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恶的距离》观后感:恶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与恶的距离》观后感:恶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与恶的距离》(The world between us)是HBO出品的台湾剧,仅十集,一经播出就在网络上引起一致好评,豆瓣评分9.5!放眼华语电视剧,如此高分的不超过十部。

剧情讲述了精神病患者李晓明无差别杀人事件中,新闻媒体不顾当事人的感受只为取悦低智商的社会人群而无底线的报道,李晓明的家人长期受到受害者家属和社会的敌视过着逃避不敢见光的生活,李晓明的辩护律师王赦积极争取当事人权利和为追寻犯罪动机而努力……

此剧根据台湾的社会事件及律师真人原型做了改编,剧情紧凑,把尖锐的社会问题活生生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看到一个随机事件发生后,网民、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当事人双方家庭、律师、医生等群体对事件的反应和冲突,涉及到具体的问题就是死刑存废、媒体操守、网络暴力、法治程序正义、精神健康救助等,现实感实在太强了!

难能可贵的是,剧中没有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也没有明确地告诉观众什么是对错,而是把一切不同的观点和行为摆出来,让大家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判断。

作为当事人或是旁观者,对随机发生的事件都会有自己的看法,比如网民在屏幕后面肆无忌惮的极端发泄偏激观点,当地主流新闻媒体一直把观众当成低智商群体去报道甚至为取悦观众不惜片面报道,受害者家属把所有仇恨倾泻到杀人犯(精神病患者)的所有家属上,杀人犯的家属受万众谴责一直躲避着没有生存空间,施害者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权利……

《我们与恶的距离》观后感:恶就在我们身边

当一件随机杀人事件发生后,群情激昂,民众只想把杀人犯处死了事,政府为了顺应民情平息舆论就快速把人处决,媒体不关心对错只会费尽心思掀起一阵阵的舆论高潮,只有王赦真诚的关心杀人犯家属用心的研究犯人的动机……

《我们与恶的距离》观后感:恶就在我们身边

王赦为什么这么做呢?

因为他知道:

解决伤害最好的方法,是善后和预防。

犯人的辩护律师王赦一直在不遗余力积极的为当事人辩护,寻找其为什么杀人,可是却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得不到妻子和家人的理解。比如,影片一开头他就遭到受害者家属的抗议和泼粪,妻子与他分居,甚至妻子因此担惊受怕而流产……

所有相关的当事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当工作或生活牵涉到事件时,各人必然会有各自的看法和态度,由此又产生了一系列的冲突,涉及到孩子教育问题、婚姻问题、如何度过失去孩子的痛苦泥沼、生孩子问题等等,每一个痛点都很真实扎心。品味新闻台编辑主管宋乔安的小儿子也是受害者,从此她一心扑在工作和喝酒上,始终接受不了小儿子离世的现实,和丈夫刘昭国的关系就更紧张了,对大女儿也不上心,于是问题就一件件的呈现,在冲突中体现出人性的无奈和脆弱……

《我们与恶的距离》观后感:恶就在我们身边

宋乔安痛哭过不去

电视的结束是美好的,可是现实会有这么美好吗?

该剧不知不觉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到底好人和坏人的标准是什么?

李晓明的辩护律师王赦说的比较理性:他杀了人我会说他有罪,但不会说他是一个坏人。因为杀人犯是一个精神病患者。

那围观的各色人群是好人吗?如果他们是好人,为什么他们会把仇恨发泄到无辜老实巴交的家属上?精神病杀人犯的妹妹李晓芝激愤怒斥没有底线的媒体和乌合之众助长恶势力:“你们“杀”的人,并不比李晓明少!”

《我们与恶的距离》观后感:恶就在我们身边

其实,我们与恶的距离很近,让我们记住:

“压死骆驼的不是最后一根稻草,是每一根稻草。”

《我们与恶的距离》观后感:恶就在我们身边

王赦的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