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的《春江花月夜》不输张若虚,但却无人知晓

我们都知道,一提到《春江花月夜》,大家一定会想到张若虚。闻一多先生曾评价《春江花月夜》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甚至还有“孤篇压倒全唐”的美誉。在众多诗词中,《春江花月夜》绝对称得上是一颗遗漏的明珠。

隋炀帝的《春江花月夜》不输张若虚,但却无人知晓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如此高的评价使《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广为人知。似乎已经成为张若虚的“个人品牌”。但其实在张若虚之前,隋炀帝杨广也写过两首《春江花月夜》,就不如张若虚走运了。虽称不上家喻户晓,但其诗不输张若输。

隋炀帝的《春江花月夜》不输张若虚,但却无人知晓

《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傍晚时分,江面风平浪静,远远望去似乎稳稳不动,岸边到处是正在盛开的春花。月亮随着流波滚滚,星光随着潮水汹涌闪烁。

《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二)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春夜的露水含着淡淡花香,点点月色荡漾在小潭的水波里。不知道面前的水潭是通往哪里,如果是汉水就有缘碰到汉水女神,如果是湘水,就有缘碰到娥皇女英。


隋炀帝的《春江花月夜》不输张若虚,但却无人知晓

在隋朝历史上,杨广不仅是一个皇帝,还是一个文学家,他的诗写得好,后世称赞也很多。单看《春江花月夜》就可看出杨广的功力,寥寥四句诗,将春江花月夜收纳其间,绘出一幅江月胜景图。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缓缓读来,如欣赏清秋月夜之画,风致婉然。此句好在平实,一个“将”字,一个“带”字,都是比较虚的动词,不会破了月明星稀的安稳美感。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隐娘初读到这一句,眼前仿佛出现一个画面, 潮水荡漾,星子闪烁,四周无声,只有潮水的声音,静美无限。

隋炀帝的《春江花月夜》不输张若虚,但却无人知晓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

在政治上,杨广是一个失败的统治者;但在文学上,杨广却是一个优秀的文学家。杨广将这首诗的风格展现得丽而不艳,柔而不淫,有正言之风,同是不失雅语之气。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黄昏远眺长江岸,暮霭沉沉,江水浩淼。“平不动”是水波不兴。江面平坦宁静,江边春花如火,开得满满当当。

隋炀帝的《春江花月夜》不输张若虚,但却无人知晓

他写春夜潮生,江水滔滔。“将月去”,“带星来”将水波激荡,月星交辉的情景写得极宏大,于写景的壮阔中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杨广的《春江花月夜》,短却至美。

将杨广的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作比较,可清楚地看出其描写春江花月夜景是受到本篇启示的。“明月”、“潮水”的意象和意境颇有共通之处。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杨广这首诗在描绘春江花月夜花开景色这方面,具有开先河之功,起了示范之用。

隋炀帝的《春江花月夜》不输张若虚,但却无人知晓

谈到杨广,抛开我们熟知的帝王一面,当年也算是一个沉迷诗词的文学青年。史载每有所作,总要找当时的文坛才俊征求意见,“俟其称善,然后方出”(《隋书·文学·庾自直传》),不可谓不喜爱,不可谓不用功。

他在这方面的追求,也得到了后世的认可,普遍认为他在中国诗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虽然《春江花月夜》,不能够流传到家喻户晓,从某方面而言,也算是得到一种安慰。清人沈德潜认为杨广“能作雅正语,比陈后主胜之”(《古诗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