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孩子總是喜歡“吃手”?是到了“觸覺敏感期”,這樣引導會變聰明

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時候,都會做同一件事情:吃手。無論何時何地,他們都要把自己的小手放進嘴巴里面親自感受,就好像是在品嚐食物一樣。等到稍微長大了一些,他們不再"吃手"了,而是把一些玩具放進了嘴裡。

孩子喜歡"吃手"這個現象令父母們頭大,因為就算是阻止了一次,下一次他們自然還是會這麼做的。

當孩子開始"吃手"的時候,說明他的"觸覺敏感期"到了。他們不能像我們大人一樣,對外界有深入的感觸,他們只能通過自己的觸覺系統感知世界。而嘴巴和和手是能讓他們最快感受世界的"秘密武器"。

如果父母不能不能正確引導,那麼可能會出現觸覺遲鈍。過度的保護,會導致孩子缺乏利用觸覺探索環境的機會,影響到孩子觸覺識別能力的發展。

有的孩子常常會在跌倒或者碰撞後破皮流血,但他們並不覺得痛,甚至有的孩子天氣變冷或者變熱了他們也感覺不出來。這些都是缺乏正確引導而導致的觸覺遲鈍。、

孩子總是喜歡“吃手”?是到了“觸覺敏感期”,這樣引導會變聰明

什麼是觸覺敏感期?這個時期孩子的表現有哪些?

觸覺,包括對溫度、觸摸、疼痛等信息的感受,孩子通過自己的嘴巴和手等身體感官認識世界,依靠觸覺獲取信息,促進大腦發育,對於孩子來說,觸覺敏感期主要是在1~3歲,而這一個時期是十分關鍵的。

具體表現為:當接觸到柔軟的物體的時候,就會變得敏感;喜歡通過自己的嘴巴嘗試一切東西,從而感知世界;通過"吃手"來知道自己手的存在。

當你把一件新玩具遞給孩子的時候,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擺弄玩具,而是放進嘴裡認識玩具。

很多家長看見自己的孩子把東西放進嘴裡,都會選擇去阻止孩子的這一種行為,但其實這只是孩子認識事物的方式。

觸覺敏感期對孩子的影響

  • 第一,孩子通過感覺事物發展智力基礎

孩子即便是坐著,也會隨手把自己能夠拿到的一切東西放進自己嘴巴里面吃起來,這種"抓"、"吃"的動作給他帶來了無盡的歡樂,這也成為孩子最初認識世界的最佳途徑。

當你把孩子放在床上的時候,即便床上沒有玩具,他也會把床單或者枕頭的一角塞進自己的嘴裡,然後津津有味地品嚐起來,然後他被自己的小手吸引過去了,便會丟掉嘴裡的東西,又開始認真地吃起自己的手來。

有研究表明:嬰兒早期,嘴的神經末梢多於指尖,探測物品的靈敏度高於手指,所以孩子一開始都會更多地利用自己的嘴巴感覺周圍環境。隨著手部的精細動作發展,他們便開始用手去探索世界,因此手的觸覺敏銳度得以增加,也有利於孩子智力的發展。

孩子總是喜歡“吃手”?是到了“觸覺敏感期”,這樣引導會變聰明

  • 第二,感覺是孩子認識世界的重要方式

當你的孩子開始學會走路之後,他對周圍事物的名稱開始感興趣,常常會向大人們詢問:"這是什麼東西?"而他們探索的方式,就是靠自己身體的各種感覺來完成認知。

比如說你把一顆草莓拿給孩子,孩子會先看到它的顏色和形狀——紅色的,一頭尖尖的;然後通過觸覺感知草莓外表的觸感,然後用嗅覺感受它的味道,最後品嚐的時候用舌頭感受草莓多汁、酸酸甜甜的特性。

  • 第三,孩子表現出觸覺敏感和觸覺遲鈍

觸覺敏感的孩子,他對冷熱會特別的敏感,不願意洗頭,不願意洗臉,也不願意理髮,甚至他們不願意換衣服,他們表現的特別怕癢。

而觸覺遲鈍的孩子,磕破皮流血、捏他的臉、甚至是所有孩子都害怕的打針,他都沒有感覺。

  • 第四,孩子表現出觸覺依賴

觸覺依賴處於觸覺遲鈍和觸覺敏感之間,具體表現為很難斷乳,甚至是長大以後還是喜歡用奶瓶和奶嘴來喝水,或者是把手指放進嘴裡啃咬。第二個表現就是執著於自己用過的物品,小毛巾小棉被等,第三就是喜歡去觸碰陌生人,甚至是用舌頭去舔別人,最後一點就是喜歡靠在別人身上或者是傢俱上。

