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熱處理加熱方式有哪些(二)

常用熱處理加熱方式有哪些(二)

6.時效

操作方法:將鋼件加熱到80~200度,保溫5~20小時或更長時間,然後隨爐取出在空氣中冷卻。

目的:

1. 穩定鋼件淬火後的組織,減小存放或使用期間的變形;

2.減輕淬火以及磨削加工後的內應力,穩定形狀和尺寸。

應用要點:

1. 適用於經淬火後的各鋼種;

2.常用於要求形狀不再發生變化的緊密工件,如緊密絲槓、測量工具、床身機箱等。

常用熱處理加熱方式有哪些(二)

7.冰冷處理

操作方法:將淬火後的鋼件,在低溫介質(如干冰、液氮)中冷卻到-60~-80度或更低,溫度均勻一致後取出均溫到室溫。

目的:

1.使淬火鋼件內的殘餘奧氏體全部或大部轉換為馬氏體,從而提高鋼件的硬度、強度、耐磨性和疲勞極限;

2. 穩定鋼的組織 ,以穩定鋼件的形狀和尺寸。

應用要點:

1.鋼件淬火後應立即進行冷處理,然後再經低溫回火,以消除低溫冷卻時的內應力;

2.冷處理主要適用於合金鋼制的緊密刀具、量具和緊密零件。

常用熱處理加熱方式有哪些(二)

8.火焰加熱表面淬火

操作方法:用氧-乙炔混合氣體燃燒的火焰,噴射到鋼件表面上,快速加熱,當達到淬火溫度後立即噴水冷卻。

目的:

提高鋼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勞強度,心部仍保持韌性狀態。

應用要點:

1.多用於中碳鋼製件,一般淬透層深度為2~6mm;

2.適用於單件或小批量生產的大型工件和需要局部淬火的工件。

常用熱處理加熱方式有哪些(二)

9.感應加熱表面淬火

操作方法:將鋼件放入感應器中,使鋼件表層產生感應電流,在極短的時間內加熱到淬火溫度,然後噴水冷卻。

目的:提高鋼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勞強度,心部保持韌性狀態。

應用要點:

1.多用於中碳鋼和中堂合金結構鋼製件;

2. 由於肌膚效應,高頻感應淬火淬透層一般為1~2mm,中頻淬火一般為3~5mm,高頻淬火一般大於10mm.

常用熱處理加熱方式有哪些(二)

10.滲碳

操作方法:將鋼件放入滲碳介質中,加熱至900~950度並保溫,使鋼件便面獲得一定濃度和深度的滲碳層。

目的:提高鋼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勞強度,心部仍然保持韌性狀態。

應用要點:

1.用於含碳量為0.15%~0.25%的低碳鋼和低合金鋼製件,一般滲碳層深度。

常用熱處理加熱方式有哪些(二)

常用熱處理加熱方式有哪些(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