一個方便開口,又不會惹起爭議的人,那麼這樣一來,最合適的人選就是魯肅了。

周瑜做為“反劉派”,為什麼會推薦和他對立的魯肅接替自己呢?

而且在那個時候,對於他們這種文人來講,思想不同觀念不同也是一件比較正常的事情,這些都不會影響他們做朋友。雖然魯肅是親劉派,周瑜是反劉派,但是他們二人做朋友已經很多年了,雖不是出生入死但也是兄弟。早在周瑜還是一個縣長的時候,就認識魯肅了,他們二人也非常談得來,後來周瑜還邀請了魯肅加入東吳,所以二人雖然在這一方面有點小小的不同意見,但是這對於真正的兄弟來說,又算得了什麼呢,當然是統一大業最為重要了。

周瑜做為“反劉派”,為什麼會推薦和他對立的魯肅接替自己呢?

所以說周瑜才會推薦魯肅坐這個位置,其實就算是周瑜沒有講,孫權也是會這樣做的。孫權當然也能看得出來魯肅的重要性,他既然想要完成自己的統一的大業,自然是需要在方方面面都給自己鋪一條道路。魯肅也可以算是他的墊腳石了,想要和這麼多勢力搞好關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既然魯肅做到了,也說明魯肅是個人才。

周瑜做為“反劉派”,為什麼會推薦和他對立的魯肅接替自己呢?

人才哪有不被重用的道理呢,周瑜對這些道理自然也是明白的,以他對朋友魯肅的瞭解,自然也是非常放心,孫權對魯肅的印象不錯,再加上週瑜的推薦,也算是為魯肅以後的道路鋪得平坦一些。

周瑜做為“反劉派”,為什麼會推薦和他對立的魯肅接替自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