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吃手的“壞”習慣,或許是我們不懂孩子

孩子有吃手的“壞”習慣,或許是我們不懂孩子

孩子在還是嬰兒的時候,有吃手的習慣,家長大多可以接受。但是一旦孩子一歲兩歲甚至更大還在吃手的時候,家長就忍不住的焦慮,忍不住的說‘不要吃手’或者是給予懲罰。但這麼做只會讓孩子更加的焦慮,內心有壓力,吃手反而更加的頻繁,反而陷入惡性循環。

孩子有吃手的“壞”習慣,或許是我們不懂孩子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做呢?首先,要了解孩子吃手的真正原因。第一點或許是因為孩子在嬰兒期的口欲期家長沒有讓孩子很好的度過,導致孩子口欲期的延遲。這種情況下家長能做的就是保證入口的東西乾淨、安全即可。待孩子度過口欲期之後,就不會頻繁吃手了。

孩子有吃手的“壞”習慣,或許是我們不懂孩子

第二點,或許是孩子內心焦慮,有壓力。孩子尚小,不會排解壓力。就會以嬰兒期最熟悉的方式‘吸吮’來緩解壓力。最方便的就是吃手了。一般入園壓力,家庭變故,或是家長過於嚴苛都會給孩子過大的壓力。這種情況下,不要簡單粗暴的打斷孩子的吃手。可以採取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慢慢緩解。重要的一點就是解除孩子內心的壓力焦慮,這就需要家長用心觀察孩子的內心,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孩子有吃手的“壞”習慣,或許是我們不懂孩子

孩子是家長的鏡子,家長的任何作為或許都會對孩子造成我們想象不到的影響。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用心接納孩子,用心愛護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