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逼迫孩子参加各种竞争的家长 自己在生活中也急功近利

本文作者周国平,系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家。出版有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愿生命从容》等。

周国平:逼迫孩子参加各种竞争的家长 自己在生活中也急功近利

我也许命中该做父亲,比做别的什么都心甘情愿,绝对不会厌烦。我想不出,在人生中,还有什么事比养儿育女更有吸引力,更能使人身不由己地沉醉其中。

我的妻子常说,没见过像我这么痴情的爸爸。周围的朋友,看见我这么陶醉地当爸爸,有的称赞我是伟大的父亲,有的惋惜我丧失了革命的斗志。我心里明白,伟大根本扯不上,我是受本能支配,恰恰证明我平凡。至于丧失了斗志,我不在乎,倘若一种斗志会被生命自身的力量瓦解,恰恰证明它没有多大价值。

性是大自然最奇妙的发明之一,在没有做父母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大自然的深意,以为它只是男女之欢。其实,快乐本能是浅层次,背后潜藏着深层次的种属本能。有了孩子,这个本能以巨大的威力突然苏醒了,一下子把我们变成了忘我舔犊的傻爸傻妈。

爱孩子是本能,但不止于本能。无论第几次做父亲,新生命的到来永远使我感到神秘。一个新生命的形成,大自然不知运作了多少个世纪,其中不知交织了多少离奇的故事。

周国平:逼迫孩子参加各种竞争的家长 自己在生活中也急功近利

我的女儿,你原本完全可能不来找我,却偏偏来了,选中我做你的父亲,这是何等的信任。如果有轮回,天下人家如恒河之沙,你这一个灵魂偏偏投胎到了我的家里,这是何等的因缘。如果有上帝,上帝赐给了我生命,竟还把照看你的生命的荣耀也赐给了我,这是何等的恩宠。面对你,我庆幸,我喜乐,我感恩。

从一个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最能看出这个人自己的人生态度。那种逼迫孩子参加各种竞争的家长,自己在生活中往往也急功近利。相反,一个淡泊于名利的人,必定也愿意孩子顺应天性愉快地成长。我由此获得了一个依据,去分析貌似违背这个规律的现象。譬如说,我基本可以断定,一个自己无为却逼迫孩子大有作为的人,他的无为其实是无能和不得志;一个自己拼命奋斗却让孩子自由生长的人,他的拼命多少是出于无奈。这两种人都想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的未遂愿望,但愿望的性质恰好相反。

家庭教育是人的一生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具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这个意义上,我也认为好父母胜过好老师。不过,什么是好父母,人们的观念截然不同。我自认为是一个好父亲,理由仅仅在于,当女儿幼小时,我是她的一个好玩伴,随着她逐渐长大,我在争取成为她的一个好朋友。我一向认为,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当作朋友,乃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至于在我们之间,谁是老师,谁是学生,还真分不清楚,我只能说,我从她学到的,决不比她从我学到的少。

周国平:逼迫孩子参加各种竞争的家长 自己在生活中也急功近利

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在人生中最看重的东西,也就是我在教育上最想让孩子得到的东西。进一个名牌学校,谋一个赚钱职业,这种东西怎么有资格成为人生的目标,所以也不能成为教育的目标。我的期望比这高得多,就是愿她成为一个善良、丰富、高贵的人。

世代交替,生命繁衍,人类生活的基本内核原本就是平凡的。战争,政治,文化,财富,历险,浪漫,一切的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按照对人类平凡生活的功过确定其价值。即使在伟人的生平中,最能打动我们的也不是丰功伟绩,而是那些在平凡生活中显露了真实人性的时刻,这样的时刻恰恰是人人都拥有的。遗憾的是,在今天的世界上,人们惶惶然追求貌似不平凡的东西,懂得珍惜和品味平凡生活的人何其少。

我一直认为,在人生幸福中,自然情感的享受占据很大的比重。我自己回忆我这一辈子,幸福感最强烈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无非是两段时光。一段就是青春期,我十七岁上北大,有一天突然发现世界上有这么多漂亮的姑娘,心里喜悦啊,觉得世界真是太美好了,人生真是太美好了,一定有一件我还不太清楚的、非常美好的事情在等待着我。

另一段时间就是当上了爸爸的时候,又一次觉得世界太美好了,人生太美好了,又一次感觉有一件还不太清楚的、非常美好的事情在眼前慢慢展现出来。亲自迎来一个小生命,这的确是人生中无比幸福的时光,每一天都有惊喜,都充满了幸福感。我这个人真的很喜欢当父亲,其乐无穷。经常有人问我,说周老师,在哲学家、作家和学者这三个身份中,你最看重哪个。我说都不看重,都无所谓,我只看重一个身份,就是父亲。别的都可有可无,都可以不当,但是我一定要当父亲,不当父亲,我真是不甘心,死不瞑目。

本号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通过私信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