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寶園告訴你:“你這麼做是錯的”讓孩子“試錯”才是他成功關鍵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把最好的給孩子。在成長的路上也是,能給到孩子的,父母絕不吝嗇,也絕不會為難孩子。儘管有很多人說窮養孩子,但是在養娃的時候,真的這樣做的人也非常少。能給到孩子的便利,父母也會盡力去做,給孩子爭取更好的生活、學習環境。

但是這樣真的是對孩子好嗎?

父母為孩子做了很多事,但並不是所有事情,都會對孩子起作用、對孩子好的。

無論是成長還是學習,其實是沒有捷徑可走的,如果父母不分情況,一味的給孩子創造便利情況,讓孩子少走很多路,結果不僅對孩子自身沒有好處,對整個家庭來說,都會變成矛盾和痛苦:

父母給孩子創造的學習環境

父母們都希望給孩子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只要孩子肯學習,父母會讓家裡所有人保持安靜、不用讓孩子做任何家務勞動、給孩子做各種食物、給孩子各種關心……

彷彿孩子開啟了學習模式,他就是家裡的大功臣, 這樣反而會產生很多負面影響:

①孩子對學習看的過於“重”

悅寶園告訴你:“你這麼做是錯的”讓孩子“試錯”才是他成功關鍵

孩子是應該看重學習,但是不能把學習當成生活中的唯一。

我們經常說“高分低能”、“除了考試,什麼都不會”,這其實都是父母給孩子創造了學習的便利造成的。孩子看“重”學習,還會有一個問題,會讓孩子在學習上感到壓力,從而產生逃避、不想的想法,不敢去輕易觸碰。

學習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是在學生時代,佔據的比重比較大,而不是“生活中只有學習”。

②孩子恃“學習”而驕

也就是說,父母看重學習,而孩子因為父母的態度,把“學習”當做要挾父母的籌碼。

很多東西,本來是該孩子通過努力得到的,現在我們自然而然的送到孩子面前,卻讓孩子產生極大的反感。

在孩子2歲第一個叛逆期的時候,孩子就渴望著自己照顧自己,自己穿鞋、穿衣、吃飯等。

父母覺得“孩子還小,等他長大再做這些事情吧”,父母給孩子穿衣、穿鞋,喂孩子吃飯,給孩子收拾弄髒、弄亂的房間和玩具,讓孩子處在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舒適、便利的環境中。

這樣會讓孩子缺乏獨立能力,也會抑制孩子的成長。

悅寶園告訴你:“你這麼做是錯的”讓孩子“試錯”才是他成功關鍵

很多育兒專家在分析“孩子3歲仍舊不會說話”都提到過這樣一個原因:父母給孩子的便利,讓孩子不用開口就能得到滿足,他會覺得沒必要開口講話。

父母脫離孩子本身,去要求孩子完成“父母的任務”,這本身就是“本末倒置”。

這也就需要父母要剋制自己幫助孩子的慾望,也要能聽到孩子的內心想法和需求,這樣才能更好的滿足孩子,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1、父母要剋制自己幫助孩子的慾望

從孩子出生之後,父母就難以剋制想要“幫助”孩子的慾望,特別是媽媽。

父母總是希望把孩子眼前的路鋪平,讓孩子走的更順利,卻忘了孩子成長需要過這些彎彎道道、需要繞遠路才能體會到終點的美好。

悅寶園告訴你:“你這麼做是錯的”讓孩子“試錯”才是他成功關鍵

①允許孩子做錯事,給孩子試錯的機會

②讓孩子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孩子什麼時候應該學會說話

2、父母要能聽到孩子的內心和需求

作為父母,總是會有這樣的想法“我要用我的經驗,告訴我的孩子,讓他少走彎路”。

父母在日常中的方方面面控制孩子做“錯誤的事情”,比如說愛美打扮、不準看學習無關的課外書等、拆玩具和電器等。

但是父母認為錯誤的事情,在現在的社會並不一定是錯誤,比如說愛美打扮帶來的審美觀,在現在社會中具有無可替代的優勢。

悅寶園告訴你:“你這麼做是錯的”讓孩子“試錯”才是他成功關鍵

①尊重孩子的想法,並且引導

②降低自己作為父母的“優越感”

父母給孩子的便利太多、捷徑太多,反而會讓孩子忘記他本身存在的意義。

孩子是為了他自己而活,而不是為了父母而活;父母也是為了自己而活,不是為了孩子而活。孩子和父母之間,存在的互相引導、互相幫助、互相愛的關係,但是都沒辦法替對方活著。

最後,悅寶園小編想說:少給孩子捷徑,多讓孩子自己去體會生命的意義和成長的過程,是父母給孩子的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