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現“冒充客服”詐騙 警方提醒:切勿輕信“退款”說辭

近年來,“冒充客服”詐騙屢見不鮮,騙子的伎倆沒有多少“新意”,但依然有不少群眾上當。

4月5日,家住三門的呂女士就遭遇了“冒充客服”詐騙,雖然警方及時趕到制止,但仍有近5萬元被騙子騙取。

當日下午,呂女士接到一個自稱“淘寶客服”的電話, 稱其之前網購的奶瓶質量有問題,並以商家名義承諾將賠償兩倍購物款。見對方能夠完整說出自己的訂單信息,呂女士便信以為真,按照對方要求添加了QQ好友,並根據“客服”的指引完成了一系列操作。

呂女士表示,該“客服”以其“芝麻信用分”不夠、不能辦理“一鍵快捷理賠”為由,提出可以授權當前剩餘理賠資金至呂女士支付寶“借唄”或“網商貸”賬戶,以提高“芝麻信用分”。

為了打消呂女士的疑慮,“客服”發來了一張蓋有公章的理賠授權協議,並稱資金由對方提供,無需呂女士償還。急於退款的呂女士當即同意了,在看到對方發來的“借唄”到賬1萬元的截圖後更是深信不疑。於是,按對方的要求掃描了其提供的“二維碼”,登錄了自己的支付寶賬號,並如實填寫了個人信息和短信驗證碼以接收“賠償款”。

本以為可以馬上收到賠償款的呂女士還來不及開心,又被告知由於驗證碼填寫不夠及時等原因導致賬戶超時凍結,將會產生高額違約金並影響徵信,後果嚴重。隨後,“客服”又要求呂女士下載“360借條”等多個貸款App,通過申請貸款“走流水”方式解凍賬號,並稱貸出來的錢會打入“安全賬戶”。

身陷騙局的呂女士仍不自知,如實將自己的銀行卡號和手機短信驗證碼等信息告知了對方。直到收到銀行卡扣款短信,仍然相信對方所謂的“基本流程”一說,繼續根據對方指示進行操作。

在長達2個多小時的操作後,呂女士的家人終於察覺到異常,得知其還要繼續將剛從“微粒貸”貸款出來的6000元轉賬給對方,當即選擇了報警。

接警後,民警讓其家屬立即強制制止其轉賬行為,並迅速趕至現場。經過民警的耐心解釋,呂女士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至此,呂女士已經分四次轉賬,共被騙49997元。

目前,該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警方提醒: 如遇“客服”主動來電,要求辦理“退款、理賠”手續,一定要通過官方途徑多方核實。時刻謹記:不輕信陌生來電和信息,不透露個人信息,不點鏈接不掃碼不轉賬,不提供密碼、驗證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