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普洱山頭茶之帕沙五寨

西雙版納的古茶山有“江外六大茶山”和“江內六大茶山”的說法,江內的古六大茶山變動不大,江外茶山之中,原先的勐遮(南嶠)古茶山已難覓蹤影,而原先並不知名的賀開茶山、景洪勐宋茶山、曼糯茶山、帕沙茶山以其擁有的優良生態古茶園面積和古樹茶絕佳的品質逐漸浮出水面,越來越被世人所知曉,是以普洱茶文化學者詹英佩才有“西雙版納十五大茶山”之說。

  原先被歸入南糯山的帕沙古茶山幸運地位列其中,帕沙古茶園橫空出世,除了得益於其古樹茶的卓爾不凡的品質,還有古茶山海拔高,古茶園生態好、面積廣,古茶樹樹齡大等諸多特點。眾所周知,一般在森林植被茂密,生態環境優異的地方才可能有高杆古樹留存,而在勐海眾多茶山之中,有高杆古樹的茶山鳳毛麟角,也就巴達和帕沙兩處。帕沙茶樹齡高,寨子也老,從帕沙老寨分出的新寨已有七八個之多,連布朗山的班章老寨也是由帕沙遷出,在帕沙整座山系中,從帕沙老寨遷出的四個寨子:帕沙新寨、帕沙中寨、南幹、老端,與老寨合稱“帕沙五寨”,全都是哈尼族寨子,從唐代開始就一直居住著哈尼族。帕沙現存的古茶樹,最早種植年份可追溯到唐代。因為祖輩辛勤的開山種植,給帕沙的後人,留下了用之不盡的財富——2900多畝古茶園,分佈於整個帕沙山寨旁的山上。自然生長至今,已形成山中綠樹皆茶樹的一個情況。

  帕沙老寨

細說普洱山頭茶之帕沙五寨

  幸福吉祥的哈尼人,剛柔並濟的老寨茶

  帕沙老寨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哈尼族寨子,帕沙意為“幸福、吉祥”,這個幸福、吉祥的地方究竟有多少年的歷史找不到史料,但當地人都知道,哈尼族寨子住戶達到100戶左右便要分出新寨,一個寨擴大成七八個寨,人口增加了近10倍,在古代生產力極端低下的情況下,這一過程不是二三百年所能完成的,根據推測,至少有六七百年的歷史,是以帕沙哈尼人栽培茶樹的歷史也足夠長了。

  帕沙的哈尼人和布朗人一樣,無論是種茶、養茶、採茶、還是製茶、煮茶、飲茶,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茶,隨著時光流逝和歲月更迭,世世代代的哈尼先輩們,為子孫後代們留存下一片片數量可觀,樹齡夠老,在生態原始的密林中自由生長的古茶樹。

  哈尼人也沒有矮化茶樹的習慣,對茶樹的保護措施也做得比較好,帕沙的古茶樹樹齡都比較均勻,茶樹長得蒼勁高大,蔥濃繁茂、葉面光亮,枝幹很高,一派大喬木的勢貌,分佈在延綿的山林間,蔚為壯觀。

  有人說帕沙眾多寨子中,以帕沙老寨的茶葉品質最好,其實帕沙老寨也好,新寨中寨也罷,寨子分出去,各寨哈尼人分配的茶樹還在原來的古茶園中,生態環境一致的條件下,茶品質的高低取決於樹齡,帕沙老寨之所以名氣更大,是因為人們有“新、老班章的差異巨大”的錯覺在前,以為越老的寨子,茶樹的樹齡也越大,便越好。

  鑑於帕沙古茶園的高海拔和樹齡較老又平均,帕沙各寨古樹茶的口感較為相似。帕沙茶以清甜著稱,但並不僅僅有清甜。帕沙古樹茶香氣高揚清勁,水路非常細膩,湯質飽滿柔和,但絲毫沒有柔弱感,回甘生津迅速而且綿潤甘甜湯柔水甜,層次變化豐富,帕沙比較獨特的地方在於,湯質細化柔軟,但它的整體展現是剛柔並濟的,茶湯有醇厚感,順口,飲後喉嚨一段清爽舒暢。

細說普洱山頭茶之帕沙五寨

  帕沙新寨

  萬萬沒想到,勐海最高最大的古茶樹原來在這裡

  沒有來過帕沙之前的茶友不會想到,轉了整個勐海茶山的古茶區中帕沙的茶樹為最高最大、森林植被最好。

  帕沙新寨的海拔高,但這並不是它的古茶樹樹齡大和樹杆高的原因。新寨古茶園中的古樹,是歷史悠久的帕沙愛伲族世代先民遺留的財富,至於新寨周邊零星點綴的高杆古茶樹,當然是帕沙茶山良好植被和絕佳生態的大自然的傑作。

  帕沙新寨與其它四個寨子一樣,在茶樹林中,寨中房前屋後茶樹環繞,人與茶,共生和樂。春風拂山巒,野芳發而幽香,嘉木秀而林蔭。

  帕沙茶以老寨的最為出名,其它寨子因為宣傳的少,其實各寨茶,因為生態和樹齡相近,品質上也頗為接近,帕沙以其香氣出名,以清甜而著稱,和老寨相比,帕沙新寨的古樹茶少了幾分老寨茶的剛勁,卻多了一些柔甜和含蓄。

