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對於我們的意義

這次的疫情據說和吃某野生動物有關。大自然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鏈,人們通過自己的智慧,已經將吃研究到了極致,並形成了美食文化。

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餐桌越來越豐盛,餐飲業越來越發達,人們的生活確實過好了,如今的孩子們說起: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他們倒背也溜著呢,不就是唐詩宋詞嘛,知道。但是你問他知道汗滴禾下土嗎,知道粒粒皆辛苦嗎?他們沒法想象,他們哪裡捱過餓?你說捱餓,年輕人會覺得也太可笑太遙遠了吧。

其實捱餓或吃不飽,它離我們並不遙遠。

食物對於我們的意義

1993年,非洲東北部的一個國家蘇丹爆發了一場嚴重的饑荒,這時候一位名叫凱文·卡特的記者來到了蘇丹,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下了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種種殘妝,這是他留下的最著名的一張照片《飢餓的蘇丹》。

一個瘦骨嶙峋的瀕死的小女孩匍匐在地,身後不遠處一隻禿鷹似乎在等待她的死亡。都是源於食物,小女孩因為沒有食物而奄奄一息,禿鷲正以它不死不吃的特性,等到著眼前的即將到嘴的食物。

卡特就是在這樣一個遍佈災民屍體的村莊,發現了這個赤裸的皮包骨頭的女孩,當時這個女孩正艱難地從灌木叢中爬出,而此時一隻兀鷹落在了這行將餓斃的女孩身後,瞪大了眼,卡特及時捕捉了這個讓人震顫的瞬間,然後他將兀鷹趕走,無奈的看著小女孩離開,默默祈禱。
這幅照片《飢餓的女孩》上了《時代》週刊,並且獲得了普利策新聞攝影獎。

這個就是由飢餓、食物引發的對於生命,對於大自然的思考。而這一張照片,引發和包含了兩條逝去的鮮活的生命。

一個是照片上的小女孩,儘管她在被計入鏡頭的那一刻,因飢餓頻臨死亡,但後來,這個小女孩死於高熱。不管死於何種原因,從照片中,我們就可以想象的出,小女孩活下來的希望不大。

另一個逝去的生命就是拍這張照片的攝影師,記者凱文·卡特。

食物對於我們的意義

記者,攝影師凱文·卡特

因為拍攝了這張照片,卻引來了各種指責,說他殘酷無情冷漠功利,可是他就是一個記者,他把內亂和飢餓呈現給了世界,他已經做了他最應該做的。

因為忍受不了來自各方各界的譴責,輿論的壓力使他選擇了自殺,年僅33歲,正是一個男子最好的年華。他的女兒說,他父親為小女孩趕走了禿鷲,而沒有人為他父親趕走輿論的禿鷲。

這也應該引起我們對於當下的思考和警惕,疫情當前,任何的不安定,首先引發的可能就是飢餓。

如果說那是發生在南非,離我們還是有點遙遠,那我們就來看一看身邊,看一看那些食物匱乏的我們大山裡的孩子。

食物對於我們的意義

貧困山區孩子吃飯的樣子

這是來自我國中西部貧困山區的孩子,食物對她們來說還是匱乏的,三餐能吃飽就是幸福的事。

食物對於我們的意義

一日三餐

這是攝影師劉小朵的作品,他拍下了大山中的孩子們,這組照片叫《一日三餐》。劉小朵從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出發,用生活中最切實的角度來反映這種現象。生活和物質,孩子和未來,其中彼此牽引的問題正是需要我們給予更多關注的。

田間勞作的父母把孩子放在一旁!旁邊的空碗裡剛剛吃完的玉米糊是他的早餐!雖然現在已經10點鐘了。山區的部分家庭一天只吃兩頓飯。所以這個早餐時間對他們來說,剛剛合適!

這些都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當我們追求食物的獵奇時,是否想過食物對於我們的意義?

當我們的生活中有充足豐富的食物,能給我們提供足夠的營養,我們就當知足和幸福。

如果我們足夠富裕,有更多的能力,是否能夠儘自己之力,去關注和幫助那些還在為一日三餐掙扎的貧困人群?

2019年10月16日,2019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週正式啟動,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行動造就未來,健康飲食實現零飢餓。

我們也當關注食物,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以豐富自己的精神營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