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謀略第一書《反經》:直指人心的15句話,男人一生至少讀一次

一部好書,猶如一個智慧的錦囊,它能帶給人們深思、感悟與教益。

在豐富、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反經》就是其中的一個瑰寶。《長短經》是唐代學者趙蕤編寫的一本縱橫學著作,亦稱為歷代有政績的帝王將相所共悉,被尊奉為小《資治通鑑》。

古代謀略第一書《反經》:直指人心的15句話,男人一生至少讀一次

《資治通鑑》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歷代帝王的統治術,也就是帝王之術,帝王之術最大的的特點就是隨勢而動,比如劉邦當皇帝后誅殺丁公。說他背叛項羽什麼的。

《反經》不能完全說成是陰謀一類的書籍。反經是涉及多方面的,主要介紹治國之術、用人之道、用兵韜略、權謀之術。

古代謀略第一書《反經》:直指人心的15句話,男人一生至少讀一次

怎樣說呢,我覺得資治通鑑是歷史書,讓領導者學習總結經驗教訓的。反經是百科類書籍,教會老百姓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更好的運用方法技巧。教人用反面去思考事物,讀這本書可以提高人反向思考的能力,可以避免人“只知其正,不知其反”,培養人舉一反三的能力

古代謀略第一書《反經》:直指人心的15句話,男人一生至少讀一次:


1.語而當,智也;默而當,知也。

出自《反經·釣情》。該講話的時候,講話恰到好處,這就是智慧,不該講話的時候則保持沉默,這也是智慧。

2.隨時變通,不可執一矣。

出自《反經·時宜》。做事要隨實際情況的變化而變通,不可墨守成規、執於一端。

3.心正而後身正,身正而後左右正,左右正而後朝廷正,朝廷正而後國家正,國家正而後天下正。

出自《長短經·德表十一》。心正而後身才能正,身正而後左右的人才能正,左右的人正了以後朝廷才能正,朝廷正了國家就正了,國家正了天下就正了。

古代謀略第一書《反經》:直指人心的15句話,男人一生至少讀一次

4.未信,則以為謗己。

(《反經·釣情》)

社交的藝術:還沒有取得對方信任,就冒然提意見,就會被認為是毀謗。

5.知人未易,人未易知。

出自(《反經·論士》)。瞭解別人不容易,自己讓別人瞭解也不容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學會換位思考,這樣才有利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6.世之聽者,多有所尤,多有所尤,即聽必悖矣。

出自(《反經·忠疑》)。信息的藝術:太愛聽別人彙報的人,思維易混亂,思維混亂了就會作出不好的決策。這類似今日碎片化閱讀時代,太多的信息反而讓你不知所從。

古代謀略第一書《反經》:直指人心的15句話,男人一生至少讀一次

7.刻意則行不肆,牽物則其志流。

出自(《反經·德表》)。修身的藝術:如果對自己要求太苛刻,行為就放不開;如果被物慾所牽,就容易隨波逐流。

8.人情必見於物,能知此者,可以納說於人主矣。

出自《長短經·釣情第二十二》。人情必表現於一些事務之中,能知道這個道理的人,就可以遊說人主了。

9.夫上智下愚,特稟異氣;中庸之才,皆由訓習。

出自《長短經·君德》。人之所以會有上智下愚的不同差別,主要是源於每個人的秉性不同。那些具有中庸修養的人們,都是源於自身的培訓和學習。

古代謀略第一書《反經》:直指人心的15句話,男人一生至少讀一次

10.人末易知,知人未易。

出自《長短經·知人第五》。人是不容易瞭解的,瞭解一個人也是不容易的。

11.世之聽者,多有所尤,多有尤即聽必悖矣。

出自《長短經·忠疑第二十四》。愛聽別人彙報的人,耳朵大多有毛病,耳朵有毛病就很容易聽錯了。

12.刻意則行不肆,牽物則其志流。

出自《長短經·德表十一》。如果對自己苛刻嚴格,行為就放不開。如果被物慾所牽,就容易隨波逐流。

古代謀略第一書《反經》:直指人心的15句話,男人一生至少讀一次

13.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無形者,物之君也;無端者,事之本也。

知人是君道,辦事是臣道。無形的東西,才是有形之萬物的主宰;看不見源頭的東西,才是世事人情的根本。

14.自為之,則不能任賢;不能任賢,則賢者惡之。此功名之所以傷,國家之所以危。

如果事無鉅細,都要親力親為才放心,就不會信任、重用有才德的賢能之人,能人就會討厭他。其最終結果,只能是功名、事業受損害,國家、社會出現危機。

15.天下大器也,群生重蓄也。器大不可以獨理,蓄重不可以自守。

天下就像是一個大容器,百姓就像是其中貯存的財富。容器太大,一個人就管理不了。財富太多、太貴重,一個人就難以守護。

古代謀略第一書《反經》:直指人心的15句話,男人一生至少讀一次

《反經》的“反”字,並非造反的意思,而是說天地間的事情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這與唯物辯證法思想是相通的。但因《反經》與儒家思想的一些主張相矛盾,故為一些儒家人士所詬病。

清代文學家紀曉嵐在編纂《四庫全書》時,對其評價頗高:“此書辨析事勢,其言蓋出於縱橫家,故以‘長短’為名。雖因時制變,不免為事功之學,而大旨主於實用,非策士詭譎之謀,其言固不悖於儒者。

古代謀略第一書《反經》:直指人心的15句話,男人一生至少讀一次

南懷瑾先生在評論《反經》一書時曾說:“面對變,第一等人曉得要變了,把住機先而領導變;第二等人來了跟著變;第三等人變都有變過了,他還在那裡罵變,其實已經變過去了,而他被時代遺棄而去了。”這其實說的就是《反經》的原則。

古代謀略第一書《反經》:直指人心的15句話,男人一生至少讀一次

一本集大成者,集百家學說於一體的謀略書。內容包括政治、軍事、外交等多方面。

《長短經》是陰謀,是詭謀。不管評價是褒是貶,《長短經》的確深入地剖析了君臣謀略的利害得失。

雖然它涵蓋範圍廣,但不用擔心,此書通俗易懂。

古代謀略第一書《反經》:直指人心的15句話,男人一生至少讀一次

類似於《資治通鑑》這類鉅著,某種意義上其實《反經》的價值比前者要高,但卻因為本身的特殊性古代挑戰者都是用而不說。

它有獨自完善的體系,有多方面的文化,有實際的運用。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外掛”。如果說資治通鑑是遊戲規則,那它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就是“漏洞”。讀完這本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透處事規律。

古代謀略第一書《反經》:直指人心的15句話,男人一生至少讀一次

日後學習中要記住一點,反是我國的“經”一定是智慧錦囊。無論什麼“經”絕對都對自己或多或少有幫助,

因為萬事萬物本就相通。

小到反向邏輯思維,大到國家治亂方略,《反經》的思想體系可以說是‘吾道一以貫之’,就是以《易》中的思想方法論“變易、簡易、不易”為宗旨,結合實際情況去教會我們如何為人處世的智慧。

古代謀略第一書《反經》:直指人心的15句話,男人一生至少讀一次

無論您是

初入社會的年輕人,還是混跡江湖的老朋友,每次打開這本《反經》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讀的越透徹,越能讓自己的生活更上一個層次。

想要品讀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