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湖南这个县有3处“国保”级文物单位

10月16日,国务院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核定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762处,株洲市的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一处是毛泽东水口连队建党旧址(叶家祠、朱家祠),至此,炎陵“国保”级文物单位增加到了3处(全市仅有16处)。

炎陵的的这3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吧

01

毛泽东水口连队建党旧址

骄傲!湖南这个县有3处“国保”级文物单位

朱家祠

毛泽东水口连队建党旧址包含叶家祠和朱家祠,是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到达炎陵水口的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场所,在此有了率部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决策,是秋收起义以来中国革命的重大战略转折。

其中,叶家祠是我军首次在连队建立党支部和首次在军队发展工农出身士兵入党的重要纪念地,叶家祠连队建党实现了三湾改编确立的党指挥枪的原则,奠定了建立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骄傲!湖南这个县有3处“国保”级文物单位

叶家祠

02

炎帝陵


炎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息地,享有“神州第一陵”之誉。它坐落于株洲市炎陵县城西17公里处的鹿原陂。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华全国归国华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十大文化遗产、新潇湘人文八景、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湖南省最佳景区。炎帝陵祭典被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被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根亲文化盛事。

因为炎帝陵,炎陵县被誉为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福地、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炎帝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骄傲!湖南这个县有3处“国保”级文物单位

炎帝陵祭祖大典

03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洣泉书院)

洣泉书院始建于宋代,原名烈山书院,清嘉庆2年(公元1797年)增修斋舍,因县境内有耕熟岭,山下出泉,清纯不染,涓涓不息,是为洣水之源,学者诚如泉水,则百川归海,无所不包,故改名为洣泉书院。

1928年4月,毛泽东同志率工农革命军攻克酃县城,将团部设在洣泉书院,毛泽东在这里住宿和办公。1928年—1938年,朱德、陈毅、肖克、彭德怀、腾代远、张云逸、王震、李天柱等先后率部来酃县(现炎陵县)开展革命活动,都曾在洣泉书院住宿和办公。

2013年,承载着太多的红色传奇的洣泉书院被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骄傲!湖南这个县有3处“国保”级文物单位

洣泉书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