孩子總是喜歡“吃手”?是到了“觸覺敏感期”,這樣引導會變聰明

正確引導觸覺敏感期孩子的方法

  • 第一,用不同材質的物體刺激孩子

家長可以通過使用不同質料的布或者刷子,輕輕地摩擦孩子的四肢、背部,強化以及增強觸覺刺激效果,可以讓孩子抓捏或者啃咬一些質地不同的玩具。

家長也可以鼓勵孩子用手去感覺,比如說家裡的毛巾、衣物、羊毛衫,或者是傢俱、塑料、海綿等等。

家長們可以利用小空瓶、以及各種棒狀的小物件,然後包上不同材質的布,例如絲襪、毛巾、防滑襪、新的防油抹布等等,也可以在上面纏繞上棉線、麻線、毛線、纖維繩、尼龍繩等等各種材質的線繩做成小小的觸覺棒,讓孩子抓握,或者利用觸覺棒在孩子的手心、腳底、手臂以及腿上輕輕地滑動,並且要注意觀察他的反應。

同時家長要形容給他聽,例如滑滑的、刺刺的這些形容詞。當然,你也可以將這些材料粘在塊狀的物體上面做成觸摸塊,讓自己孩子進行觸摸。

還可以在家裡鋪上不同材質不同粗糙度的地板,比如塑膠的、布料的、木地板的、蓬鬆棉的等等,為孩子提供一個可以爬行的小環境,讓孩子在爬行的過程中促進他們觸覺的發育。

孩子總是喜歡“吃手”?是到了“觸覺敏感期”,這樣引導會變聰明

  • 第二,手部的"觸摸"感覺遊戲

家長用冷水、溫水以及稍熱一點的水給孩子洗手,讓他自己體會一下不同的溫度。家長要讓孩子的手交替地放在水裡,讓他的手在水中合攏然後展開。

或者家長可以準備好6個塑料瓶,將不同溫度的水倒入瓶中,讓孩子輕輕地用手碰摸小瓶子,讓孩子感覺哪個瓶子冷哪個瓶子熱。這樣可以不僅能夠促進觸覺發展,還能讓孩子辨別溫度,並且區別不同的冷熱程度。

家長們還可以在一個布袋裡放進不同材質、不同形狀、不同軟硬度的玩具或者其他的物品,讓孩子在矇住眼睛的情況下,讓他從洞裡掏出某個玩具或物品,鍛鍊他們憑藉觸感去判斷事物的能力,並且隨著孩子的長大,家長要變換袋子中的物品。

  • 第三,觸摸大自然

家長要多帶自己的孩子去走進大自然,你可以讓他摸一摸泥土、石塊、樹幹、樹葉、小草、以及小動物的皮毛等各種純天然的東西,也可以給他準備一些玩沙、戲水、揉泥巴的小玩具,增加孩子們玩的樂趣。

另外,多讓孩子在戶外吹吹風,淋淋雨,讓他們感受感受水流過皮膚時的柔滑,這些都是促進觸覺的有趣而又高效的好方式,家長們不妨試一試。

孩子總是喜歡“吃手”?是到了“觸覺敏感期”,這樣引導會變聰明

  • 第四,家長要正視孩子的"吃手"行為

很多家長會不斷地打擾孩子的一些觸摸行為,比如說他們想認識電熱水壺,很多孩子會通過手的觸碰來認識。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在摸電熱水壺的時候,都會大聲斥責他們:"你在幹什麼?""是想要把自己的手燙熟嗎?"而不是告訴他們要注意安全,或者是我可以跟你一起嗎?

小的時候,孩子們對一切充滿了好奇,他們看到大人們在喝茶,所以便好奇大人們喝的茶是什麼味道的呢?

所以當大人們把茶衝到茶杯裡之後,孩子便會伸出手去抓茶杯,很多時候大人會阻止的孩子的行為,告訴他不可以。

但其實你可以幫孩子把茶杯遞到嘴邊,讓他親自品嚐一下,如果覺得不好喝,那麼下次他就不會再動你的茶杯了,這樣的做法既滿足了孩子探索的心理,也保證了孩子不會在抓茶杯的時候被茶水燙傷。

可以看出,養娃的父母們都是使出洪荒之力的,為了培養孩子,讓他們變得優秀起來,父母也都是絞盡了腦汁。孩子小,他們對外在環境並沒有什麼經驗,他們必須不斷地與外界接觸,讓自己的感官發展起來,才能使自己的智力得到發展。

所以,當孩子的"觸覺敏感期"到來的時候,家長一味地阻止和打斷並不能讓孩子更快地成長起來,正確引導孩子才是硬道理。換個角度,換個思路,多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看問題,才能跟孩子一起共同地成長起來。

孩子總是喜歡“吃手”?是到了“觸覺敏感期”,這樣引導會變聰明

我是小C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