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這種“節儉”,會伴隨孩子一生,讓孩子的眼界變得狹隘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雖說國民素質普遍也得到了提高,但這其中也不乏一些愛貪小便宜的。這類人無論是去到哪裡,只要是能佔到便宜,她們就會沾沾自喜,殊不知這樣的行為會讓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從而伴隨孩子的一生。

去別人家做客,媽媽的“節儉”行為,孩子也跟著學

一次,媽媽帶軍軍去參加一個朋友的婚宴,宴會上客人們都在閒聊,但是媽媽卻看上了那些招待客人的零食,什麼開心果、杏仁、松子之類的。於是媽媽趁人不注意的時候,便一個勁兒地往軍軍兜裡塞。

等到晚上回家之後,媽媽還笑著對軍軍說:“媽媽包裡還有了,這下不就節省了給你買零食的錢。”

媽媽的這種“節儉”,會伴隨孩子一生,讓孩子的眼界變得狹隘

還有一次,媽媽帶軍軍去買菜,媽媽一邊挑菜,軍軍一邊幫媽媽拿袋子,等到買好了菜,軍軍手裡也拿了不少的袋子。

媽媽搞不懂孩子為什麼會對袋子“情有獨鍾”,再三詢問之下,才知道孩子是為了幫媽媽省錢,拿袋子回家當做垃圾袋。

如今,軍軍長大成人了,生活方面特別節儉,無論買什麼東西或是做什麼事情,都要先在心裡盤算盤算,這錢值不值得花,如果吃虧了怎麼辦。

有時候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太過“摳門”了,但是從小養成的習慣,真的是難以磨滅,也很難改掉。

因為這樣的“節儉”,還錯過了自己升職加薪的機會。作為一名資深技術員,因為工作出色,幾乎每年都被評為優秀員工。

公司領導對他寄予厚望,決定提拔他做車間主任,可是在考核期內,由於他捨不得花錢來打理關係,最後竟被別人趁虛而入。

媽媽的這種“節儉”,會伴隨孩子一生,讓孩子的眼界變得狹隘

父母過度“節儉”,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

1、讓孩子心生自卑

過度節儉的父母,通常是不會多給孩子零花錢的。當孩子看到別人有的玩具,而自己沒錢買時;別人能吃的東西,因為自己沒有多餘的零花錢而無法吃到時,孩子幼小的心靈中,便會埋下自卑的種子。

這種行為,不僅會讓孩子覺得低人一等,還會影響孩子正常的消費觀,讓孩子從小就心生自卑,並且這種自卑長大後也很難消除,影響孩子的一生。

媽媽的這種“節儉”,會伴隨孩子一生,讓孩子的眼界變得狹隘

2、很難結交知心朋友

因為受父母的影響,孩子在與別人的相處過程中,總想要佔些小便宜,長此以往,朋友們就會討厭和他玩,從而導致孩子很難結交到知心朋友。

如此一來,他們從小就會因孤獨而產生不自信,性格也會變得沉默寡言。

3、讓孩子的眼界變得狹隘

往往有大格局的人,眼界都會很寬廣,因為他們能夠明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道理,更不會侷限於眼前的利益。

媽媽的這種“節儉”,會伴隨孩子一生,讓孩子的眼界變得狹隘

而從小受父母“節儉”影響的孩子,只會被節儉束縛住手腳,從而看不到外面的天空,這種沒有格局的節儉教育只會害了孩子。

家長對於孩子的需求應該給予什麼樣的態度:

著名兒科心理學家李玫瑾曾講過:“在孩子提出需要的時候,不要隨意答應,也不可一直拒絕,在提出五次要求的時候,可以滿足三次。”

小孩子的需求大多數都是一時興起,不合理的。但是對於孩子的一些合理要求,家長還是要儘量滿足。

對於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家長也要告訴他為什麼不給買,如果想要但是還沒有能力獲得,就要自己繼續努力,而如果沒有能力,那就要繼續奮鬥,這些都是家長的基礎教育。

媽媽的這種“節儉”,會伴隨孩子一生,讓孩子的眼界變得狹隘

作為父母,在面對孩子犯錯時,首先要反思自己的行為,然後再指正孩子的錯誤,這樣孩子也會比較容易接受,並且也會及時改正。

當孩子對父母提出需求時,家長也要認真分辨,並且儘量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長此以往,孩子也就學會了明辨是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