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這些,我終於明白什麼是個人價值


經歷了這些,我終於明白什麼是個人價值

李嘉誠曾說過:不要在30歲前忙著賺錢,要努力讓自己變得有價值,30歲後錢就會源源不斷地來找你。

在豆瓣有個自述:“我在這個公司第四年了,年會上還領了老員工的紀念品,我以為我至少會在這個公司待滿第二個三年,裁員讓我措手不及。而今年,我即將滿33歲了,在互聯網行業,33歲,是退休的年齡。我沒能做到管理崗位,處理人際關係不是我擅長的事情,所以我一直是那個兢兢業業的螺絲釘。5年前,我趕上了互聯網創業大潮,進入這個處處充滿朝氣和可能性的行業,也享受到了還不錯的薪水。5年後,眼看著這個行業冷卻下來,我也成為了那個要退下來的棋子。”

你看,除了年紀在漲,頭髮變少,容顏變老之外,若不提升個人價值,職場螺絲釘是你,裁員是你,找不到工作還是你。

關於尋找個人價值,我想跟你談談心。

01.活在現實中,不要活在幻想中


17年畢業後在廣州找工作時,發現門檻最低,“收入”最高的就是房產中介,中介店鋪跟小賣部似的遍地開花,“打打醬油2,3000,動動手指5,6000,稍微努力7,8000,勤奮努力月入過萬”,貼在門口的招聘信息在不斷向你招手說,你什麼都不會,但你依然可以成為人生贏家。

農村出生的我見識不多,掙大錢是我當時人生的信條,沒什麼技能的我順利加入賣房大軍,當時碰巧遇到地產牛市,走到哪都能撿到客戶成交,兩個月賺了小几萬,坐等客戶送上門來就好,我簡直就是未來的地產大亨呀,讓我這剛畢業的學生一度膨脹。

好景不長,政府管控,靠前些日子掙的一點錢支撐著我繼續要賺大錢的夢,後來那一年剩下的日子顆粒無收,有的只是時間。

有個地產同事,是我見過吹的牛逼最多,但很多事都做不好的人,即便行業受打擊,每天去吃飯的時候他總吹牛說,過幾天就能賣出房,明年就可以當店長,很快就可以在廣州買房。但讓他聯繫客戶、熟悉業務、練習話術一樣也不肯幹,沒錯,是不肯幹,堅持最好的就是每天準時上班坐等客戶。

不進則退,懷著一腔致富的幻想的人比比皆是,或是我,或是他,或是你身邊的人。

《魯濱遜漂流記》提過,一個人只是呆呆地坐著,空想著自己所得不到的東西,是有沒有用的。

踏實的人,不弛於空想,不騖於虛聲。


經歷了這些,我終於明白什麼是個人價值

02.做自己的主人,不做金錢的奴隸


第二年,親戚介紹了一份工作,通過他的描述月入過萬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而且他確實這麼經歷過,高估自己的能力是一種常態,月入過萬是我當時的追求,我以別人的成功來衡量自己可以“成功”,所以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公司是做戶外車展巡演,一年出差一次,一次一年,有人說過:想要毀掉一個人,就讓他忙起來。

我每週的工作內容就是,我坐貨車去城市路上,到了新城市開始搭舞臺、幹苦力,表演期間搞衛生,拍照,最後表演結束拆卸舞臺,跟著貨車繼續去下個城市。

做了這個我才知道什麼叫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週起碼有四天在車上,睡一覺就過去了。

做了半年,我意識到成長受到了阻礙,一是工作接觸最多的就是工人朋友,他們很可愛也很勤勞,在他們眼裡幹一天活,吃一天飯就是最開心的事,聊聊吃喝拉撒睡就是最大幸福,但我的思想也變得越來越狹隘,甚至一度覺得這樣也挺好。

二是下屬眼裡無上級,跟上級接觸太近也就發現了上級的缺點。表演期間跟上級住一起,他的工作就是每天躺在床上手機遠程指揮讓我完成一些事,每天倒是能五六點起床看看劇,沒事用隨身帶的電飯鍋煮煮飯,出差的日子好不愜意,環境如此,我工作結束後也只想看手機躺床,說是頹廢也不為過。

一群人可以走更遠,但一群人也可以把你帶偏。

思考許久發現,當一個人不再學習時,離危機也不遠了。加上自己沒目標和沒想法,盲目聽從別人的安排時候,很難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馬克思說過: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方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備用名言: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是他的能力,而是他的選擇。——哈利波特)

你會不會因為別人推薦,選擇了自己都不知道喜不喜歡的工作。

你會不會因為某家公司工資高,放棄成長性更高的公司。

你會不會因為對金錢的盲目追求,停滯了自我成長。

人最痛苦的不是你成長不了,而是你本可以成長。


經歷了這些,我終於明白什麼是個人價值

03.少走彎路,為價值買單


第二份工作辭職後,因為沒有一技之長,很難找到工資相對比較高的工作,我海量投遞簡歷卻漫無目的。

後面經朋友介紹,可以嘗試技能培訓,找到培訓機構後,我決定去之前掙扎了很久,聽過很多人的意見,大多數人是保持不支持的態度,一是沒錢(學費一萬二),二是培訓都是騙人的。

後來我分析了兩種情況,一種是如果我不去培訓,先找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之後,然後每天自學,於是先我嘗試這個方案,自學三天我遇到一個問題,自學的成本很大,一是時間成本,二是沒有系統的學習,效果很差,三是我不知道我要學到怎樣的程度才可以。

