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孩子習慣養成不是難題

最近不少家長向我訴苦,說孩子因為這個疫情在家,平常的小毛病似乎變得更加嚴重了,像是網課時間到了磨磨蹭蹭還在吃早餐,晚上為了睡覺和孩子的“鬥智鬥勇”,就連作業也要在多次監督之下才勉強完成。為什麼孩子的行為習慣彷彿越來越偏離了家長希望看到的軌道?應該怎樣去糾正呢?

其實,孩子的習慣養成需要的不是硬碰硬的權力之爭,我們需要更為合理科學的引導方法,讓孩子從內心深處對自己的習慣有了清楚瞭解之後自然而然執行的過程。

一切外力控制之下的行為都不可能得到持續長久的發展。內驅動力才是良好習慣維持的根本,而打開內驅力的因素就是讓孩子對習慣形成“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理論是由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提出的,他做了一個非常經典的實驗,利用狗看到食物或者吃東西前會流口水的現象,在每次投餵之前先發出一些信號後再給狗餵食,使用的信號如搖鈴,後來改成吹口哨,使用節拍器,敲擊音叉,開燈……等等,連續了一段時間之後,他試著一次搖鈴但不再餵食,奇蹟出現了,他發現狗雖然沒有吃到任何食物,但卻依然如之前一樣會分泌口水。

所以,他推論出如果在一定程度的人為干預下,狗會受到環境的刺激,將刺激的訊號傳到神經和大腦而做出的無意識反應。


這樣做,孩子習慣養成不是難題


有了這個理論,我們就可以參考著把它運用到培養孩子行為習慣的問題上。我們若能把希望孩子做的行為與我們事先訓練的“信號”匹配得上,讓他們自然而然形成“條件反射”,則問題就可以相對輕鬆地解決。

例如,如果你希望孩子每天能對自己的生活多一點掌控感,不需要家長像趕鴨子一樣在後面催促的話,你可以試著這樣操作。

一、 找個時間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做出一份一日生活慣例表。記住,這裡的關鍵詞是“一起”而不是“做”。家長不能強加自己的意願給孩子,孩子可提出自己的意見,而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意見進行適當的採納或修改,目的是讓孩子擁有參與感,只有孩子發現了自己有能力參與規劃自己的生活,他們才會更加願意去遵守這個計劃。

二、 計劃製作後,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必須遵照這計劃的大方向去執行,不能隨意破壞日程的流程,除非特殊情況,要給孩子進行一個說明。讓孩子儘量按照自己制定的執行。對於一個原本沒有生活秩序的孩子來說,這一步的轉變是困難的。或許孩子會在剛開始饒有興致地遵守,但你會發現第二個星期開始,就會鬆懈甚至煩躁而破壞規則,我們要理解而絕對不能批評或諷刺,給與最大的鼓勵(注意這裡說的鼓勵不是獎勵,不需要給孩子物質的獎勵,而是用語言告訴孩子他們在哪裡已經取得了進步,越具體越好)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正向強化,讓他們知道自己是有能力改變的,從而產生自信心。家長在這一步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而得不償失。

三、 重複地執行以上的做法。狗之所以能產生條件反射,絕對不是一天或一個月的訓練結果,沒有長時間的堅持,就達不到“條件反射”的效果。所以,我們只需要在孩子取得一點進步的時候給與鼓勵,家長以身作則一起遵守規則,出現問題的時候注重解決問題而不是情緒發洩。相信孩子的行為習慣定能做出改變。


也許在某一天,你突然發現眼前這個孩子有點陌生了,他有計劃,有時間意識,把每件事情都做的有條有理,而你似乎也已經很久沒有再對他喋喋不休了。

這些,就是條件反射帶來的變化。

這些,更是時間複利帶來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