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静好,生活无恙


一场雨,天气渐渐凉爽起来,早晨的风竟然有了些刺骨的味道,人行道上的行道树,树叶四处游荡,原来是秋姑娘来了!

晚秋静好,生活无恙

秋,在我看来是一个墙头草般的词语。例如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对秋的喜爱;也有些文人总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忧愁得呜哩哇啦。他们对秋是愁的,“秋风秋雨愁煞人”,好似这个世界就不曾有过柳绿花红一样,好像这个世界总是充满了伤感的人生,真的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些人害怕听到秋的声音,不管是象征秋的秋雨,还是美好团圆的中秋节,他们都是:“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晚秋静好,生活无恙

他们只要看到“枫叶红于二月花”,或者是残荷亦或者是黄叶,往往都会把这种季节性的变化强行融入他的生活,揉进他的生命。真的是:“柳残荷老秋凄凉”。

古代文人的这种悲秋不喜秋的情绪,感染了多少中国近现代文人,也搞得好多青年“强说愁”!其实,好多人悲秋,我想大概是岁月不饶人所致的吧,有些人纵有一身的本事,却怀才不遇无处发挥。但在现在的社会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酒香还怕巷子深”,你不展示你自己,别人怎么知道你是酱香型还是浓香型呢?还有些人是悲天悯人,不光哀叹自己不幸的人生轨迹,还担心别人替别人哀愁,感叹!“逢秋未免悲,直以忧国故。”这些都是那些悲秋者最直接的原因。

如今,国家安定;百废俱兴;政通人和;处处都充满了机遇,处处都充满了希望。作为一个不算书生的书生,事业上有了自己的目标和规划,一切都是新的,有希望的有盼头的。所以我眼中的秋却是气爽天高,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好风景!

晚秋静好,生活无恙

就算有秋风,早晨刺骨的寒风,打旋的残叶……这些只不过是季节变化必须经历的而已,并且满地的落叶,那是它完成了自己的目标现在是“化作春泥更护花”,做的是人生最后的贡献。

如果面对的是满池塘的枯荷,那淤泥里面必定是肥美的藕,这是收获啊!还有那漫山遍野的菊花,难道不值得我们高唱“我花开后百花开”“菊花须插满头归”这样的赞颂秋天的美好诗句吗?

人生的季节是秋天啊,为什么要感到悲呢?面对收获的季节,面对人生的沧桑——秋,难道不是更多的成熟和睿智吗?为何要感到悲呢?

面对秋,静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