細說普洱山頭茶之帕沙五寨

  帕沙中寨

  帕沙寨寨有古茶,帕沙中寨有茶王

  帕沙五個哈尼族寨子中,除南乾和老端距離老寨稍遠之外,新寨、中寨和老寨之間的直線距離不到500米,全部隱藏於古茶園之中,寨與寨之間能互喊對望,帕沙古茶麵積大,無論大寨、小寨、新寨、老寨,寨寨都有古茶古茶園將5個寨子相接相連,有不少古茶樹就屹立在寨子中間,這正是“寨中有茶”,“茶中有寨”。這些古茶樹的採摘歸屬權,互為各寨所有,也就是說,您看到老寨旁的某棵大茶樹,也許是屬於中寨的,比如現在著名的帕沙1號茶王樹,外界的宣傳都是帕沙老寨的,其實它的採摘權卻是中寨的。還有古茶園中零星分佈的高杆古樹茶啊,也是帕沙中寨和新寨的居多。每年各寨採摘古樹茶鮮葉的平均價格,也是中寨和新寨的偏高一些,據說帕沙中寨今年拍賣1號茶王樹的採摘權,某茶商以每公斤8000元的價格成交。

細說普洱山頭茶之帕沙五寨

  帕沙南幹

  格朗和的厚重,布朗山的性格

  勐海有“中國普洱茶第一縣”的美稱,每一個鄉都保留面積廣闊的古茶樹群落。其中樹齡最老,面積最廣,莫過於格朗和鄉的帕沙村。帕沙山是尋蹤普洱茶最好的去處,從唐代遺留下的古茶樹,就生長於帕沙整個山系上。若從勐海出發,去往帕沙,一路上自然與人文的不同風景,伴隨整個路程,層山疊疊的大氣彰顯出一個古茶大寨的磅礴與氣勢。天然湖泊的柔美又突顯出茶葉古寨的沉穩與內斂。

  帕沙古茶樹數量是整個西雙版納茶區最多的。每個寨子旁都有古茶樹。要走遍分佈於帕沙5個寨子的古茶園,至少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茶樹成片且密集的生長,茶樹樹齡均在800年以上,茶樹樹高可達到4米左右,樹杆分枝的密集度可以形成天然遮蔭傘。古茶園中沒有雜樹混生,茶樹能充分吸收養分。茶園中土質層鬆軟。水分與礦物滲透較好,能有效提高養分供給的完整性。“帕沙五寨”中,新寨和中寨離老寨最近,間距不到1千米,南幹稍遠一些,也不到5千米,南幹位於格朗和鄉的西邊,距離帕沙村委會4.00公里,距離格朗和鄉政府2.00公里。

  南幹雖然離老寨稍遠,茶樹卻和老寨、新寨和中寨共有,當然,每一塊茶地之間的古樹茶的滋味口感,還是有細微的差別,有的清甜為主,有的苦澀居多,同樣是樹齡足夠大的古樹,喜歡什麼樣的口感,就看您個人的喜好了。據說,因為近幾年流行做曬紅茶,帕沙五寨的茶農也開始試著做了,像這種清甜型的古樹,選擇做曬紅的居多,苦底澀底的,大多數還是留做曬青普洱,茶農爬爬說:“這種口感的曬青茶,轉化價值較高,比較受廣東人的歡迎”,可以說南乾的古樹茶,兼具格朗和的厚重底蘊和布朗山的苦甜分明性格。

  帕沙老端

  離老寨最遠的寨子,和老班章冰島一樣的海拔

  帕沙古茶山的最高海拔為1850米,平均海拔在1700多米,從地理位置上看,處於南糯山與布朗山之間,據說130多年前,現今的班章老寨就是帕沙村民的祖先去開發並世代安居樂業的。帕沙五寨中,最先出名的是帕沙老寨,由老寨分出的新寨和中寨,距離老寨最近,間距不到1千米,這3個寨子的海拔在1750m左右。

  南幹稍遠一些,也不到5千米,最遠的就是後來由新寨分出去的老端了,也不超過10千米,這兩個寨子的海拔也比老寨低,大約1300m左右,似乎不符合帕沙“高海拔古茶園”的身份,其實無論它們寨子距離老寨有多遠,海拔有多高,毋庸置疑的是:他們擁有同一個哈尼族祖先,擁有同一片古茶園,這片古茶園的平均海拔在1750m左右,這個數字是不是很熟悉,冰島老班章也是這個海拔呀!

  帕沙的這5個寨子,雖然距離遠近不同,但都是源於老寨的哈尼族祖先,幸福吉祥的哈尼人骨肉相連,五寨古茶樹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難分彼此,外人不知以為品質有別價格會有不同,往往以老為貴,實際上都是帕沙茶,無論老寨新寨,還是中寨南端,都叫帕沙茶,古茶園中自由自在的哈尼族,平等友愛,和善好客,是以帕沙茶的滋味口感,總體而言:帕沙古樹茶滋味醇厚,剛勁有力但不似老班章那麼張揚,苦味略顯又不入老曼峨那樣霸氣,但卻感覺很有“男人味”,其滋味接近老班章六七成的特徵,香沉而濃郁,澀弱,厚實,屬於是“有肉有骨”的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