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這些“壞”習慣,你如果急於呵斥糾正,那麼你就做錯了!

寶寶從小到大總是在犯錯誤中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寶爸寶媽總是擔心寶寶會養成這樣或那樣的壞習慣,從而膽戰心驚,處處制約寶寶或者強行改正那些寶爸寶媽自己認為的壞習慣, 其實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很多我們看似是壞習慣的行為,往往對嬰幼兒身心的發育非常有幫助,下面我們看下寶寶的哪些習慣沒有必要糾正。

寶寶的這些“壞”習慣,你如果急於呵斥糾正,那麼你就做錯了!

習慣之一:吮吸手指

嬰幼兒吮吸手指,其實根本不是什麼不好的習慣,這只是嬰兒學習和探索事物的最初的特殊行為,是嬰兒大腦發育,身體發育和心理成熟的需要,正如阿里克森所說:早期嬰兒嬰兒的口部運作是心理的核心,嬰兒吃手是自我認識的開始,他們一開始並不知道這是自己的手指,直到慢慢的才會知道這就是自己的手,自己想吃就能吃。

寶寶的這些“壞”習慣,你如果急於呵斥糾正,那麼你就做錯了!

嬰幼兒吮吸手指這一行為,可以培養嬰幼兒自我意識和自信心,十分有助於嬰幼兒心理的成長和成熟,如果嬰幼兒被完全阻斷吮吸手指的話,這往往會讓孩子長大之後容易焦慮、膽怯、多疑等性格的形成。但是寶爸寶媽在嬰幼兒吮吸手指時,一定要保證寶寶手指的乾淨衛生,不然就會讓細菌進入寶寶口中,從而誘發寶寶生病。

寶寶的這些“壞”習慣,你如果急於呵斥糾正,那麼你就做錯了!

習慣之二:撕紙巾和書本

寶寶愛撕紙巾和書本是寶寶發育的正常過程,一歲左右的寶寶,由於手指的動作開始逐漸精細化,手部動作開始變得多起來,寶寶撕紙有助於寶寶的發育,可以鍛鍊寶寶的大腦和手眼的協調能力,他們發現紙張可以撕爛時,也會增加寶寶對事物的認知能力。

寶寶的這些“壞”習慣,你如果急於呵斥糾正,那麼你就做錯了!

兒童撕紙日曆

我們這個時候沒有必要阻止寶寶這一行為,相反我們還可以引導寶寶,我們準備一些不用的紙張,在寶寶面前疊成各種形狀,寶寶也會跟隨模仿,等寶寶會走以後,引導寶寶要把廢紙丟進垃圾桶,還可以培養寶寶講衛生,不亂丟東西的習慣,但是如果寶寶懂事之後還撕紙,就要制止了哦!

寶寶的這些“壞”習慣,你如果急於呵斥糾正,那麼你就做錯了!

習慣之三:拆卸玩具

寶寶拆卸玩具的行為是由寶寶好奇心驅使產生一種行為,當寶寶們對玩具不熟悉的時候,就總想著把玩具拆開一探究竟,這個時候,寶爸寶媽一定要鼓勵和支持孩子的這一行為,因為這不僅能鍛鍊孩子的手部和認知能力,還能夠鼓勵孩子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

寶寶的這些“壞”習慣,你如果急於呵斥糾正,那麼你就做錯了!

當寶寶拆卸玩具時,寶爸寶媽只需在一旁靜靜的觀察,等到寶寶拆不開或者拆開組裝不上的時候,寶爸寶媽可以先給寶寶演示一遍,寶寶很容易就會學會,不要怕玩具被拆壞了,玩具的功能就是讓孩子玩的,拆卸也不失為一種玩法,但是這裡要尤為注意玩具中細小的零件,千萬不要被寶寶誤食。

寶寶的這些“壞”習慣,你如果急於呵斥糾正,那麼你就做錯了!

習慣之四:用手抓飯吃

或許很多寶爸寶媽比較擔憂寶寶用手吃飯到寶寶長大就不學用筷子或者勺子吃飯了,其實這種擔憂完全沒有必要,寶寶用手吃飯,這不僅能培養寶寶手部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還可以讓寶寶認識更多不同種類的食物,從而有助於避免寶寶挑食偏食的壞習慣。

寶寶的這些“壞”習慣,你如果急於呵斥糾正,那麼你就做錯了!

寶寶用手吃飯,雖然會把衣服弄髒,但是卻是一件令他們比較愉快的一件事情,這也有助於讓寶寶養成自己吃飯的習慣,等到寶寶上幼兒園之後,自己吃飯這一點就會顯得非常重要了,寶寶用手吃飯的前提也是要保證寶寶手部的衛生,然後給寶寶準備自己的一套餐具,讓寶寶自己享受吃飯的樂趣吧。

寶寶在三歲之前,其實有很多行為習慣是我們作為父母覺得不好的,但是這些卻都對寶寶的發育有幫助,寶寶還有哪些行為習慣是寶爸寶媽們接受不了的呢,歡迎留言詢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