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若有這些“節儉”習慣,可能與成功漸行漸遠,家長要自我反思

孩子若有這些“節儉”習慣,可能與成功漸行漸遠,家長要自我反思

現在雖然生活條件好了,但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尤其是男孩的時候都會採用一種“窮養”的方式,這樣的家長出發點是好的,想讓孩子養成節儉的好習慣,但是如果家長對孩子過度的節儉的話反而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好的,容易讓孩子在走上社會的時候容易受到金錢的誘惑,形成不正確金錢觀。

孩子若有這些“節儉”習慣,可能與成功漸行漸遠,家長要自我反思

小李的孩子是一個男孩,因為老人總跟她說男孩要窮養,因此小李平時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秉持著給孩子用最便宜的東西,衣服什麼的也很少給孩子買新的都是讓孩子穿別人家小孩穿小送來的,孩子平時也沒有多說什麼但是最近幾天卻明顯是一副很沮喪的樣子,並且還說自己不想去幼兒園。小李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只好向孩子的老師求助,原來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被其他小朋友嘲笑穿露腳趾頭的鞋,自尊心受到了傷害。聽到老師這麼說後小李對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感到十分後悔。

孩子若有這些“節儉”習慣,可能與成功漸行漸遠,家長要自我反思

家長想要讓孩子學會節儉並沒有錯,但是如果用錯了方法反而會得到相反的效果,不僅可能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傷害,還會對他們以後的成長和工作產生影響,使孩子不容易成功。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家長的哪些節儉行為是應該改正的。

1、不守規矩的“節儉”

我們都知道孩子在坐車的時候如果身高沒有達到買票的標準那麼就是可以免費坐車的,本來這是一項很好的規則,但偏偏有些家長喜歡把這當成是省錢的方式,明明孩子的身高高出標準線很多但在量身高前卻會告訴孩子要彎著腿不要站直,妄圖省下一張車票的前。這樣的家長只想到自己這樣做可以省錢但沒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做出了不好的榜樣,容易讓孩子養成對人說謊、做事不誠信的壞習慣。

孩子若有這些“節儉”習慣,可能與成功漸行漸遠,家長要自我反思

2、對孩子“節儉”,什麼都讓孩子用舊的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家長都像小李一樣總是讓孩子用別人用過的東西,雖然我們不提倡家長給孩子買名牌衣服養成虛榮的心理但也並不是說什麼都要讓孩子用舊的。別人給的舊衣服可以讓孩子穿,但是要注意如果衣服上面有破損或者舊得非常明顯那麼最好就不要讓孩子穿了,因為這樣可能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孩子若有這些“節儉”習慣,可能與成功漸行漸遠,家長要自我反思

3、愛佔小便宜的“節儉”

我們在平時逛超市的時候都會注意到超市中有很多食品會設置試吃的環節,目的是為了讓顧客在品嚐後購買商品。但是有些帶著孩子去超市的家長卻會在試吃區吃個沒完,在超市呆了幾十分鐘什麼都沒買但卻把肚子吃得飽飽的。家長如果總是帶著孩子在試吃區吃個沒完的話,孩子每次來超市的時候看見試吃的東西就會不由自主的走過去,養成愛佔小便宜的壞毛病。這樣的孩子走上工作崗位後是沒有人會喜歡的。

孩子若有這些“節儉”習慣,可能與成功漸行漸遠,家長要自我反思

家長在教育孩子節儉的時候千萬不要有以上幾種行為,否則會對孩子的性格和價值觀的形成產生很大影響。你們在平時都是怎麼教育孩子要學會節儉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