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最缺的“3樣東西”!堅持下來,早晚飛黃騰達,馬雲已驗證

賺錢養家餬口,這是每個成年人都必須面對的事情。那麼為什麼有人是富人,有人卻一直是窮人呢?窮人最缺的是什麼?其實很多人都在尋找這個答案,其實最缺的無疑就是資源!在沒有資金,沒有人脈,沒有房子,沒有土地的情況下,我們如何才能翻身呢?中國首富馬雲就曾說過,如果我都能成功,那麼中國80%的年輕人都能成功!小米雷軍也曾說過,馬雲是當代最為成功的企業家,在馬雲成功的道路上,肯定有不為人知的內情。那麼馬雲是依靠什麼取得成功的呢?專家認為最起碼有以下三個,這也是窮人最缺的“3樣東西”!

窮人最缺的“3樣東西”!堅持下來,早晚飛黃騰達,馬雲已驗證

第一就是視野,馬雲有一個小故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馬雲在很小的時候,就結識了一個外國朋友。1980年馬雲還只有16歲,經常沒事有事都會到杭州西湖湖畔,去找外國人練習英文,也正是因為經常練習,馬雲的英文水平比其他人都要高,這也讓馬雲有機會出國,那一年馬雲21歲,也正是這次旅行開闊了馬雲的視野,成為馬雲人生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為馬雲創立阿里巴巴打下了基礎。

第二就是樂於學習,馬雲曾說過,社會是最好的大學,我一直都在不停地學習。在1995年還是英語老師的馬雲就不甘平凡,獨自去了一趟西雅圖,在第一次接觸到互聯網之後,馬雲認為互聯網一定有很大的發展前途,於是找來了十多個人創立了第一間公司中國黃頁,但是中國黃頁並不算成功。

窮人最缺的“3樣東西”!堅持下來,早晚飛黃騰達,馬雲已驗證

很快馬雲就從中國黃頁轉型做電商,在2003年馬雲開始做淘寶,在淘寶的基礎上,才有了後來的天貓,支付寶等一系列產品,我們可以看到馬雲從1995年做黃頁,到2003年做淘寶,馬雲總共用了8年時間摸索,要不是馬雲善於學習的話,根本就不可能摸索出淘寶和天貓這條路。

第三就是人脈,馬雲曾多次表示,成功的秘訣是人脈加知識,其中人脈佔了70%以上。馬雲創立阿里巴巴時總共有18位創始人,也被稱為18羅漢,其中有一個人是放棄500萬年薪,只拿500元工資加入馬雲的阿里的,這個人就是蔡崇信。有人說如果沒有蔡崇信的加盟和鼎力相助,馬雲根本就不可能成功,從註冊公司,到找天使投資,再到和孫正義談融資金額,這些都是蔡崇信親自出馬搞定的。也正是因為蔡崇信,給阿里巴巴帶來了巨大的人脈資源和資金,這也為阿里巴巴日後的成功埋下了伏筆。

窮人最缺的“3樣東西”!堅持下來,早晚飛黃騰達,馬雲已驗證

當然了,其實還有很多和馬雲一樣有視野,有學習能力,能聚集人脈的企業家,卻沒有取得成功。之所以出現這個偏差可能來自於,在不同的市場情況,時機,競爭對手,合作伙伴,我們把它統稱為“運氣”,有一個詞叫做“倖存者偏差”,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你的能力比人家強,你不一定能取得成功。這也讓我想起一句老話:成功,需要三分能耐,六分運氣,一分貴人扶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