另一種情況,如果我去培訓,那我會產生兩種結果,第一種是真的被騙了,那只是比糟糕更糟糕一點而已,第二種是我真的學到技能、順利工作並且有學習空間。三天後,我決定不聽任何人的建議,借了筆錢學習。實際上因為自己的決定和我知道沒有退路的覺悟,我學得很認真,最終順利找到高薪工作。

不要在不懂某一個領域的時候去自學,因為你無法分辨哪些是好哪些壞,哪些適合你,沒有一個完整的基礎系統,會花費大量的時間且容易走彎路。

知識付費,實際上就是花錢買時間。

《富爸爸窮爸爸》說:人最大的財富是我們的大腦,金錢不是財富。

有人說這是娛樂至死的時代,看見口紅買買買,看見包包買買買,看見AJ買買買,看到知識付費就再考慮考慮。

多給大腦充充值,捨不得花錢,套不著價值。現在我才意識到學習帶來的個人價值增長遠遠比金錢更重要,金錢只是價值的衍生品。

哈佛前校長德里克·博克不是說過:假如你覺得教育的成本太高,試試看無知的代價。


經歷了這些,我終於明白什麼是個人價值

04.尋找難以逾越的“鴻溝”


僅僅有一份相對高薪的工作,我還是感受到焦慮,我不敢想象只有一份普通工作的收入在未來是一件多危險的事情,《富爸爸窮爸爸》提到一個概念——老鼠賽跑,大多數人的生活是這樣,工作賺到錢———產生慾望——為慾望買單——工作賺錢,就像倉鼠在跑輪上跑一樣,跳不出這個循環。

後來有幸學習理財知識提到的公司護城河(不可替代性),投資就是要選擇那些不可替代性強的公司,只有這樣的公司才能源源不斷地創造利潤。

同樣,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個人成長遠比金錢來得重要,好比粥老師的寫作能力,巴菲特的投資之道、鍾南山的醫學造詣等等,同個領域的人即便現在奮力追趕,要超越他們所付出的努力會比他們初出茅廬時多得多,這些就是一種可持續提高不可替代性的能力。

這種個人成長的反饋就像指數一樣,前期慢到你想放棄,但一旦堅持下來,你所有的努力將來的價值會越來越大。


經歷了這些,我終於明白什麼是個人價值

理財圈有這麼一個90後的真實故事,幾年前他曾經是某500強IT工程師,機緣巧合遇到一家理財平臺,深知未來財務自由不能僅靠打工的他,開始了入門學習,有了基本框架知識後他開始自學投資3年,從13年投資到16年時,擁有人生的第一個100萬,最終成為平臺股票分析師並且著手開發新的課程。

後來因為看不慣學院派故作高深的姿態,所以工作之餘在個人公眾號上發表文章。希望讓投資更有趣、更接地氣,讓普通人獲得工資外收入。

之後又遇到知識付費的大浪潮,創立了自己的知識星球,799元的星球付費人數1萬+,數字還在增長中,年紀輕輕早已實現財務自由,但人家卻還在不斷自我成長。

這位師兄活生生演繹了什麼是馬太效應(強者恆強),優秀的人只會得到更多青睞,抓住到更多的機遇,想追上都難。

人生就是這樣,你以為是一場馬拉松,但人家目標清晰,定位清晰,把馬拉松當短跑,把你甩開的不只是一條街。

我深受鼓舞,近一年我也意識到問題的存在,開始思考我的目標,我的定位,我的價值,慢慢地開始規劃並執行,尋找到了那讓人難以逾越的鴻溝,並且要越挖越寬。

世界最遠的距離莫過於別人已經挖好了鴻溝,我在這頭,你卻在那頭。

05.極致熱愛,放大價值


打到自己要的價值所在,接下來就是要去放大價值。

《我和科比的訓練故事》,其中講道:在備戰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羅伯特和美國男子籃球隊一同來到拉斯維加斯集訓。在隊員們合練的前一個晚上,羅伯特忙了一天,正準備上床休息。這時候是清晨三點半,他的手機竟然響了起來,原來是科比,他在電話那頭客氣地問:“我想知道,你能否幫我做點體能訓練?”科比的請求真誠而熱忱。

羅伯特沒有拒絕,來到訓練館,卻吃了一驚:科比早已到達訓練館,而且自己練得渾身是汗,簡直像剛從水裡爬出來!在羅伯特的指導下,科比一直訓練到早晨6點。羅伯特有些堅持不住,兩人只好分別,而科比則繼續去練習投籃。

當天上午11點,羅伯特去訓練館指導全隊合練,竟然發現科比仍然滿頭大汗在練習投籃。羅伯特特別感動,問:“你什麼時候結束?”科比投出手中的籃球,一下命中,這是他當天投中的第800個球,然後回答:“這不就結束了。”

羅伯特書中的這次記載,只不過是科比漫長運動生涯中的一個片段。其實自從進入NBA後他每天都是這樣,當大多數人還在睡夢中時,他已出現在湖人隊的訓練房中了,不過並非常常有訓練師指導。

科比說“做你所熱愛的事情,當做到這一點時你會為了它拼盡一切。10多年過去了,洛杉磯早晨4點的黑暗仍然沒有改變,但我已變成了肌肉強健、有體能、有力量、有著很高投籃命中率的運動員。”


經歷了這些,我終於明白什麼是個人價值

喬布斯說過:你必須找到自己鍾愛的事業,鍾愛你所做的工作,如果沒有就繼續尋找。

雷軍也說過:創業的第一原則是熱愛你所做的事。

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幫你找到個人價值,如果有,那就是熱愛。

願你能追隨自己的心,找到那一份熱愛,拼盡一切,創造專屬於你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