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寶寶長大了,反而變得膽小了? 這3招讓寶寶輕鬆克服恐懼

文 | 明媚 、 編輯 | 徐蓉 、 插圖 | 姚菲

寶寶長大了,不僅可以跑跳起來,還會說不少的話。只是怎麼長大了反倒膽小了呢?聽到下雨聲,他會喊“怕”;看到噴泉,他會喊“怕”;有時看到一些大的物體,他也會喊“怕”。他為什麼會如此這樣膽小?父母怎樣才能幫到寶寶?

為什麼寶寶長大了,反而變得膽小了? 這3招讓寶寶輕鬆克服恐懼

為何寶寶變膽小?

長大了

2歲後的寶寶已經從無知無畏上升到認知能力提高的階段,他開始似懂非懂地明白危險了。 如喝水被水杯燙到後,他會認為水杯會咬他;燈 光下的影子,由過去的好玩而覺得可怕了......這些都是長大後的恐懼,也是成長的必經階段。

忽視或否定他的感受

當寶寶碰到一些他認為可怕的情景,比如快速移動的物體,嘈雜的聲音,陌生的環境...... 他就會感到緊張害怕。如果父母不及時給寶寶解釋,而是忽視或否定寶寶的感受,例如對寶寶說 :“ 這有什麼好怕 的? ”或“你怎麼這麼膽小。” 他會覺得自己不應該有這樣的感受或者 “爸爸媽媽不明白我”。如此一來,他的恐懼情緒會慢慢積累,進而變得更加膽小。

為什麼寶寶長大了,反而變得膽小了? 這3招讓寶寶輕鬆克服恐懼

恐嚇的方式教育

有的父母經常用嚇唬的方式讓寶寶聽話,例如媽媽會對寶寶說“你要是再不乖,大灰狼就要 來吃掉你”“別鬧了,再鬧壞人會把你抓走”...... 兩三歲的寶寶對生活還是很陌生的,對媽媽的話沒有分辨能力。如果寶寶總是受到這樣的恐嚇, 就會逐漸失去安全感,變得膽小怯懦。

過度保護

父母對於寶寶的過度保護與擔心,會無意識地給他傳遞了負面信息。媽媽謹慎地盯著寶寶的一舉一動,稍有異動便會發出禁令,伴隨著誇張的聲音告訴孩子“動不得”!對寶寶來說,彷彿生活在一個不安全的環境中,因為他無法預料哪些舉動會遭禁止。

從容媽媽來支招

體諒他的害怕

寶寶怕黑、怕水、怕高等情況,都是很正常的。這並不意味著寶寶有什麼不對,不能說寶寶 “膽小”,而是他還沒有適應新的環境,需要掌握新的本領。因此,當寶寶表現出害怕時,父母要溫和地和他說話,輕輕地拍拍他或緊緊地抱住他,這樣做會讓他感到安全,也就不會顯得那麼膽小了。

人為恐懼要杜絕

寶寶對於父母說的任何話都是非常相信的,因此父母在和寶寶溝通時不要將恐懼裝進寶寶的心裡。細心觀察,幫他找到害怕的源頭,並和他一起克服當時的害怕情緒。例如寶寶怕打雷,那就摟著他戲說“這和花炮聲一樣”,還可以一直陪伴他入睡,慢慢克服這種害怕的情緒。

為什麼寶寶長大了,反而變得膽小了? 這3招讓寶寶輕鬆克服恐懼

多遊戲,巧鍛鍊

父母可以設置一個安全的探索環境,放手讓寶寶自由玩耍,鍛鍊他的膽量。在戶外和小夥伴們一起玩 時,父母要鼓勵他嘗試玩泥巴、沙子這樣“髒髒”的東西。在草地上打滾兒,在坡面上追跑都是寶寶愛玩的遊戲,也都需要一點勇氣。父母給寶寶這樣的機會去鍛鍊,他嘗試的次數多了,也會更加好地控制自己遊戲中的力度,自信心漲起來,膽子也會隨之大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