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国高级外交官:中国不断在危机中自我完善

【侨报讯】4月9日,前美国高级外交官苏珊•桑顿(Susan A. Thornton)在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发布评论文章,全文摘译如下:

美中两国因全球性新冠疫情而展开的口水战实在令人沮丧。现在应该是向丘吉尔学习奉献“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 的时候,而不是指手画脚和进行无端抨击。我们的社会是有恢复力的,我们无疑会渡过难关,但推特(Twitter)上的每一句攻击都在为大家携手克服悲剧设置障碍。

前美国高级外交官:中国不断在危机中自我完善

2018年6月30日,职业外交官、东亚和太平洋政策高级官员苏珊•桑顿宣布她将于7月底退休。(图片来源:美联社资料图)

目前,美中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程度非常高,以至于双方都认为对方的举动是有意破坏、损害对方的利益,比如美国现在正在抨击中国向其他急需援助的国家提供医疗援助。

中国作为第一个面对这种疾病的国家,现在有能力生产大量的个人防护装备,并运送至其他国家。

而我们仍处在疫情的严重期。此时,美国和其他国家选择敲响警钟,他们担心中国可能从这场危机中获益。一些人担心疫情将动摇世界秩序,实际上这些恐惧被无限放大了,中国只会像过去一样利用危机来适应现状和改变自身。

一些人认为,中国呼吁“把危险变为机会” 是一种从他人的不幸中获益的阴谋。这是对中国古老励志格言的误读,这句话实际上的意思是“危机”这个汉字词语在字面上是由“危险”和“机会”两个字组成的。

比起这些,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是如何学习和改进的。

2003年非典暴发时,我住在成都,虽然有很多人将非典和新冠肺炎进行比较,但很少有人强调中国从非典中吸取了教训。在经历了非典疫情之后,中国在疾病监测和卫生系统方面做了很多改进。

之后,中国经历过禽流感(avian flus)、H1N1、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 、埃博拉(Ebola)、兹卡(Zika)、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等许多流行病,它一直在改善自身。

诚然,在新冠肺炎疫情早期,中国出现过判断失误,但是与2003年非典疫情相比,中国的反应速度要快得多,令人欣慰。而且面对自己的失误,中国很可能会像过去一样弄清问题的真相,并再次做出改变。

在此情形下,外国人对于武汉的苦难表现出的冷淡反应让中国人感到震惊和不快,这是毫无疑问的。例如,《华尔街日报》的标题称中国是“亚洲病夫”,许多看到这一消息的中国人对此感到愤怒。在有无数人死于尚未研制出特效药的疾病时,这样做显然是低级趣味的。

西方许多人轻视中国的软实力和公共外交,但有迹象表明,中国一些人从这次危机中看到了改变中国公共外交的机会。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傅莹近日撰文称:“外界对中国的看法和判断,将随着中国自身话语和行为的改变而改变。”

另一位前外交官在一份关于中国应对新冠疫情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在早期的疫情应对中“暴露出了不足”,包括“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但中国正在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并进行纠正。我们应该知道,中国会在这场危机过后进行自我改进,但是美国会吗?(朱三景编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