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與奧地利的建國史

一、普魯士的建國史

一、由勃蘭登堡邊境伯起家

普魯士王國的最早起源,是從勃蘭登堡邊境伯發展而來。早在十世紀時,神聖羅馬皇帝為了防禦斯拉夫民族的寇擾東疆,就特別在勃蘭登堡設置邊境伯。後來這個勃蘭登堡邊境伯,屢次擊退入侵的斯拉夫人,佔有易北河和奧得河之間土地,輸入基督教開發文化,到了13世紀國力更加強盛。1356年,神聖羅馬皇帝查理四世頒佈黃金詔書,把勃蘭登堡邊境伯列為七大選帝侯之一,從此,勃蘭登堡才成為神聖羅馬帝國內部的一大諸侯。1410年,霍亨索倫家族的腓特烈六世繼承勃蘭登堡選帝侯以後,勃蘭登堡的勢力就更加強大了。到了西吉斯蒙德當政時代,勃蘭登堡更凌駕其他諸侯之上,對外大肆擴張領土,例如在1609年合併了漢堡,到了1618年更繼承了普魯士公國的領地


普魯士與奧地利的建國史

綠色為勃蘭登堡,紅色為普魯士


原來普魯士這個名稱,是專指波羅的海東岸維斯杜拉河東岸之地。到了13世紀,條頓騎士團擊敗佔據這裡的蠻族而加以統治,成立條頓騎士團國。到了15世紀中葉,波蘭國王征服了普魯士地方,並且在1466年跟條頓騎士團訂立《第二次託倫合約》,把西普魯士佔為己有,然後把東普魯士封給條頓騎士團。到了阿爾布雷希特接任第37任條頓騎士團大團長時,阿爾佈雷斯特接受馬丁路德的勸告,在1525年改天主教為新教,將騎士團國世俗化,娶丹麥公主為妃,自立普魯士公國,領有條頓騎士團的所有封地,但是仍然承認波蘭為宗主國。


普魯士與奧地利的建國史

條頓騎士團國


二、弗里德里希大選帝侯

1640年格奧爾格·威廉死,由其長子弗里德里希·威廉繼承勃蘭登堡選帝侯兼普魯士公爵。弗里德里希雄才大略,為人沉穩,對勃蘭登堡和普魯士的處狀十分不滿,於是就對外採取強硬政策,把領內的瑞典軍隊和神聖羅馬軍隊通通驅逐出境。並且根據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除了勃蘭登堡和普魯士的舊領土外,又獲得哈爾伯施塔特、明登、以及波美拉尼亞。


普魯士與奧地利的建國史

分裂的德意志邦國


然而勃蘭登堡本土與克里夫地方以及普魯士地方,彼此之間不但風俗民情各不相同,而且各有各的獨立議會、獨立兵制、以及獨立行政機構,根本不像一個統一的國家。因此弗里德里希勵精圖治,廢除了各地方的單獨議會,組成了一個統一的中央政府。接著又廢除地方兵制,採取國民兵制,自己親自掌理役政,於是普魯士王國才逐漸統一。到了1655年,瑞典國王卡爾十世對波蘭宣戰,第二次北方戰爭爆發,弗里德里希·威廉就利用這種國際間的矛盾衝突,憤然脫離波蘭結好卡爾十世,與瑞典軍隊合作,大破波蘭軍隊,迫使波蘭放棄對普魯士的宗主權。於是弗里德里希就以東普魯士為自傢俬領,開始建立一個完整獨立的普魯士公國。


普魯士與奧地利的建國史

大北方戰爭前各國形勢


從此他就銳意國政,為了連接易北河和奧得河開鑿運河,使國內農田大獲灌溉之利。尤其是到了1685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廢除《南特敕令》,不計其數的法國實業家和商人逃亡國外,因此弗里德里希就敞開國門,迎入兩萬多法國這種宗教難民,把他們統統安置在首都柏林,對普魯士的工商業有極大的貢獻。

三、腓特烈一世

1688年弗里德里希·威廉死,由其子腓特烈三世繼位。腓特烈三世是個野心很大的人,他利用普魯士已有的四萬五千方英里的土地,一面與波蘭爭鬥,一面充實國庫,提高國家地位,準備他日後的雄飛壯舉。腓特烈三世認為,荷蘭奧蘭治家族的威廉三世當了英國國王,而薩克森選帝侯奧古斯特二世也成為了波蘭國王,因此也想仿照這種先例,把普魯士從公國升格為王國。正好這時1701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爆發

