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随便撩一个大龄剩女

最近在看《新相亲大会》,主持人孟非说了这样一句话:“现在来上节目找对象的女生年纪越来越大,男生年纪越来越小了。

最近在看《新相亲大会》,主持人孟非说了这样一句话:

“现在来上节目找对象的女生年纪越来越大,男生年纪越来越小了。”

从节目男女嘉宾的年龄状况来看,孟非这句话一语中的。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叫王岩的北京女人。

她保养得当,事业有成,有一家爵士乐酒吧,爱好极限运动和健身,性格活泼,气场十足,全身上下散发着成熟的魅力。

她是丁克的忠实拥护者,不少男嘉宾都被她的坦诚和勇敢打动。

经过一番详细了解后,男嘉宾郑达激动地为她爆了灯。

但是当她说出自己今年已经42岁的时候,男嘉宾们心灰意冷,纷纷让自己的父母委婉相告:

对不起,我们不适合。”

他们能接受丁克,却不太能接受女方的高龄。

对他们来说,比丁克更可怕的,是女人的高龄。

弹幕里,也有许多不怀好意的评论:

这女的,是有故事的人……

玩够了?想找个接盘侠,哪个男人会瞎了眼?

年纪这么大,都可以当我妈了,谁给她勇气来相亲的……

剩女,就是男人宁愿单身,也不会娶的女人……

我极度无语,现代人的三观,怎么带着这么大的偏见?

曾经,有一位资深红娘,倚仗自己十年的红娘经历,给剩女下了一个定义:女孩27岁后,就是剩女了。

而她也强求自己23岁的女儿,在25岁之前必须找到结婚对象,如果没有,那就逼迫她一直相亲、相亲、相亲……

她是红娘,同时也是一位母亲,一位母亲想要孩子幸福的初心,从来没有变过,她很清楚剩女们会面对的压力。

大龄剩女越来越难嫁、高龄生产不利是这个社会赋予大龄剩女的减分项。

不仅42岁的王岩如此,27岁以上的女孩们,都或多或少地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同情眼光。

但是,她们不需要同情。

《黄金时代》有这样一句话: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这是我要的自由,我的黄金时代。

王岩很优秀,即使不组建家庭,她的生活依然丰富多彩,她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功,还有那忘记自己岁数的年轻心态,谁也抢不走。

选择单身或者结婚,都是她的自由和权利,只要幸福,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正如孟非最后总结的那样:

“不管是35岁、42岁、55岁还是66岁,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渴望和权利。”

千万别随便撩一个大龄剩女,她们见过了世面,见惯了套路,心理成熟,心态年轻。

如果你只是以玩玩的心态随便撩,我劝你还是知趣点,不要浪费时间。

另外,大龄剩女之所以会剩着,是因为她们秉持着对恋爱、对婚姻负责的态度,保持“与其将就结婚,不如高质量单身”的原则,可以勇敢追爱,也可以慢慢等待……

优秀是你的资本

而不是你的错误

很多优秀的女孩子,因为自己的优秀反而自卑,在相亲市场里不惜自降身价,不敢实话实说。

万松岭路的相亲角,一个家长表示自己的女儿是博士,却只敢说是硕士,怕把别人吓跑。

还有女孩月薪12000,在相亲的过程中却不敢说出真相,只能谎报月薪6000元。

……

我很纳闷,“越优秀,越幸运”这一点在大龄剩女身上怎么体现不出来呢?

“女强男弱”的婚姻,一直都不怎么被祝福。

中国男人,似乎很害怕另一半比自己优秀,不然显得自己不够man,显得自己太孬种。

他们的自信来源于女人的衬托,如果女人太优秀,他们就觉得hold不住,容易缺乏安全感:你的社会地位、收入、知名度比我高,那我多没面子!

很多女人害怕自己没人爱,选择了去迁就男人所谓的尊严,把自己卑微到尘埃,也没开出像样的花儿来。

其实,优秀是你的资本,而不是你的错误,不够自信的男人,不是你的良人。

曾经,28岁的女博士付楠在毕业前,男朋友因为不理解,提出了分手,而付楠的妈妈却举双手赞同:

有魅力的女人,永远不愁嫁!

父母最大的心愿

就是你幸福

临近过年,很多人都担心不已:父母又要开始催婚了,每天狂轰滥炸,逼着你去相亲……

作为“三高女性”,女博士董小姐干脆选择了逃避现实,她居然要求领导给自己排班,美其名为过一个“学习工作年”,实际上是为了躲避催婚。

逃,终究是不可能的。

领导还语重心长地劝她:

“春节假期是个很好的交际机会,你应该趁机多认识多接触一些人…春节值班我不会排你,好好利用假期解决你的当务之急。”

其实,父母之所以会催婚,无非是希望你幸福,伴随着你年纪越来越大,他们的焦虑也越来越深。

你的后半生有着落了,他们心里悬着的石头,才能放下。

出发点是好的,但落脚点可能会有点极端,引起子女们的反感。

堂妹就因为相亲的事,跟父母冷战了好久。《奇葩大会》中,张雪峰曾坦言为了孝顺,逼迫自己30岁一定要结婚,即使是换伴侣……

在我看来,这不是孝顺,而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是以爱之名过分捆绑了自己。

父母应该是孩子婚姻大事上的摆渡人,是子女们最坚强的后盾,而不是成为七大姑八大婆的“同谋”。

逢年过节,请不要害怕回家,跟父母认真沟通,积极主动地直面爱情和婚姻,让他们放心,而不是消极被动地选择“自杀式单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