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时期蜀汉多次大赦,诸葛亮频频阻止?这和最后的灭亡有关系吗

刘禅时期蜀汉多次大赦,为何诸葛亮频频阻止?这和最后的灭亡有关系吗?

刘禅时期蜀汉多次大赦,诸葛亮频频阻止?这和最后的灭亡有关系吗

大家好,我是头条号作者小鱼哥品味历史。蜀汉有两个时期进行了“大赦”。在诸葛亮担任辅臣的时候曾经明确反对,所以十多年间就在刘禅继位初期大赦过一次。诸葛亮去世之后的三十年间,就连续发出了十一次的大赦令。这从侧面体现了诸葛亮的施政水平,是蒋琬和费玮等辅相所不能比的。在三国分立的局势下,民力是各势力非常宝贵的资源,因此各国的统治者为了增加生产力和兵力,都频繁的开始施行大赦,让那些囚犯罪人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

刘禅时期蜀汉多次大赦,诸葛亮频频阻止?这和最后的灭亡有关系吗

根据《三国志》里面君主的列传统计,曹丕在位六年间进行过一次大赦;曹睿在位十三年,五次大赦;曹芳在位十五年,九次大赦;曹髦在位六年间,三次大赦;曹奂在位五年,四次大赦;除此之外,孙权在位三十三年的时间内,一共发布了八次大赦令;孙亮在位六年,六次大赦;孙休在位六年,四次大赦;孙皓在位十六年,十四次大赦。不管是曹氏政权也好,东吴孙权也罢,就连司马氏三个父子算上,这些在政治上优秀的统治者,都依靠着频繁的大赦来粉饰太平,除了能够恢复民力之外,还可以为自己带上一副“仁君”的面孔。

刘禅时期蜀汉多次大赦,诸葛亮频频阻止?这和最后的灭亡有关系吗

但是,这种赦免罪犯的行为直接对受害的家眷造成了伤害,而且也让那些守法百姓的权益受到损害,这也间接的打击了国家的律法和威严。所以在刘备和诸葛亮时期,都对这种做法不以为然。在诸葛亮施政的十年,就在刘禅继位初期进行过一次大赦,他表示了自己“治道以大德,并不以小恩”的执政方案。然而,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这种政策随即被打破,蒋琬和费玮等人用改元、军队得胜等种种原因,接连发布了十一次的大赦令,孟光对此行为进行激烈的言语反对“尔等用非常之惠,以恩奸佞恶犯!”

刘禅时期蜀汉多次大赦,诸葛亮频频阻止?这和最后的灭亡有关系吗

蜀汉政权在四十多年的历史里,诸葛亮的专属职位就是“丞相”,上到后主刘禅,中至蒋琬和费玮等重臣,下到底层的小官吏,但凡进行政事讨论的时候,都以诸葛亮之法为出发点进行分析。诸葛亮在用兵期间,凭借着他卓越的才华才能够让百姓不以为难,再加上他一心为国的态度,才能让蜀汉的政权和民力水平大幅度提升。但是在当时的封建制国家,是没有一套正规的严明法治的,大部分都是依靠人治政策。等诸葛亮去世之后,虽然蒋琬等人也是重臣,但是他们在面对蜀国国力衰弱的情况下,很难有诸葛亮的谋略,所以才导致了上述情况的发生。他们难有诸葛亮的才干,当然也无法维持理想的施政方案,明知道频繁的大赦对国力无益,但在局势情急之下,这只能用这种且顾眼下的办法了。

刘禅时期蜀汉多次大赦,诸葛亮频频阻止?这和最后的灭亡有关系吗

从此,蜀汉的政权和百姓的生活水平,在诸葛亮去世后已经大不如从前了。这些事情发生了永安三年,也就是公元260年的时候,东吴的使者薛栩到蜀国来访,回去之后给吴国的君王孙休汇报蜀国情况时候的说辞,此时距离诸葛亮公元234年去世,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吴国那边也并不敌蜀国,孙休和孙皓两位君王在位期间,一共进行了十六次大赦,从这个次数上来看,也能推测出东吴政权比蜀汉更加紊乱。只是因为司马氏后来控制了曹魏政权,所以在面临打击的蜀汉,就率先走向了亡国的命运,而东吴在蜀汉灭亡十七年后,也没有难过同样的命运。

刘禅时期蜀汉多次大赦,诸葛亮频频阻止?这和最后的灭亡有关系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