,神聖羅馬皇帝利奧波德一世為了對抗法王路易十四,就極力拉攏腓特烈三世加入戰團,條件是允許普魯士公國升格為王國。腓特烈三世欣然同意,立刻出兵與神聖羅馬軍隊合同作戰。同年1701年1月18日,在柯尼斯堡正式升格為普魯士王國,而腓特烈三世也就變成了普魯士王國的第一位國王,這就是普魯士史上的腓特烈一世。普魯士雖然變成了王國,但是由於是一個新興小國,歐洲列強並不以平等外交禮節相遇,只把它看作三流以下的衰弱小國。到了1713年4月11日,結束西班牙王位戰爭的《烏德勒支和約》簽訂,才明文規定各國正式承認普魯士為王國。腓特烈一世對於學術文化的保護不遺餘力,1694年創辦哈雷大學,兩年後又創辦柏林美術學院。到了1701年又接受萊布尼茨的建議創設學士院。


普魯士與奧地利的建國史


四、腓特烈·威廉一世奠定富強基礎

1713年2月25日腓特烈一世死,由其子腓特烈·威廉一世繼位。腓特烈·威廉一世一反他父王豪奢的作風,勤儉治國,努力全民生產事業,使普魯士面目為之一新。但是他矯枉過正,以致使他變成一個有怪癖的暴君。腓特烈·威廉一世是普魯士有名的節儉王,他把以前27萬銀元的王室經費,自動削減到55000銀元。他在普魯士經濟建設方面,更是大刀闊斧雷厲風行,例如嚴禁外國商品的輸入和本國羊毛的輸出,限令人民一律使用國貨。他為了減輕人民的租稅負擔,首先裁汰政府冗員,然後在嚴加管制國庫的支出,結果使普魯士財政大為好轉,不但能收支平衡,而且有了鉅額存款。於是他就利用普魯士的雄厚財力,大肆擴充武備建立國防軍成為歐洲一支最精銳的武力。腓特烈·威廉一世不但勤儉出名,而且有很多非常奇特的怪癖。例如他特別喜愛身材魁梧的軍士,因此他選拔了2400名壯漢,編練了一支巨人擲彈兵團。他為了網羅這些人高馬大的巨人,不惜花費巨量的金錢與時間,除了從自己國人中選拔外,還到歐洲各國去招募。如果用正當的方法不能得到,就用種種欺騙誘拐的方法高價收買。腓特烈·威廉一世也非常重視教育,在他在位的27年間,一共創辦了1000多所學校,強制推行普通國民教育。此外他又發展殖民事業,以為國家培養長治久安的基礎。在對外政策方面,他參與了大北方戰爭,1713年佔領前波美拉尼亞的一部分。接著在1720年又跟瑞典講和,獲得前波美拉尼亞的另一部分,以及沃林、烏澤多姆兩處島嶼。

就因為腓特烈·威廉一世如此銳意內政外交,所以經他27年間的勤儉統治,使普魯士國富兵強,領土擴充到64400方英里,人口增加到250萬,國庫剩餘存款達900萬銀元之多,而奠定了他兒子腓特烈大帝雄霸東歐的政治基礎。

二、奧地利的建國史

一、哈布斯堡家族身兼數帝王

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是神聖羅馬帝國史上最有名的王族。這一個家族起源很早,名稱是從瑞士阿爾高州布魯格鎮附近的山城哈布斯堡而來,意思就是鷹城。所以後來奧地利的軍旗都畫有一隻老鷹。哈布斯堡家族的始祖名叫Guntram der Reiche,他在950左右以鷹城為根據地擁兵自雄,領有瑞士的萊茵河上游和中部瑞士地方,從此就成為神聖羅馬帝國東南部的一大領邦。到了十三四世紀,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地逐漸增加,到了1438年,更取代盧森堡王朝而正式君臨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家族第一個世襲皇帝的,就是阿爾布雷希特二世。到了1740年查理六世的斷絕哈布斯堡家族皇統,總共是13帝302年。

在整個神聖羅馬帝國時代,奧地利一直算是帝國裡面眾多封建諸侯之一,通常都稱為奧地利大公國。奧地利大公國跟神聖羅馬帝國的關係就如同一個國家的地方行省和中央政府,所不同的是奧地利大公被選為羅馬皇帝以後,一方面是全德意志聯邦的名義統治者,一方面仍然是奧地利大公國的實際領主。所以在德國史上,常常把奧地利與德意志混為一談,而且有人更把德皇稱為奧皇

