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趣闻 —— 宗教之国


印度作为东方文化大国和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灿烂的古代文明,被称为“宗教之国”。在印度你会感悟到其浓浓的宗教氛围,它并不仅单纯地集中了世界的主要宗教,而且深深植根于人们的生活中,在人们的内部支配着生死。印度信教人口超过了90%以上,其中,印度教(80.5%),穆斯林教(13.4%),基督教(2.3%),锡克(1.9%)佛教(0.8%),耆那教(0.4%),其他(0.6%)。因为西游记的原故,许多中国人以为印度多是信佛教的,其实不然。目前佛教在印度的影响比较小,绝大多数印度人信印度教。印度教与佛教孰先孰后,不少人也存在误解,许多人以为佛教更早,其实,印度教的前身为婆罗门教,形成于公元前9世纪,他们尊崇吠陀经典,奉行种姓制度。相传佛教是于公元前6世纪由释加牟尼创立的,追根溯源,佛教本是为反婆罗门教而产生的,因为佛教提倡种姓平等,追求个人解脱(涅槃),因而也被印度教斥异端宗教。但在印度教也有这样的传说中,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是其保护神的第九个变身,所以印度的很多人认为佛教与印度教亦是相通的。

印度教没有特定的始祖、圣典,最重要的是创造之神梵天、保护之神毗湿奴和生殖与毁灭之神湿婆。其中生殖与毁灭之神湿婆身缠眼睛蛇,坐骑为黄牛,因为这个缘故,印度教徒尊黄牛为神牛,并忌食牛肉。

印度人是比较虔诚的,在德里的大街小巷,你都可以见到黄牛,碰到黄牛时,人与车都要绕开避之,不可与黄牛争道。印度的大城市许多房子都很破旧,但印度教寺庙却巍峨雄伟。进印度教寺庙有许多规矩,必须脱鞋,不准带相机,不准带一切有关的牛皮制品,唯一不需解下的就剩下裤腰带了。走进庙里参观,当你看到人们虔诚地顶礼膜拜时,会有一种肃然生畏的感觉,如果你也加入了参拜者的行列,可能会得到寺庙僧人的赏赐——一把小米粒似的糖,但不能白吃,吃了最好是要有所捐赠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