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分析,距離真的可以產生美嗎?保持距離的好處

心理學分析,距離真的可以產生美嗎?保持距離的好處

01

如果心是近的,再遠的路也會是短的,有兩隻睏倦的刺蝟,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可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無奈只好分開,一會又冷的受不了,於是再次湊在一起,幾經折騰,兩隻刺蝟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暖,又不至於被扎傷,在人際交往中保持恰當的距離,不但可以維護彼此之間的美好印象,又能避免因為走得太近而帶來傷害,這便是心理學上的 “刺蝟法則” 也叫距離效應

心理學分析,距離真的可以產生美嗎?保持距離的好處

02

每個人都有一個孤立的心理空間,這個自我空間的範圍,隨著人際關係的親密度,也會有所不同,如何選擇正確的距離至關重要,範圍在正負15釐米,稱為赤裸距離,主要適用於愛人,戀人或是情人,範圍在15~44釐米之間為密友距離,適用於閨蜜或兄弟,能夠一起挽臂執手,擼串喝酒,在46~76釐米之間是個人距離,這是人際交往中稍有分寸感的範圍,僅能保證相互親切握手,以文會友

心理學分析,距離真的可以產生美嗎?保持距離的好處

範圍在1.2~2.1米為社交距離,一般適用於工作環境和社交聚會,太近會招人煩感,太遠又會忽略對方,公眾距離的最近範圍在3.7~7.6米,最遠為10米之外無窮大,這是一個幾乎能容納一切人的,“門戶開放” 式空間,自由自在,人畜無害,距離的力量是神奇的,刺蝟法則強調的就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只有熟練的掌握和運用距離,才會讓人覺得舒服和安全,這也是文人處事的長久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