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精髓中的“雅緻”格調:士人的內斂心態與多彩歷史的別緻調和

春末夏初,正是百花齊放、色彩繽紛的季節;自然界裡的色彩如此豐富,為何淡雅別緻的色調一直佔據著我國古代色彩的主流呢?

在各類具有明顯古典國學文化意境的影視、設計作品與工藝品上,我們都能從中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東方色彩”,有飽和熱烈的、也有清雅恬淡的,這一濃一淡的色彩區別,正是“張揚與內斂”的色彩表現。

古典精髓中的“雅緻”格調:士人的內斂心態與多彩歷史的別緻調和

“張揚”從來都不是傳統國學文化裡的主流

然而稍加對比後我們就會發現,“雅緻”格調在我國的國學文化中一直如影隨形,而那些飽和、熱烈的色彩則一直高高在上,似乎與民間沒多大關係。

我國著名導演張藝謀就諳熟這些“東方色彩”的運用,在他的古裝電影畫面中,或濃烈、或淡雅的色彩都一一對應著各歷史年代與應用場景,這當中其實有著頗深的歷史淵源,絕非單純“為了好看”。

古典精髓中的“雅緻”格調:士人的內斂心態與多彩歷史的別緻調和

電影《英雄》裡的服飾就對應著當時各諸侯國的“國色”

眾所周知,我國的古典文化體系由皇家與士人所構成;皇家都有自己欽定的“國色”、依附皇家又必須保持內斂的士人們就唯有在“國色”與其他自然色彩之間另闢蹊徑,恰恰是這當中豐富的“中間色”,最終構成了一種極為雅緻的“東方色調”。

如果不瞭解這類色調的成因,在接觸國學文化、欣賞古典藝術時就會缺乏章法,僅僅淪為“看官”了!

隋唐之前:“五行”定義帶來的色彩禁錮

早在周朝時候,天子們皆身披青衣、百官們則根據官階等級、依禮穿著“青、赤、黃、白、黑”等一系列正色衣服,這當中的規定都被記錄在《禮記·玉藻》當中,文武百官不得隨便僭越。

古典精髓中的“雅緻”格調:士人的內斂心態與多彩歷史的別緻調和

層級分明的先秦服飾顏色

那時候的衣服顏色均在坯布之上染色而成,能染出的色彩非常有限;朝廷裡按尊貴等級規定了這些顏色的使用範疇後,百姓們在生活中就“黯然無色”了!即便自然界的色彩再豐富,一來缺乏成熟的染色技術、二來有禮法的侷限,屬於老百姓的就只剩“灰、黑、白”三種顏色。

東周時“禮崩樂壞”後,各諸侯國為了彰顯自己的個性地位,紛紛制定出自己的“獨有顏色”,假如有某小國家跟自己“撞色”,因此“給你點顏色看看”引發戰爭也是有可能的。在各類“撞色”的矛盾磨合中,齊國的紫、楚國的黃、燕國的藍、韓國的綠、趙國的紅藍相間、魏國的紅、秦國的黑……以上色彩逐漸被各國互認後,“身為此國人、勿披彼國色”,成了戰國時期老百姓們的“生活常識”。

今天的我們都知道、“紫黃藍綠紅”等顏色疊加到一起後會是什麼顏色,那當然是黑色了!所以,當時的秦國估計就在心裡暗笑:“天下遲早都是我們秦國的!”後來的事實果然如此,秦統一天下後,“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史記·秦始皇本紀》),從此,秦國所規定的黑色就被附加上了五行定義。

古典精髓中的“雅緻”格調:士人的內斂心態與多彩歷史的別緻調和

秦統一天下,六國的“國色”統一歸黑

五行學說由鄒衍提出,他的這套理論本身就矛盾重重,根據這定義帶來的色彩禁錮也給後世帶來了不少麻煩。漢代秦後繼續沿用秦制,根據五行定義,漢朝一開始也只能“水德,尚黑”;賈誼等人編出“赤帝子滅秦”後,又改為“火德,尚紅“;董仲舒推行儒術時,又以“土克水”為名改為“土德、尚黃”。自漢武帝太初改制後,“漢應土德”就被確立了下來,王莽篡權後,光武帝劉秀再次打出“赤帝子”旗號,東漢時再次回到“火德,尚紅“之上。

由於黑、黃、紅三色在兩漢期間屢有變更,老百姓只好準備好三種顏色的衣服以備慶典之用;日常生活當中,自然還是隻有素色、即“灰、黑、白”可用。

唐宋之後:皇家壟斷了主色,民間的“中間色”由此誕生

兩晉期間天下四分五裂,隋文帝統一天下時以“東、南、中、西、北”的“中”自居,五行裡“中”為黃色,自此,隋朝又回到了“尚黃”局面。

古典精髓中的“雅緻”格調:士人的內斂心態與多彩歷史的別緻調和

早在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前,隋唐時的黃袍已為皇帝專用

唐因隋制同樣尚黃,唐高宗稱“天皇”、武則天稱“天后”時,以黃色為尊,紫色、紅色、綠色、青色為輔的官階尊卑體系也被寫進了《永徽格》裡面。“江州司馬青衫溼”,“青衣”說的就是官階最低的小官。

這時期的老百姓除了灰黑白色坯布衣服,褐色的麻質面料也開始廣為流行,因而“衣褐”者也成了老百姓的代名詞。我們經常在影視劇裡看到古人著裝上的繽紛色彩,除非他出自官宦人家,否則這就屬於嚴重的違法;即便是在生活富足的唐開元年間,民間當中其實還是沒什麼色彩可言的。