早在14世紀初葉,奧地利的舊領瑞士,以農民為中心展開獨立運動。奧地利為了鎮壓瑞士,就結納非常富庶的勃艮第公國。當時的勃艮第是尼德蘭的統治者,1477年勃艮第解體,奧地利才順理成章的領有了尼德蘭。到了1494年,神聖羅馬皇帝兼奧地利大公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又運用婚姻政策接納西班牙王室,結果他的孫子查理五世就建領了西班牙國王。如此一來,所有西班牙的新大陸等海外領土,又都順理成章的變為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土,而締造了一個強大無朋的哈布斯堡世界帝國。哈布斯堡家族不但在西歐獲得了空前發展,就是在東歐也有驚人的膨脹。例如1463年,奧地利又獲得了匈牙利王國的繼承權。到了1515年,神聖羅馬皇帝由於批准託倫條約,承認波蘭對普魯士的宗主權,使奧地利獲得包括西里西亞、摩拉維亞在內的波西米亞王國繼承權。

1526年,奧斯曼帝國大舉入寇東歐,匈牙利國王拉約什二世戰死莫哈奇,結果哈布斯堡家族的奧地利大公就成了匈牙利國王兼波希米亞國王

二、帝國雖然解體,本家反而興隆

哈布斯堡家族與富庶的西班牙王國結合為一,雖然獲得了空前龐大的海外領土,但並沒因此而惹出什麼國際糾紛。不過在繼承勃艮第公國遺領後,卻跟法國鬧起嚴重的對立,而給哈布斯堡家族招來無窮後患。就是是在領有匈牙利以後,哈布斯堡家族並沒有阻擋住奧斯曼人的入侵,甚至就連首都維也納也籠罩在奧斯曼人的鐵蹄之下。由此觀之,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其領土固然獲得了無限膨脹,但是卻也為哈布斯堡家族招來很多麻煩,就某種觀點來說可謂福禍參半。

到了1517年,宗教改革運動爆發,哈布斯堡家族的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利用德意志邦國各舊教諸侯的力量,平定了鬧了很久而又嚴重的農民暴動。戰後各舊教諸侯又跟各新教諸侯鬧對立,不得已他才在1555年跟各諸侯妥協訂立《奧格斯堡宗教和約》。這個和約的成立,顯示了哈布斯堡家族的衰弱,因此1556年查理五世退位後,哈布斯堡家族就分裂為二:

一是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由查理五世之弟斐迪南一世繼承,統治整個神聖羅馬帝國以及奧地利大公國;二是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由查理五世之子腓力二世繼承,統治整個西班牙王國以及其新大陸等所有海外領土。不過尼德蘭、法蘭斯孔德等地仍然歸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統治,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則以奧地利、匈牙利、波西米亞等東南神羅領土為基礎。

奧地利以一個小公國而擁有如此龐大的領土,而且各領地人民的語言、風俗、習慣又極為複雜,要想完成緊密劃一的統治實在很難。所以歷代的奧地利大公,除了照例被選為最尊榮的神聖羅馬皇帝之外,還自用波希米亞國王、匈牙利國王等各種身份,來統治他們散佈全歐各地的廣大領土

在整個17世紀,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出身的神聖羅馬皇帝,其中心目標是放在德意志帝國,就是努力於德意志帝國的統一,希望能建立起一箇中央集權大帝國。可是由於三十年戰爭的結果,以致使德皇這一理想完全破滅。不過德意志帝國雖然形同解體,但是作為本家的奧地利,在三十年戰爭後卻獲得很多好處。

一則因為奧地利跟很多歐洲皇家都有婚姻關係,二者奧地利仍然居於舊教代表者的優越地位,所以在東南歐仍然具有舉足輕重之勢。


普魯士與奧地利的建國史

查理六世


不過到了查理六世,卻又給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帶來空前未有的危機,因為查理六世沒有男性子嗣,只有兩個女兒。他為了避免重蹈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覆轍,就制定了一個新皇位繼承法,規定由他的大女兒

瑪麗婭·特蕾莎繼位。可是事與願違,後來瑪麗婭·特蕾莎一即位,就爆發了有名的奧地利皇位繼承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