古典精髓中的“雅緻”格調:士人的內斂心態與多彩歷史的別緻調和

脫離了“青衫”,也就不會出現圖中意境

宋太宗時期又在唐朝基礎上、規定“胥吏、平民、商賈、工匠、占卜”等階層的百姓只能衣著黑與白,富賈人家也要愛美呀,黃紫紅綠青不能用,他們就在這些顏色與黑白灰之間調和出了豐富的“中間色”,反正人家有錢、付得起染坊的各種調色成本。

此舉自然也屬僭越,不過由於這些有錢人既無踐踏被壟斷的主色、“中間色”系列又存在黑與白的成份,官府在律例上也找不到嚴懲的條文,就唯有一邊加強教育、一邊睜隻眼閉隻眼放任這些“中間色”的存在了。

古典精髓中的“雅緻”格調:士人的內斂心態與多彩歷史的別緻調和

皇家壟斷了主色,百姓只剩下灰黑白可用

宋朝是一個重文的時代,民間裡讀過書但不曾為官的士人比比皆是。這些士人們深知色彩上的禮法侷限,一方面無法使用張揚的“皇家主色”、另一方面又不甘於生活中只有黑白灰,民間裡的這些“中間色”就成了他們彰顯個人情操的最佳選擇。

得體的“中間色”搭配,構建出的就是一種高雅別緻的格調,這也符合儒家文化體系下士人們的內斂個性。

士人們的內斂心態與“雅緻”格調的形成

“高雅別緻”不等於沒有彩色,它只是摒棄了飽和度高的色系,在“灰、黑、白”的基礎上稍稍兌以一點黃紫紅綠青之外的其他顏色,官府也就找不到太多懲處的理由。基於這些原因,我們就在古人的生活場景中看到大量淡雅的“淺褐色、淡金色“等色系,它們與自然界的各種高飽和度色彩結合起來後,就構成了一幅幅具有東方神韻的畫卷。

古典精髓中的“雅緻”格調:士人的內斂心態與多彩歷史的別緻調和

灰黑白為主的民間可用色彩

民間裡的古典園林主人多屬於一些隱退後的官員,依據他們所屬的官階,他們也可以在各中間色中添加某種主色,從而形成了按一定比例進行分配的主次色系。這樣的古人庭院流傳到今天,往往就成了古典建築藝術的瑰寶。如果沒有豐富的民間中間色系支撐,單憑這位退隱高官所能合法擁有的”紫紅綠青“主色,他又能勾兌得出怎樣的格調?

作為古代士人,尤其是宋明之後接受過程朱理學薰陶的文人,他們在思想上是嚴謹恪守儒家的內斂行為準則的。即便某人為一品高官出身、能合法地在家中使用紅色,基於內斂的心態,紅色在其中也多起到點綴的作用、而非喧賓奪主的用途。

在藝術理念上,一大片輔助的中間色,配以少量主色,這主色往往就能起到畫龍點睛之效,一位古人生活場景中的”雅緻“與否、跟他個人的情操修養往往是直接關聯的;只有那些跋扈者,才會恨不得將自己所擁有的紅紅綠綠都堆砌到一起、向人們炫耀其門庭的顯赫。

古典精髓中的“雅緻”格調:士人的內斂心態與多彩歷史的別緻調和

淡雅景緻與民間中間色的大量運用

由於各朝代都有不同的色彩禁錮,漢朝的民間是不應大面積出現“黑、黃、紅”的;隋唐宋明時是不應大面積出現”紫紅綠青“的。而黃色,就更是為皇家所獨有,清朝時的黃馬褂,更是直接以這樣的黃色昭示皇權,民間當中若使用這樣的黃色,那可是殺頭的死罪!

古典文化裡的“雅緻”體現,今日“東方神韻”的構成主體

當今的國學概念為基於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的一整套理念,所謂“高雅別緻”,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有不同的外在體現。比如在秦之前的戰國時代,我們就能在各國百姓的生活當中看到紅紅綠綠的繽紛顏色,基於該顏色下所構建出的“雅緻”,顯然就跟隋唐之後有所不同。

古典精髓中的“雅緻”格調:士人的內斂心態與多彩歷史的別緻調和

如此花花綠綠的衣服,基於的是哪朝歷史?

我們今天因應各應用場合去宣揚某種“東方神韻”,就需要根據具體內容、具體的歷史年代去策劃其中的顏色表現,一位精通國學的人,至少是不會犯下“讓秦始皇穿黃色龍袍、讓光武帝劉秀穿黑袍”之類低級錯誤的。

當然,忽略這一切歷史基礎,即便讓這些歷史人物穿上不應該的衣服也會“很好看”,那麼你幹嘛不將巴黎時裝週裡的衣服套到他們身上呢?按理說,那樣會“更好看”呀!

很可惜,現在許多古裝影視劇作品就經常在這方面犯下大量諸如此類的錯誤,某些地方在進行歷史文化或旅遊宣傳時,也會在展覽場館或宣傳海報上失去了雅緻感、甚至鬧出了國際笑話。

古典精髓中的“雅緻”格調:士人的內斂心態與多彩歷史的別緻調和

或濃烈或淡雅,“東方神韻”都需依照歷史本源而來

恰當的“東方神韻”,宣揚皇家氣勢時可以金碧輝煌、宣揚傳統文化則必須雅緻得體,這當中的“得體”就得依照歷史考據而來。

幾千年歷史當中雖曾湧現出繽紛的各種色彩,不過也不能因此就在古裝偶像劇中隨便堆砌,觀眾也許看不懂,但國學文化卻不是可以如此糟蹋的!

坊間五千年:來自四鄰八坊、涵蓋上下五千年的奇談史趣及文化話題。本號將堅持文章100%原創(部分圖片來源網絡,若存疑義聯繫即刪),持續為大家輸出選題豐富的文化史論內容;文字均親自碼出,觀點為個人見解,絕無任何映射行為,歡迎訂閱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